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业论》笔记:为什么人会被人所造出来的美所吸引,而且赌上自己的心。
《艺术创业论》笔记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通过不断地开拓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克服市场的有限性,从而保证生产时尚产品自身无限拓展的空间。
村上隆的策略是,以设计和广告宣传推广为中心,以不断的视觉设计去敏感地抓住消费者的感情、欲望和动机。
第一章.
如果要跟欧美的艺术家竞争,就必须遵守欧美艺术世界的规则。
所谓艺术作品,不知道做法、卖法和宣传方法,是无法产生的。而想要挑战欧美艺术世界的人应该做的事,跟在运动、娱乐等领域向世界水平挑战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不断重复学习、训练、分析、实行、验证,在遵循规则前提下与他人竞争,从中表现最高等级的艺术,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家。
在以欧美为中心的艺术世界里,交易的是人心。越是踏入艺术的世界,越让人觉得,艺术家的目的应该是在救济人心。既然如此,必须清楚自己的欲望是什么,而且艺术家必须强烈提出如何与欲望相处:想要物质、想要金钱、想要权力、想受女人欢迎、想出人头地。只要能够清楚自己成为艺术家的理由,想做的事情就会显而易见。
不凝视自己最浑浊的那部分,无法创造出让世界认可的作品。
艺术需要金钱和时间。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如果艺术家希望一直创作下去的话,就必须赚钱求生存。
“作品的价值,已经不再靠东西本身来决定。不管是价值或评价,只要创作作品的人跟观看的人,‘内心的频率’交易成立的话,就会往上提升。”
在欧美制作艺术作品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通过作品,创造出世界艺术史上的脉络”。(我的理解是,你的作品必须是一种创新的、对整个艺术领域的拓展与延伸)
为什么杜尚在马桶上签名就会变成作品?现成的马桶形状都一样,从中产生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观念”或“概念”。这才是价值的根源、品牌的本质,也是艺术作品能够受到肯定的理由。
在美国的富裕阶层里,会因为购买高评价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获得尊敬,并被认为是“成功者”。这些人,就是生意的对象。
收藏家就像是在下注买卖,所以商品必须要有故事,让他们觉得值得用金钱去下赌注。如果没有足以让人拿钱下赌注的故事,艺术作品就卖不出去;如果卖不出去,在西方的美术世界里就不会受到肯定。
我审慎地选择翻译自己作品简介的人。因为唯有如此,自己的主张才能正确地传达到海外。
现代美术的评价标准是“概念的创造”,所以必须更加重视语言。花心思在文章上是最基本的礼貌。(我的理解是,对作品简介的翻译,非常非常重要。)
我为了增加自己的作品被理解的渠道,总是留心让自己或自己作品曝光的频率增加,例如:出现在媒体、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让很多人来鉴定我的作品。
我认为一流的作品,就是被很多人所理解的作品,而作品的价值会被时代的氛围所左右。报社、电视台的负责人,一时兴起所企划的展览,成为火爆的主要原因;或是有钱人的小老婆说了一句“不错”的绘画作品,价值就突然被提高了,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价值可以说是从“偶然”里产生的。
绘画只是在纸或布上留下颜料的痕迹,痕迹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不与人类的欲望相联结,它就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艺术家必须先求生存。
不推销的话,东西是卖不出去的;光是等待,状况也不会改变的。艺术作品不能是自我满足的东西,就算是跨越不同的价值观,也希望人家能够理解。
如果不跟不同价值观的人讲话,未来什么都不会改变。
艺术的顾客是极奢华的有钱人。首先必须接受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才是客户的这个现实,必须去思考原本无法互相了解的人,要怎么样去更深刻、更缜密地交流。
因为有钱人做到了人类能做到的事情,他们开始想要做到“超越人类”的事情。所以成功的人大多会走向艺术或运动。
“这是我小孩生日时要送他的礼物。”有钱的阶级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欧洲某个跨业集团的总裁曾经委托我,时间、预算、大小都没有限制,要我做个又去的东西。结果我发现,明明我平常对总以预算为前提的日本美术订单感到愤慨,但一旦被给予无限制的预算,却很奇怪地,只能提出跟平常自己格局相同规模的东西。可见不同的格局真的要亲身体验才知道。
要一发即中、动摇已经被娱乐麻痹的现代人,是需要很强的能力的。如果不施加重压来经营,就不会有好作品产生。
如果不知业界结构,就无法存活。
我把村上隆这个商品的经纪复杂地多角化了,而且它持续在膨胀。因为想做一个人根本无法做的东西、想应付迫在眉睫的现实,所以我开始了公司经营。
我的工作室除了我的作品制作之外,也同时进行年轻艺术家的经纪工作。我用尽各种办法,来帮助这些借由画图、做东西才能敞开自己的个性偏差者,让他们与社会产生联结。
如果经济无法自立,就会变成一颗棋子。
(感想:不管做怎样的艺术,都要了解人类的欲望。表层欲望,深层欲望。)
为什么艺术作品可以高价卖出?为什么艺术家会受到尊崇?理由很简单,因为伟大的艺术是超越领域,并且会引起思想革命的。
在艺术的世界里,追随并没有意义。
对那些思考程度仅止于“艺术是美丽事物”的人来说,是不会了解、也难以理解致力于解读欧美美术史规则的杜尚到底有多厉害;沃霍尔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画了个campbell的罐头,为什么就可以变成艺术品?因为他善于理解与诠释规则。
将个人经历品牌化的方法(文中没有详说。)
我的推测是:第一,知道过去谁用过什么样的手法,将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正确地结合到现代;
以集团从事艺术创作。艺术创作者必须要保持灵感的高纯度,要是自己动手做的话,就会不得不将点子的程度降低到自己可以做得到的程度。如果做着下订单或培育助手的工作,就可以不需放弃自己做不到的点子。因为不用放弃,就能拥有延伸高纯度灵感的机会。
作品创作取材自历史民俗虽然有点投机,但是对于平凡人来说,这是必要的试行过程。日本人的作品想要被世界接受,开始的入口,肯定还是在充满“神秘感”这一点的胜算比较大。
在艺术上没有自己的权威或力量的日本,“在国外受欢迎”这个宣传词拥有让人信赖的绝大功能。
我将自己的道路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在正宗的艺术之地——欧美被认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不吝于为迎合本地的需求,改变自己的作品;接下来我以欧美的权威为武器,反向输入符合日本人喜好的作品;然后再一次,在艺术的本地传达自己,让人家理解我原本的味道。到此,我已经实现了这三个阶段。如果我一直停留在没有理解历史、市场、美术脉络环境的日本,应该会花上非常惊人的时间才能够被理解。
“有什么样原创性的东西?”
“有什么在其他世界没有的世界观?”
“有什么是只有你才能做的、充满独创性的东西?”
为什么游手好闲的人会想来从事艺术呢?厉害的艺术家,虽然看起来好像无所事事,实际上却都是很用功努力的人啊!
不做得比别人多的话,就无法抵达比别人远的地方。
从历史中发现自己独有宝物的办法。好好地钻研喜欢的作品或作家一路沿袭下来的系谱,就能看到不少东西。
第一,寻找自己有兴趣的表现领域,彻底学习该领域的历史;第二,寻找自己对该领域产生兴趣的理由;第三,追究出原因之后,会开始犹豫这是否真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因此必须数度验证自己有兴趣的领域何在;第四,结束兴趣验证后,彻底地学习历史就会看到前往宝藏之岛的地图;第五,努力学习解析地图、筹措资金,开始航海前往宝藏之岛。
就算真的很优秀,但只要是(对欧美而言)来自外部的东西,都有可能被欧美艺术的核心所驱逐。必须随时保持这样的危机感才行。
文化斗争局势的一种,为了对抗美国,我们必须以历史及艺术作为武器。
“超扁平”、“涂画”、“小男孩”这三步曲的展览会里,我向大家介绍了世界通用的日本文化武器:“重视可爱的文化”,还有“御宅族文化”。这样的脉络,日本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因此我们得琢磨日本固有的专长技巧,将其理论化到让欧美看不到任何缝隙。
在艺术的世界里,权利等东西的谈判可以说跟斗争一样。不斗人就会被斗,这是可以预见的。
漫画或卡通虽然是很幼稚的东西,但是目前日本文化在国际上的优越性就在这里。所以必须趁现在,彻底用理论将日本的漫画产业与卡通产业等有竞争力的东西建构起来。
(我的理解:构筑彻底属于自己的、同时也在国际上通用的价值体系十分重要。)
客观地说,历史化这件事情对艺术来说很重要。所谓的艺术,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只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东西;与美术脉络或历史有所联结而创作出来的,才是艺术。
艺术不光只有庄严虔诚的东西,也应该有可爱温馨让人快乐的东西。只有守护世界最高质量的日本造型人物,才能够在未来创造今后的艺术大国。
艺术家必须挑战死后的世界。借由死后是否能获得注目或尊敬,可以知道是否能成为大师。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艺术家去世之后,活着的人就可以自由地操纵他的历史,去神化他。
“毛泽东说过,年轻、穷、无名,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三个条件。”宫崎骏先生常说这句话,我觉得真的是这样。很多事情是因为穷才做得到。(卧槽真的吗。。。)
眼光是越训练越锐利的。训练的方法譬如首先看大量的画。看了大量的画,就会知道自己喜欢的画是那些;这时候让他用文章整理出来,自己偏好的画家倾向哪种类型,并写下他在喜欢的画当中,看到了些什么。
任何的商业模式,都会有大红大紫的时候,也会有无人问津的时候。比起想开始画画的动机,我觉得想要继续画下去的动机,更加重要。随便谁都好,大家都一样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卖不动了。到这个地方为止,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从这里开始,能爬起来的人跟爬不起来的人,一定存在着差别。
再重新审视一次,自己从事作品表现的理由,自己从事商业行为的理由;再重新审视一次这些东西,包括工作人员在内,是不是能够再创造一个新环境,能够持续创作作品的体质。能够这么做的表现者,创作的寿命也会变长。
如果是创作者的话,应该要去回溯到自己“感到快乐的理由”、“感到悲伤的理由”。会觉得某某东西又去,可能和两年前看到的那个影像有关系等。
觉得有趣或是讨厌的事情,一定都有原因。只要引导自己抵达感动的原点,顿悟的那一刻就会来临。
无论是什么作品,到最后,我还是一样只剩下“想将它完成”的念头。因为其他多余的念头都消失了,所以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完成好作品的过程,令人意外地都是落实在这种原始的地方吧!
艺术是由人类所创造的。意图超越人类的艺术,为了超越,就必须集结许多超人类的行为。要持续维护这样的斗志及环境,“金钱”并不是“没有也没关系的东西”。
金钱可以制造机会换取时间跟人心,是不可藐视的工具。
我对自己以艺术维持生计感到骄傲,犹豫之类的感觉连万分之一也没有。
不是对拍卖会上的价格感到惊讶,而是应该去掌握住核心——为什么人会被人所造出来的美所吸引,而且赌上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