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19 Almost Summer
上海最近的天气,怎么说呢。
在我忍痛缴了好多税购入林彦俊同系列ow卫衣后,上海进入了暴热的一周,被戏称为“很久没遇到这么热的五月了”。
于是我在这种反常天气里,勇敢穿着卫衣,流着汗在短袖短裤短裙的妹子们的包围里,看了百分九演唱会 - - 人生中拥有了看除exo以外第二个偶 像 团 体演唱会的体验。
后来我又买了一副林彦俊被预定热搜的墨镜。结果吼,买完后上海就下了将近一个礼拜的雨。
怎么说呢,就,很过分,很,bad。【fcc语气】
四月开始入职新律所,五月又机缘巧合被part time second去了客户那里。
现在的我,每周一半的时间坐标新天地,一半的时间坐标浦东(导致每次有人跟我约饭的时候,都要提前问我今天在哪里)。有时候早上坐地铁,会产生错乱感。比如我前几天明明该去浦东上班,但是在世纪大道从善如流的走向了2号线人广方向。
更可怕的是,有一天我坐2号线,一边神游一边习惯性地在陆家嘴下了车...如果不是突然醒悟,我应该直接会走去时代金融中心。
四月和五月,都在持续的熟悉不同的新环境,认识新同事。不过我运气不错,不管是新律所还是客户办公室,都是友好的环境。
虽然现在不复原来在TL那种,大家坐在格子间里,嘻嘻哈哈吵闹加班的生活状态,但我觉得,暂且满意。
比如,上周四在客户office,大中午居然就大家一起去吃了火锅,原因是为了一个同事的farewell,而美国来的GC爱吃火锅。吃火锅的时候大家讨论了今年奥斯卡的电影,中国从南到北的饮食习惯,不同generation爱看的动画片,以及哪种麦片比较好吃【在我说上面带巧克力的比较好吃后,GC吐槽说aurora! that's for kids!】...
再比如,巧合发现这边另一个us firm派来的secondee是LR老师的大学同学,他今年要去NYU念LLM,另有一个同事今年要去哥大,每天中午吃饭听他俩聊找宿舍找房子申请奖学金,都超羡慕。也7788问了他们不少关于申请的问题。申请这件事情,我觉得一定要申dream school,申不到的话… 这也是命。
因为secondment,每周维持着稳定的工作时间,见识了法务团队的运作,常常有机会跟业务部门沟通【最爱跟马来西亚同事打电话了,口音跟可爱的小尤一模一样】。
保持着每周跟朋友们吃饭、看话剧、看电影甚至唱k的娱乐生活【所以rap实力与日俱增】,居然时间也被神奇填满。
见识了多种形态的生活:
新天地为什么不论何时都充满了财务自由,形态各异,光怪陆离的中国人外国人?为什么陆家嘴的亲故们总是神态相似,动作相似,感觉生活也相似?两个地标居然能传达出这么大的观感差异。
法务为什么每天都按时下班,为什么回复邮件的速度不是像律师一样ASAP而是要控制好节奏?为什么他们周五下午就已经进入了比较祥和的周末氛围?
为什么感觉很多人其实,用比较放松的姿态也活得挺好的?我感觉他们没有很使劲,但也活得跟我差不多甚至更好。难道是他们更聪明…?
上周从美国短暂回国的小tara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律所附近找我,我们俩喝着奶茶,她讲述在美国读LLM的见闻,我讲述我最近两个月的心得。
她对美国一年时间带给她的positive影响非常确信;我对这两个月的新生活带来的positive影响也非常确信。但是,对我来说,积极意义的本身在于见识多样化的生活,而不是define某一种生活更好或者更不好。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探索的阶段,大概要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比较出哪种生活值得托付终生 :)
小tara对于我在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里的100个练习生中最喜欢林彦俊这件事表示差异,我说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在这个节目里的喜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至少我觉得,林彦俊感觉就是男生版的我,从性格上来说。
小tara了然的说:哦,我懂了,那他是生人勿进的性格啊。
我???....什么鬼!因为我们都是自由灵魂。
自由的灵魂嘛....有多动症!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难受!所以要常常去别的地方看看!然后再择良木而栖。
第一次去客户那里参加secondee的candidate interview的时候,客户gc随口问我想不想去美国念书啊。
我对于他问题的精准命中率很诧异,但我还是老老实实说,有计划,想去念llm。
这位美国人满脸都是why?!他说 you already have an llm!
我非常坦然的说,我无法想象后半辈子要一直工作。
他忍俊不禁,说 emmm make sense.
Make 什么 sense啊,我觉得我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寻找偷懒的理由嘛 --- 自由而懒惰的灵魂!
不过,每当我两手一摊给自己的灵魂属性下这种定论的时候,总会想起我的遇到过的长辈/老板/上级/同事对我的评价---我有一个不会放过自己的灵魂。
以前不想承认,现在跳出原来的生活环境,反而看清楚了一些:
【以下是一段台湾腔吐槽表演】
比如说吼,原来我真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焦虑模式,跟环境是不是tough,周围的人是什么工作节奏都没有直接关系(xī)。最近咧,新律所的合伙人和客户的gc,居然都对我讲过类似dont be anxious / dont be nervous / slow-down酱紫的话诶。
呐,我以前看着周围的人忙到飞起,总觉得自己是被节奏推着向前走,不得不很赶;现在发现,没人催我吼,那我为什么也要半夜接到活之后立马就做啊,是怎样啊!我是不是有问题啊?!有天半夜加着不知所谓的班的时候,就很想送自己一拐!这一点吼,不知道过多久才会比较好转呢。
还有就是,现在每次被夸法律研究做的好,文件写的不错的时候,我心情都很错杂耶。大概是要离开一个环境后,会对这个环境带给自己的一切影响特别敏感。就觉得,对之前三年的黄埔军校生活有许多感激;蓝后又会觉得,是不是人生吼,还是应该就去选择那种比较飞速前进的线路。
【怎莫样,上面这段传神吗,毕竟现在人生遥不可及的理想之一是嫁去台湾,哈哈哈哈】

办公室里放着echo送的冰箱贴和jason送的杯子!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