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的传播与言论,一样是罪
阿娇结婚了,是件值得祝福的事。
但这些年,有些话是钟欣潼一直没有说出来的,那就是感到可耻的并不应该是她,而应该是那些一直在传播照片的人。
不久前,拍摄并传播受害空姐照片的人被刑拘,涉嫌侮辱尸体罪。这是法律的进步,也是一个社会步入良性循环的基础。
总有这样的存在:一边做着高尚的道德批判,一边乐此不疲的到处传播着被批判者的相关内容。
于是,在阿娇婚讯的官方信息下,就有了各种带有恶意的留言。
大凡具有道德优越感的人,应该都具备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双重标准。殊不知,这标准的严谨性,其适用范围却只有自己。是为,道德君子的嘴脸。鲁迅的“染缸文化”与柏杨的“酱缸蛆”,是对这一类群体的精准定位。
李银河认为,爱情,婚姻和性,是无关于道德的。
深以为是。
因为道德的标准在这些关键词面前是无法成为一种度量的。道德感因人而异,不同时空不同时间下的道德更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准则。
百年或者千年以前,男女授受不亲是道德,现在看来宛如笑谈。成为笑谈的背后,是对几千年性压抑的嗤之以鼻。李安在《喜宴》中一阵见血道出的那一句“这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才是全片的题眼。
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如果按照某种所谓道德,这显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14年过去了,96岁的杨振宁与42岁的翁帆依然执手相伴。想必,这让当初断言他们不会超过三年的人捂着自己被打肿的腮帮,开始重新审视人生。
一切行为,都是天赋人权。至于逾越法律底线,那也是行使天赋你权时候的咎由自取,并不关乎道德。
me too 之风所过之处,昔日或谦谦君子者或温润如玉者,皆相继落马。哪怕是摩根弗里曼,也在近日被指控性骚扰。事情一出,便诞生了几种声音。部分声音认为这是一件极为恶心的事,部分声音认为这是好莱坞阴谋论。
事实上,这便是一个道德标准的问题。同样的行为作用于不同对象,由于对象的不同,其道德感受也会不同,这和前面所说道德在不同时空和时间中有所变化是一样的逻辑。相同的行为作用于 A和B,A觉得受到了侵犯,B却认为无所谓。这样的结果中,A和B的感受都没有问题,并不存在谁对谁错。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出现:一切要由对方说了算。对方说你性骚扰了,不管你是做了何种尺度的行为,哪怕你仅是盯着对方的胸部看,这种指控同样也可以成立。因为既定事实已经存在,那便是无需辩解的真相。
再次可见,这个标准无从界定。
既然这都无从界定,回到开始钟欣潼结婚的事,一些在官方微博信息下充满恶意留言的行为,其言论的基础又是从何处建立的呢?
无他,见不得别人好,是这一群体的根本顽疾。
“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同样也是这一群体在其个人的行为标准里产生的。并且,他们笃信着自己的理论,于是本能的就认为他或她不该如此。
此时此刻,这种顽疾无药可医。唯一能解救的药方就是时间,因为如前所述,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情况下,一切都会相应产生变化。
所希望的是,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去传播不该继续下去有损于他人的信息,哪怕这人跟你八竿子打不着。
带有恶意的留言与不当传播,往大了说,这是无异于鞭尸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往小了说,这也是起码的善意的缺失。
不妨,让一切从最小的善意开始。
也唯此,世界大同才会是真正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