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第6天-伯尔尼、日内瓦、蒙特勒
一早起来,吃饭是在酒店楼顶上,看雨景,很美

步行去因特拉肯西站,一直在下雨,我为了节省装备,伞也没带
从西站火车直达伯尔尼下车,路上的雨景也很美,伯尔尼也一直下雨
伯尔尼是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宪法规定瑞士不设首都),是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的第四大城市,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旧城区(伯尔尼古城)今日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

第一站,就是铜绿色顶盖的联邦宫,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就设在大厦里。联邦宫里有许多名贵的宫廷壁画,反映联邦历史的雕塑,和稀奇珍宝。除了节假日和议会开会期间,每天都有免费导游带领游人参观。联邦宫前的空地叫联邦广场。它是停车场、菜市场,也是民众集会或抗议示威的场所。每逢周二、周六,小贩一早就在广场上搭棚设摊,蔬菜、水果、鲜花、小吃,人流熙熙攘攘,一片生机祥和。
我们真的太惊讶了,联邦宫前的空地联邦广场是停车场、菜市场

然后步行去了坐落在阿勒河边上的伯尔尼大教堂,建筑工程开始于1421年,历经一个多世纪才建成,中堂大殿前后修建了150年。19世纪末,在教堂顶上修建了尖塔,塔高100米,成了瑞士最高的教堂。1611年在教堂里铸造了一个重10吨的大钟,这个大钟颇具传统特色,声音洪亮。它至今仍是瑞士最大的钟。
但教堂太早了还没开,所以就去了熊苑
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传说12世纪末,统治瑞士中东部的扎灵根公爵要在伯尔尼这个地方建立要塞,为给城市取名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因为这个历史的渊源,至今伯尔尼人对熊仍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无论是街道中心的喷泉中,还是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上,几乎都有熊的雕塑。
阿勒河的弯道东岸是500多年的历史的“熊苑”。伯尔尼人对熊感情深厚,会经常来熊苑看望熊,免费的参观的,熊真的太可爱了。但熊也特别想避雨

然后公交回来教堂爬塔,非常窄的通道,幸亏我们是一大早去的,也没啥人,适合拍照,天气不好,一直在下雨,但看的很远


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伯尔尼市内有11座喷泉矗立在街道的中央,不但为人民了解瑞士和伯尔尼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视的物件,逛街时口渴也可作为饮用水。
然后公交车回火车站,吃了午饭,就上车了,去日内瓦
日内瓦(Geneva),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是瑞士联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联合国城市。湖上的大喷泉是日内瓦的象征,日内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它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
著名景点:万国宫,圣皮埃尔大教堂,迪亚布烈斯,大喷泉,
火车站公交车直达大花钟,就在日内瓦湖旁边,大花钟 其中大花钟最没看头,就是一片花圃里面一个钟。

拍完花钟就拍了会大喷泉
然后步行去了圣皮埃尔大教堂,登塔5瑞士法郎,非常值得,这也是我第一次用纸币,之前几天一分钱纸币也没用,全部信用卡,买地铁票也信用卡

拍完照下来,去了万国宫,我们是最后几个名额,参观了联合国的重要厅,还是挺震撼的,门票每人12瑞士法郎,学生证10瑞士法郎


上面这个图据导游说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对着天坛的

万国宫里面还养了很多孔雀,据说是因为之前地的拥有者喜欢孔雀,孔雀不能进室内
参观出来,就去了火车站,然后讨论了一下已经比较晚了,就跳过了洛桑,直接去了蒙特勒,刚好是下班时间,火车上人很多
日内瓦是在日内瓦湖的西南角,蒙特勒是在日内瓦湖的东北角,火车窗外的湖景实在是太美了,

所以下了火车,先到湖边拍照

拍完照公交车到酒店,放了行李稍晚休息下,就出来觅食,找了半天餐厅
吃的意大利菜,真是太棒的一餐!!!!我主吃了一个沙拉……

,
然后又到湖边拍照,天已经黑了,

拍完照步行回到酒店,洗澡,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