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做一个诚实的自醒者,做自己的旁观者。
原创: 老揭 斜杆36 今天
今天学了一个新词“元认知能力”,什么意思呢?笑来老师是这么定义的: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这定义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有点理解了,可是做起来还是挺难的。以前看过的书说,佛家讲内观,要时时观照自己,大约也就是类似意思吧,我们要练习和打磨,能抽离出来,意识到我才是自己大脑的控制者,而非大脑控制了自己。我们要能够感知自己情绪的变化,进而能知道自己情绪为什么变化,这真的有点难,从一开始不理解,到有点理解,到偶尔能做到,到经常能做到,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已经习得的能力。这条路注定不轻松。
幸运的是,我已经开始知道了这个能力是最重要的,已经开始偶尔能运用一下,我笃信这是一定需要培养出来的能力,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做到持续行动。
想想自己过去的一些决定,真的很多都是一种生活惯性的结果。真正有意识地知道自己的思考的方式和思考的结果的几乎没有。评价别人,评价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有时总是很容易,现在看来这之所以容易的本质在于,这时我们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旁观者可以没有太多的自利或者感性的因素,因为你能够快速的做出评价或给出选择,当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所看到的也绝不可能和当局者一样的全面和系统。
那么最重要事来了,我们要怎么培养和打磨自己的这个元认知能力呢?我想是这样的:
1.我们要下意识地去做自己的旁观者。用观察,评价和分析身外人/身外事的方式来观照自己。
2.我们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种种思考方式,好的,不好的,爽的,痛苦的,惰性的,擅长的,短板的,做对的,做错的,高尚的,龌蹉的,自私的,利他的。。。
3.用致良知的指引,亦或是自己的价值观,在现状的为善去恶来做出思考结果。
4.持续行动,持续这么做。
以上,共勉。
补充一点:理解和写出来真的不是最难的,做到更难,持续做到最难。写到这我问自己最多的是,我能持续做到吗?笃信两点:一定不容易,做到后一定海阔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