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斋雅集预告】华纸之美——中国四大书画用纸品鉴

华纸之美—中国四大书画用纸品鉴
主题:华纸之美——中国四大书画用纸品鉴 时间:5月27日(周日)15:00-17:00 地点:葭苇书坊 费用: 128元(费用含A4大小麻皮竹宣四张书画用纸)
雅集内容简介content validity
一 分别讲解麻纸、皮纸、竹纸、宣纸四大书画用纸与经典书画的文化勾连。 二 介绍四大书画用纸的物理特性,参加者亲手书写感受文人青睐的古纸质感。 三 与自带家用书画用纸进行对比,感受其间差异。在比较中,学会品鉴优劣。

中国的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说 的“书”是指汉字书法, “画”是指水墨国画。我国的书画艺术,具有独特的中华韵味和九洲神采,在世界的美术之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书画艺术,离不开“文房四宝”。其中最具表现力、消耗最多的就是纸。这里所说的“纸”,并不是一般的机制纸,而是由于中国书画特性所限定的、仅指专门供书画使用的书画用纸,它包括著名的宣纸和供书画用的手工纸。
5月27日,葭苇书坊特邀龙文老师讲解中国古纸第一章——书画用纸。届时龙文将通过一件件书画名篇,讲解承载其美学艺术的所用纸张的奥秘,麻纸、皮纸、竹纸、宣纸,都是这一篇章必谈的纸类。在了解书画用纸的特点之后,参与者能够兼顾纸张的物理特性与文化属性,选择最适宜在家中练习书画的纸张,学会品鉴纸张的优劣。

活动背景简介content validity
书画用纸一:【麻纸】
麻纸与我国书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晋时期就可窥见一二。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书, 它是用麻纸所写。东晋的书法珍品——所谓“三希堂”墨宝,都是纸本,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被古人称为“天下书法第一”。这张帖是麻纸本, 长 23.6 厘米, 宽 16.4 厘米,行书3行,共 28 字: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之。羲之顿首。山阻张侯。”
《中秋帖》也是麻纸本,长27厘米,宽11.9厘米,草书3行,共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肖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伯远帖》也是麻纸本,长 25.1 厘米,宽17.2厘米,行书6行,共47字。

从被乾隆誉为“三希”墨宝的纸帖中,可以看出晋人的笔法和风格。尽管麻纸的表面不够光滑,润笔效果受到影响。但是仍创作出了独特的中国书法珍品,可见其书法功力之深。
书画用纸二:【皮纸】
皮纸的使用,在唐朝迎来高峰。唐朝人作画多用熟纸,即都是经过表面处理后的加工纸 。唐代所用的纸,除了麻类之外,后来又添加了藤纸、楮纸和桑皮纸等。它们都属于树皮纸之列,在纤维组织结构方面比较匀整,故受到画家们的喜爱。藤纸源于东晋,是利用藤类植物为原料,到中唐时大量制作。

因为唐朝人对纸的外观很讲究,用纸分档次,还冠以各种美称。所以文人们留下了许多形容皮纸的华丽词藻和诗句,比如,称赞书画纸的质量是光滑洁白、晶莹如玉、纤细耐久;“开函展矮纸,滑细疑凝肤”、“贵人一见定羞作,锦囊千纸何足捐”,等等。

书画用纸四:【竹纸】
宋代的竹纸也引起书画家们的关注,据《嘉泰会稽志》上载: “竹纸,清爽一也,发墨二也,宜笔锋三也,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四也,不蠹五也”。
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米芾所书《珊瑚帖》可以获得证实,该纸纸色淡黄,表面平滑,纤维束较皮纸多。据分析鉴定后认为它是用竹纸书写的。从北宋至今大约已有 900 多年,实为不易。竹纸作为书画纸的一个新品种,应是宋代书画纸演变的特色之一。

竹纸也受到中国近当代书画届的喜好。1976年张大千先生在台北用夹江书画纸绘荷花图上写道:“此大风堂40年前所制宽纹纸也,大有宋楮风韵,不可多得矣。”
抗战时,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夹江纸槽的竹纸基础上,添加麻浆,共同研制成功“揉捏不破,拉力好,受墨受色,宜书宜画,宜碑宜帖”的麻筋纸。并在侧边角上有其画室“大风堂监制”标记。1983年11月,夹江县人民政府把夹江国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书画用纸五:【宣纸】
宣纸是以檀皮、燎草⋯⋯为原料 的高级艺术用纸,应该说数百年来经 过中国书画家和制纸者的协同努力, 高质量、多品种成为后起之秀的宣纸。
宣纸是以檀皮、燎草⋯⋯为原料的高级艺术用纸,应该说数百年来经过中国书画家和制纸者的协同努力,高质量、多品种成为后起之秀的宣纸,是在明宣宗宣德五年生产的素馨纸基础上,在清乾隆时进行改进的产品,它与中国书画有不解之缘,几乎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

但是,作为一个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宣纸应该是指以青檀皮加燎草配比而成的中国书画用纸之一。这样,其他皮料(桑皮、楮皮、三桠皮等)抄制的书画纸,就不应称宣纸(四川的二贡纸,福建的连史纸,江西的毛边纸等也适用于书画,但并不称为宣纸)。
因此打破我们对宣纸的错误认知,也是这堂书画用纸讲座的一个小目标。

嘉宾介绍
龙文老师,知识产权出版社副编审,中国印刷博物馆特聘专家。多年致力于中华纸道的传播与推广。
“华纸之美”品牌联合创始人。
“纸在”品牌联合创始人。
2008年参与创建云南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2013年编辑出版了著名造纸专家刘仁庆教授所著、对中国传统纸张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中国古纸谱(珍藏本)》。


席位预约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金丝胡同葭苇书坊 时间:5月27日(周日)15:00-17:00 费用:单人128元(费用含A4大小麻皮竹宣四张书画用纸)
单日席位仅设八席 席位预留以最终缴费为准

直接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名页面



如何找到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