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不记事
1)
缺乏思考人生的能力。
躺在床上,听见舍友搬弄着椅子,发出砰砰的声音。一个两个各有自己的事情做,小小的房子里每人划了不足几平米的地盘,有时候也怀疑既然人可以在这样小的空间里自由生活,为何当拥有了更大面积的房子后却说生活糟糕至极?
2018/04/01
2)
愚人节记
情绪莫名低沉下去,不想表达,只想倾听。只要是世界里头世俗的,任何什么细碎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听一听。
一个月前自己便和朋友约好去澳门玩,但我自己总以为约定时间在遥远的日后,可以慢慢准备证件行李事宜。
结果……自食其果……
去澳门的签注还是没有成功办理到,即使跑到了省的公安厅也无法取消网上申请的受理编号。
中午收拾了一小箱东西便出门了。
似乎匆忙与丢三落四的习性要与我终日做伴,进地铁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热水卡不知道丟在哪里。懊悔之急,也想不起它究竟落在哪一处了。
下午要去医院,看牙齿。好不容易才挂的号,在只有两架电梯的高楼里等了好久才终于上到八楼,由于拖着行李箱,行动诸多不便,所幸医生态度温和,还不时安慰我再忍忍牙就补好了。
看完牙齿后,已经是将近下午四点光景。人因为清明假期的缘故,渐渐地拥挤起来。乱哄哄的车厢里,我因为疲惫而直接坐在行李箱上面。我妈这时候问我去哪里,我一一道明。
我爸是不必问的,每逢清明,总要回去祭祖。即使心思不在那里,也得尽着子孙繁衍后代的责任。一是剪些隘路的枝条,二是上山往坟头放一撮青色的草,接着还得烧几柱香,在香气缥缈升起时想念几秒过去的人。最后再放两串红纸而显喜庆的鞭炮洗几分肃穆清寂的气氛。
高铁上,窗外恰逢落日。圆润的一个太阳,稍稍染了些橘色,天地广阔间,它隐没在层层细云里,一副起了雾的景色。
列车经过破旧低矮的楼房,还有贫瘠宽大的停车场。再匆匆往几条大马路边上擦过,我看着这些事物,即使是离家的车程,但更多的,心情里还夹有几声对时隔许久好友的欣喜欢呼。
2018/04/04
3)
我顶爱盯着玻璃窗倒映出来的绿枝看,像是糊上去的一层纸似的,薄薄的,又朦胧。和日本古屋那些整大片的窗子差不多,把所有的翠绿扑在那方格子里。
如果刚好是小巧的窗,又剔透干净。那就更使我移不开眼睛了,仿佛春天就该是那样。
2017/04/21
4)
忘性越来越大,许多生活上的小事都要依靠纸上的字来记住。
写在细小的纸张里,有种被仪式化的错觉。
今天的雾十分浓厚,夜里下课往外面绕一圈,见的全是水汽胧胧。荧荧的灯光在雾中散发出轻柔的暖色来,有人骑着车在灯下驶过,树间枝叶繁密,灯影绰绰,在后面看,颇有诗情画意之感。我是一人走,没话说,也没觉得寂寞。
有些事,来不及细说。只由着它日复一日地在生活里边留下浅浅的痕迹。也不知道怎么过去的,仿佛一下子,早晨醒过来了是听见鸟声嘤嘤地在叫,半夜又听见虫鸣悠悠地放声。
课程上得也很快,时间像没了刻度那样一分一秒地走了。
有时候反应过来,才愣愣地查询那日的天气,又是周几,在哪里上课,做了些什么,还要做些什么。
慢极了,事情在发生,可记忆却在后边温吞吞地拖着脚步在追。
公车窗边是夜,路上道路一潭雨后的水洼,书里有几行使人停住视线的字,朋友谈话里藏有的玩笑打趣,还有父母打过来的电话记录……
喜与恶在事情里自然地流露,快乐与健康是追求,诚实、勇敢以及责任是品质。对新闻和八卦的有意拒绝,选择的电影与课室里的前排座位是品味和学习打算。
不用去想为什么,有些事已经在发生。
2018/04/26
5)
阴雨连绵,天气恐怕是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放晴。回老家的那天起,雨便一直下着。丝丝缕缕的水珠落到地面,把天地连成画片。
夜里骑车过桥,眼中看见小城的人事物。先是雨水湿答答地覆在屋檐边,再是树丛里成串如珠般的坠子,终于搅在泥土里,浇湿了一处又一处。
三轮车夫拖着堆累起来的废旧物品在伞下慢慢地爬坡,小车打亮前灯照路哗啦一声驶过,我在桥的一边被划过的水花溅湿。心里倒是空的,不恼不怒。
自己撑了一把伯母家中的伞,厚蓝色的伞面有白色的栀子花。雨丝在前面飘,我在伞里看雨中的场景。
因为是雨夜,街道上人稀稀疏疏的。偶尔才经过几辆车,远处正在施工的挖掘机那个庞大的爪子停留在空中。有时候觉得那些建设的机械是不休息的,每日都在咚咚地敲这世界,可世界是没有回响的,只有人在底下看时,才是人的悲喜。
下午从大K家回来,她穿了星林的校服回高中拍照。用那台宾利傻瓜机一下下地拍,校园里的样子变化真大,从前一直围起来的操场拆了板块,平铺着宽大的跑道和人工草坪。
很少才想起并清楚以前上学的事,记得mian和我放学后在旧操场跑步,后来操场围起来要整修,我们只能在高楼往下看那片地。四四方方的蓝色铁板将地面的界限分清,这端要施工,另一端便通人。想来不过是一道围栏,却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人的生活隔了那么长时间。
后来我和一结总在课间早操的那二十分钟里绕着教学楼附近的道路跑步来躲避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也和她常往学校的某个角落里蹲下去,俩个人漫天盖地地谈话,谈不切实际的话,谈离那时最远的事。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高中时期天天见面,但也叫不上名字。毕业后果然是各奔东西,即使是再熟悉的同桌,日夜相对,但因为关系向来生疏客气,后面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一结毕业后的大学远在他处,我们也渐渐淡了往来。反倒是当初觉得不会再有重逢的mian因为复读了一次而考来我这个学校,又做了同学。也是缘分。
下午回家,爸妈忽然双双回来。惊喜之下,我急匆匆地开门欢呼,躺在床里翻来覆去,乐得直打滚。高登这时候和我讲话,见我心情好,两人又各自说了一些体己话。
阿尖终于答应替我顶替课上演讲这件事,我难得能在旧的事物里再呆一回,是值得开心的了。
只一件事不好,窗外临近的大池塘,依然是蛙声聒噪不停。
又莫名想起一句诗:“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
明天是五月份了,五月天的歌曲正好可以听起来,everyday Is Mayday.
2018/04/30
6)
像以前,不是从前。是现在。
7)
一声惊雷轰然响起,隆隆地敲在雨中。在屋里听得外面雨声滴滴答答地落在屋檐,像半个圆坨坨的面团翻滚。
没有池塘青蛙的聒噪,我竟然觉得宿舍的小床亲切而温馨极了。
一下子,从前变得不重要了。
再一下子,春夏交替,季节更换,人渐渐消失又显现。
2018/05/04
8)
我们生活里多半的仪式感,都交托给了政治的宣传。
9)
心情糟糕的时候,会念英文把句子凑齐了哼成别人听不清的调子,不管语法不管顺序,只是想表达。有时候会发现能用那几个少得可怜的单词来抚慰内心,多意想不到。
2018/05/14
10)
它提着一盏破败昏黄的灯,在楼角那端往底下看了看,没什么人了,才终于吹熄烛火。空气中只隐约留下它走时流动的气丝悠悠地盘旋,紧接着,没有描述的词语了。
我对于自己的生活,竟然空白得无话可说。想到这点,眼里泛起泪珠,掉下两行水。
2018/05/17
11)
夏季,夜晚来得迟。将近七点了,天还没有黑透,于是骑车出去逛逛。道路两旁的凤凰花,紫薇花,决明都开得极茂盛,其中以紫薇花最为惹眼,淡紫色的一簇又一簇,连绵繁密地缀在绿枝间,甚是好看雅致。有女人推着婴儿车从旁边经过,有几岁的小孩成群打闹,有甩起膀子在树荫下乘凉的老大爷,还有我这看花的闲人。
回来路上,一轮红通通的落日抹在天地交界处。还有几丝余光,把大半片的云朵染成金色。过了不多时,夕阳里的云渐渐盖住了红日,只剩下云边泛光的色彩。
与此同时,抬头看还有一弯淡淡的月牙,日月同行,昼与夜像没了分界。连同着人,也晕坨坨地沉在清风里。
2018/05/19
12)
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我远没有从前那样迫切。只是要尽的责任,譬如养老,工作等等,还是要照着人生的普遍准则去做。
下定了决心要读研,对事物多几分明了,更能在日常生活里寻找自己的乐趣。
想做一番深沉的思考,却莫名想起张悬那首歌《讨人厌的字》来。
冗长而闷热的夏季,要来了。已经来了。
2018/05/19
13)
是第一次在中午,炎热的中午来写日志。前几天看视频,内容是关于人类学资料整理的。剑桥大学的公开课,老教授在台上讲到日记的重要性,说尽管当时写来毫无感情,也没有任何明显的价值用途,但日后重看势必有趣而使人觉得时间的珍贵,并且谈到了日记是被人有选择地记录的。同时也说到它在人类学这个学科上应该如何被适当运用,也讲到其历史发展阶段。讲的东西太多了,我只记住了他说要坚持写日记,这肯定会被日后的自己所感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也好,写一写日记,也总不算是白白浪费人类的思考能力。
因此,在那之后我深受感动,在当日出行的几张票据后面洋洋洒洒记录了多篇日记。但是手写的,字迹歪斜潦草,也不知道日后能否认得出来,也不管了,脑子里装的印象全用字来呈现。
想想,这个豆瓣账号的日志也很久没整理了。翻翻以前的日期,果然,快要两个月了,都没有把这件事完成。对于人生体验得很浅,可对于其漫长而麻木的触觉却无比深刻。
最近看的书里,作者大谈生命的自由,说我们完全把握着自己生命的自由。我顿了顿,做了很久的思考,实在没有挖掘出一些时刻能够给予我生命的自由这种愉悦感。太厚重了,对于生命这回事。
今早起来,没有任何新鲜的欲望。对于手头上拥有的东西,毫无感觉。于是去收了阳台挂在上空的两行衣物,舍友的和我的,全数收了。再一件一件分拣,确认。末了又拎起扫帚来清扫地板,足足用了一个小时,还是不觉得时间的实在感。恍恍惚惚中,还是来到电脑面前,懒怠地整理这些天的日志。记得东西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全是日常里想到的,没想明白的,看到的东西。偶然有一两句使自己看了觉得有价值的话,已经算是最大的安慰。
上个周末去参加的颁奖典礼,学校那边在颁奖前请了当代的作家来做演讲。我不认得那个作家,恐怕我自己又是不承认他的作家身份的。他说了几句话,其一是说纸媒会消失,其二是说阅读里实际上是不包含专业书籍的。两点我都在心里反驳了。
有一点我是蛮同意而有感觉的。他说文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注重理论框架,它主要在意的是人在世界里的主观念想如何表现。文学里不需要理论框架和说服。
只是我依然要看,多看专业相关的书籍及电影等类资源去拓实自己的素养。至少不能对它有太大的误解和不解,对,误解和不解是不同的。前者是自以为是,后者是浅薄无知。
这样理一理自己的日志,还真是有用的。起码觉得脑子里不再混沌贫瘠得像未开荒的土地,好歹有了清晰的想法。
这么热的天,人在外头真是要像蒸在炉里的虾蟹一般,昏了头。又闷又烫,呼吸的气也很浑浊。尤其是在城市里,那些楼高的很,装的又全是玻璃,蓝天白云倒影在表面,亮晶晶地,荒唐而美丽。只是气流无法通畅,站的久了,欣赏美的能力全被热夺走。
还是要钻进空调房里才能回忆起这一天的事来,几点做什么事,该如何表现,在哪里做事……这才在小小的房子里被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描述而成为过去的记忆。
要找个空闲的时间,在水里游几回。让水来替我做事情的装载,我只管漂浮,耳边再也听不见聒噪的蝉鸣和人声。
下午把信件寄出去,把人生也借给别人看一看。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