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避孕药竟然能大幅降低女性癌症发病率?

近日,权威医学顶级期刊《JAMA Oncology》发表一篇研究样本超过十万人、长达15年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有效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两种癌症的发生率。
在中国谈避孕药往往会让人感觉不好开口,大多数人恐怕会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羞涩:一方面是我国隐晦的性文化所致;另一方面,避孕药往往被认为会对女性带来一些副作用,伤害身体。
然而,避孕药就一点好处没有了?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最新的一篇人群基础队列研究【1】显示,口服避孕药竟然能够大大降低女性患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卵巢癌风险
这篇来自美国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重磅文章研究了从1995年到2011年之间超过10万的女性,结果发现,对于卵巢癌而言,服用10年甚至以上避孕药的女性,其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降低了40%,并且,不管这些女性是否吸烟以及是否肥胖。

研究者们统计的这张表格显示,对于卵巢癌而言,患癌风险的分布随着避孕药服用越久而越向左移,并且各组数据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女性服用避孕药时间越久(比如大于10年),其罹患卵巢癌的风险越低。
子宫内膜癌风险
同样,对于子宫内膜癌而言,服用避孕药时间越久的女性,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越低。并且,与卵巢癌情况不同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子宫内膜癌而言,避孕药对于那些抽烟和肥胖的女性来说获益更大,吸烟妇女口服避孕药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下降了53%;而肥胖女性获益更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降低了64%。

研究者们统计的这张表格显示,和卵巢癌的研究结果相似,对于子宫内膜癌而言,避孕药服用时间越长,其患卵巢癌的风险也越低。
其他肿瘤风险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者们还研究了避孕药服用与女性乳腺癌及结肠癌的关系,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避孕药并没有降低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这与一年前另一项相关的重磅研究有一定的出入。
2017年2月的一篇发表在《美国产科和妇科学杂志》上面的文章【2】也研究了避孕药服用与肿瘤的关系。这项研究持续44年,共有46,022人被纳入研究。

这项研究显示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避孕药的女性相比,总体终生癌症风险降低56.1%,主要降低患癌风险的病种为结肠癌(81%)、子宫内膜癌(66%)、卵巢癌(67%)、淋巴血液系统癌(74%);尽管长期使用避孕药对那些吸烟女性的肺癌风险增加。
服用过避孕药的女性罹患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概率显著降低,这种保护效应至少能在停药后持续30年,另外该研究也关注了避孕药会不会让女性罹患其他癌症的可能性增加,最后发现在服药女性变老后,这些药物不会增加她们罹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也就是说,口服避孕药不但不会增加患癌风险,反而可降低多种癌症风险,而且保护期长达30年!

避孕药防护机制
说了那么多,避孕药是如何起到神奇的防护作用的呢?
研究者们在这篇《JAMA Oncology》文章讨论中指出:可能是因为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以补充女性激素中的孕激素,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降低女性在月经期间暴露在“雌二醇”的风险。而对于女性来说,雌二醇和癌症的增加相关。因此服用避孕药反而间接降低了罹患癌症的风险。
参考资料:
1. Modif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uration of Oral Contraceptive Use and Ovarian, Endometrial,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s. JAMA Onc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8, 2018.doi:10.1001/jamaoncol.2017.4942
2. Lifetime cancer risk and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 the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Oral Contraception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