东方诗歌
印度诗多言情,尺度可以说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宗教息息相关,以极欲筑无欲。跟庄子的“事物两极达到一定高度就相互接近甚至转化”异曲同工。
“世界上没有那一个民族像阿拉伯人那样,有那么发达、那么多的自我炫耀的矜夸诗。”“与其他民族比较,阿拉伯诗歌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冲动性和思想的肤浅性。他们的诗人不愿作、也不善作认真仔细的思考,他们不是字字推敲地写诗,而是即兴吟诗。因此,阿拉伯诗歌往往是神经质的、情绪化的,语言多于思想,情感多于理智,冲动多于克制。”虽然是一本正经地评说,但总有莫名的喜感。
“西方文学史家、比较文学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东方古典诗歌中,对西方古典诗歌影响最大的是波斯的诗歌。尤其是德国的古典诗人们。歌德称波斯为“诗国”和“诗人之帮””。波斯诗人常见两大意向:美女与美酒

美女

美酒
日本诗歌
“郁达夫曾在《日本文化生活》一文中说‘芭蕉的俳句专以情韵取长……余韵余情,却似空中的柳浪,地上的微波,不知其所始,不知其所终,飘飘忽忽,袅袅婷婷。’”

松尾芭蕉先生这诗歌让人忍不住的尴尬啊
从松尾芭蕉到与谢芜村,再到小林一茶,再到近代的正冈子规,日本的俳句的简单至极登峰造极。松尾呀,啊啊,芭蕉!(芭蕉俳句“松岛有感”,原文‘松岛呀,啊啊,松岛!’)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