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之无畏彼之畏惧:小儿杨家界之行
杨家界之行,有两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看上去单薄弱小的儿子,能在高温暑热的天气里,与我徒步走完全程山路,并且攀上了两个危险的峰顶。作为父亲的我极想把内心的喜悦分享出来,以示鼓励和鞭策。

无畏
一件事情就是攀爬杨家界乌龙寨的经历。单就我爬山的经验看来,即便是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要徒手爬上土匪曾经安营扎寨的天波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过寨门,山路几乎在绝壁狭缝中穿行,狭窄而陡峭,甚至有些坡段还有些湿滑。头顶是突兀的山峰和悬垂的危岩,脚下是遥不见底的深渊。尽管儿子经过了前一天黄石寨的磨练,但在上山途中还是反复嘟嚷:不要爬山了。当我们到达杨家界时,眼前壮观的峰林驱使我毫无犹豫地选择徒步爬山。当我们站立在乌龙寨的寨门口时,美女导游一句“小孩不能上顶”让我有些迟疑。我回头看了看小孩,示意让他做选择(其实我觉得小孩能爬上去,因为导游嫌麻烦才这样说的,我们是自由攀爬的)。这时候,小孩自己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不过,我一定会想法鼓励他上去的)。出乎我的意外,儿子这次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毫无犹豫就同意了,而且还争着向上。就这样,一次看似艰难、危险的爬山在儿子的轻松愉快决择下,我也如释重负。接下来的登顶过程也证明了儿子的选择和我的坚持是正确,有意义的决定。

过鬼门关,山道仅能单向通行,坡度足有六七十度,且折折回回,颇有难度。有些路段,需要我手托小孩的屁股,他在上边用力攀爬才能向上挪动。有的路段是在山缝里行走,狭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身体紧贴山壁,需用力向前挤才能通过。头顶则是望不见巅的刀削壁岩,攀爬这样的山路,着实让人心惊胆战。看看儿子,除了衣服裤子裹上了不少的泥土以外,其它的方面好像没受多少影响。经过艰难地爬行,我们上到了乌龙寨。面对万峰攒聚,千岩峥嵘的无限景致,我们心情无以言表,兴奋激动,甚至高声呐喊,全然不顾自己处在山顶游人之中。

天波府是一个立于独立峰岩上的观景点,有一架木板索桥将天波府与整个山体相连,桥的下端是深不可测的峡谷。桥的端头架有两条尽乎垂直的天梯直通峰巅,周围全为悬空状态,望过去就不寒而栗,冷汗直冒。正在犹豫不决之时,儿子的惊然举动,让我愕然不已。他已经绕过山石,一步一步向天波府顶端爬去。随后,我只好硬着头皮,壮起胆子跟了上去。接下来的过程也证明了我的担心不无道理的。人工搭建的天梯缘着柱状山岩盘旋而上,天梯着悬空状。每上一步,都是对心理的挑战。前面的儿子爬梯从容,丝毫沒有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正猫着腰,忍受恐惧的煎熬。经过十几分钟的攀爬,上到了天波府,我的衣服湿透,表情悚然,看着儿子的轻松自在的样子,我亦倍感欣慰,忐忑不安的心情也好转不少。艰辛的努力换来的是无限壮美的景观,我们坐在巍峨的高山之巅尽情地享受着这无比美好、刺激的时刻。
乌龙寨爬山之行,让我重新认识了儿子。本以为弱不禁风的瘦弱身体,会让大自然险峻的山峰所吓到,然而最终的结果证明,儿子战胜了困难,爬上了顶峰。

畏惧
另一件就是徒步下山的路途中发生的事情。因为前几天下雨,在一步登天的景点处,景区已设置了警示标识“下山通行需谨慎”。大多数人走到这点都会原路折返,而我仍想一直探秘下去,跟随少数人我们选择前行下山。过了一步登天,行人越乏稀少,树木越来越茂盛,山道愈来愈幽深沉寂。加上山路潮湿,密林蔽日,行走起来,有些害怕。正当儿子跟我嘀咕不停的时候,眼前一幕惊住了我,一只硕大的野猴面目狰狞的朝着我奔来,在距离我两米的地方,伏下身子,仰头向上,撩牙裂齿,似有向我发起攻击的样子。在这荒山野岭突然出现这样的情景,与我来说有些措手不及。这时儿子屏住了呼吸,紧紧地攥着我的衣服。我急忙展开了迎战的姿势,一面将儿子拽在身后,一面手舞足蹈向野猴呐吼。我们僵持了一会儿,眼见敌不过我,野猴缩身猛一跃,跳到了路边的树上,一个劲儿地猛摇树干,整棵树哗哗作响。先前以为野猴的这一举动是在呼唤同伴,过了一会儿,树林里安静了下来。我估量刚才野猴发怒了,猛摇树干是在宣泄不满情绪。我们一边前行下山,一边不停回头看着山路,直到野猴消失,我们才稍稍平静下来。

经历了这一幕,儿子开始埋怨起来。反复催促我赶快下山,且在下山途中,他一再要求我不准高声讲话,以防引来猴群。儿子小心翼翼地紧随我侧,一路下山而去。这就是儿子,一个天真活泼稚气十足的小孩,一个时而勇敢坚强,时而胆小怯弱的小孩。正因为有他的这样的举动以及心理情绪的变化,才使我们的徒步行程充满了欢笑与愉悦,才使我们的旅行变得更加有意义。
儿子终会有长大的一天,在成长过程中他所拥有的每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都是他今后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只有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经历磨练,才能真正地勇敢成长强大起来。

文章同时发布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呱呱来兮(yzy19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