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飞机场|一生中唯一自由看世界的时期,让我们为孩子留存

五一小长假,本来没有出行计划的我们,由于奇爸去杭州参加公司活动,所以临时决定带着奇宝去溜溜。
奇爸在假期前提前去了杭州,想到要自己带着小家伙出行,头一天便开始做准备。由于奇爸顺带把我和奇宝的衣物都带了过去,所以,我只要准备一些吃的,还有路上用的东西就好。即便如此,还是从下午折腾到了晚上,才整理完毕。
飞机是上午10点45分的航班,早上7点就把小家伙拉起来了,小家伙哼哼唧唧的一肚子不高兴,粘在怀里要奶吃,计划8点半出门,时间紧迫,今天为娘不能满足你的愿望了。扔他在床上小哭泣,我抓紧去弄早餐。
之后一切还算顺利,只是小奇宝没睡够,加上没有吃到奶,多少有些不悦,抗拒早餐,抗拒换衣服。他平时很喜欢自己选要穿的衣服,虽然有时候他只是乱指,但是他喜欢自己点来点去的感觉。我拿出两件T恤问他:“奇宝,你想穿哪件?”,本来不搭理我的他,果然立刻来了兴趣:“要穿这个!黄色的!”,“嗯!好的,真是很棒的选择!”换衣服总算成功了,临到出门,“妈妈,拉粑粑了~”,“呃......”顿时一头黑线,换洗完毕出门时已是9点,带娃出门真是打仗般的节奏啊!
奇宝有个好习惯,飞机起飞后,立马进入睡眠状态,直到落地。这让我省了不少事。
到达杭州已是中午,出了机场直奔提前预定的民宿,民宿位于西湖附近,很迷你但不失雅致。


一进房间,有一只大熊玩偶横卧在沙发上,奇宝立马扑了过去,大熊是他的最爱。因为要等奇爸过来和我们汇合,所以我俩开始在房间里玩耍。

陌生的环境带给奇宝很多新鲜感,玩儿了一会,我说“奇宝,要不要一起画画?”,“嗯!要画画。”
我拿出他画画用的油画棒和纸张,我俩坐在地毯上,奇宝开始涂鸦。
我问:”奇宝,你在画什么?”,
“飞机✈️。”
“哇哦,是我们今天坐的飞机吗?”
“嗯!”
“这个呢?”我指着另外一种颜色的涂鸦说。
“大飞机啊”
“哦,大飞机啊,这么多飞机,你画的是飞机场吗?”
“嗯,飞机场~”
说到这里,我也拿起比,在画面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代表飞机场,还有一条不规则的跑道,跑道上画了一个不那么像飞机的飞机。
“这么多飞机啊~”奇宝说。
“那飞机场除了飞机还有什么呢?”我继续问。
“还有中途巴士。”(商务车)
“哦!是的,今天我们看到有中途巴士跑来跑去,它们在载客人上飞机。”说到这里,我继续在他画的涂鸦旁画了一个不太规则的车。
画面被继续丰富着。
“飞机场还有小星星。”奇宝继续画着。“妈妈画一个大的小星星吧。”
“好的!”
我们就这样边聊边画,一起完成了一幅旅行涂鸦。

说到绘画,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些声音和疑问,“我家宝宝好像不爱画画。”“几岁送孩子去学画画比较好?”等等。今天,我们就说说宝宝绘画这件事。
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人类的本能
在文字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各种图画符号来交流,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如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

绘画实质上是动觉的一种,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是对自己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也就是说,当宝宝们去抓东西、去随意摆动手的时候,他们就有了绘画的能力,只是这个绘画和我们成人所认为的绘画不同而已。所以,当宝宝们手上粘着颜色,或者可以抓握东西后,握着笔乱涂时,他们就已经开始绘画了。
□学龄前宝宝绘画是游戏而不是技能,学龄后儿童绘画是智力是能力体现
学龄前宝宝的绘画是游戏,学龄后儿童绘画是智力,这和孩子绘画的阶段性有关。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四个阶段。

四阶段儿童绘画各类特征如下:
1、涂鸦期(0-4岁)——世界一片混沌
(点击图表看内容)

【奇宝绘画就是典型的涂鸦期作品】


2、象征期(2-5岁)——人生中唯一自由看世界的时期,想象力的巅峰期
(点击图表看内容)

【象征期绘画示例——《爸爸和我手牵手去玩儿》】

作品已经有图形出现,只是和我们成人认为的写实画还有距离,只有“小画家”自己知道画的内容,并命名,说出来后,看起来倒也有几分相似,他们不受世界万物形态的干扰,也不受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干扰,他们可以自由画自己想画,自由为作品命名。所以这个时期小朋友的绘画大有一番“天下竟没有一人懂我,然而,who care!我画的就是我看到的。”的自由洒脱。而这个时期也是人生中唯一自由看世界的时期,也是想象力的巅峰,值得我们好好为孩子珍惜。
3、图式期(4-8岁)——有图有真相
(点击图表看内容)



4、写实期(6岁-小学)——开始有明确的“像与不像”概念
(点击图表看内容)


如何保护并培养孩子绘画兴趣?
□切换儿童视角,多些鼓励与赞美
从宝宝绘画四阶段特征可以看出,宝宝在学龄前的绘画,是很难用像与不像来评定的。学龄前绘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是一种色彩的感知,是另一种用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艺术语言。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感受色彩的空间、多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和赞美,而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绘画的好坏。很多孩子之所以不爱画画,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而是因为家长长期的打击。
□放低自身level,绘画也可以成为美好的亲子游戏
对于学龄前儿童,在和孩子一起画画的过程中,家长要刻意降低自己的绘画水平,孩子画线,我们也画线,孩子乱涂,我们也乱涂,并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交流这幅画所表达的内容。这样才能和孩子处于同一频道,孩子也才愿意继续进行这个游戏。
在这方面,我是有过失败体会的。刚开始和孩子一起画画,他画他的,我画我的,虽然我们之间也有交流,但是没一会儿奇宝就不愿意画了,也许并不是他看出了自己画的不像,而是他觉得我们俩表达的绘画语言不一样,有种鸡同鸭讲的感觉,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果断终止
【失败示例——成人绘画痕迹过于浓郁】

什么时候送孩子“学”画画比较好?
从儿童绘画阶段性来看,学龄前,特别是象征期,是孩子想象力的巅峰,也是人生中唯一一个自由表达自我的时期,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具有图式能力和写实能力。因此,技能性绘画学习,建议进入图式期末端,即6岁-6岁半左右再开始学习,过早进入技能性学习也会对儿童想象力造成不利影响。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认知“像与不像”的能力,也企图摆脱幼儿时期“幼稚”的画法,此刻学习专业技能,有利于他们保持绘画的热情,否则当发现自己画的和现实有一定差距,也就不太愿意画了。这也是我们非专业成人不太愿意画画的原因,因为觉得自己画的太丑了😆。同时,学龄后的绘画对于孩子来说也不再是单纯的游戏,而成为一种能力的体现。
【要点总结】
1、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其中象征期是儿童一生中唯一能够自由表达的时期,也是想象力的巅峰期。
2、学龄前儿童绘画重在色彩感知和自我想法的随意表达,是一种游戏,而非专业技能。
3、学龄前儿童绘画,家长需多加赞美和鼓励,在亲子互动中,需主动降低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孩子同步。同时,引导孩子描述绘画内容,逐渐让绘画成为孩子表达自我的另一种方式,这也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PS:关于助力孩子语言发展,后续会通过系列文章跟进)
4、专业绘画技能建议进入图式期末端,即6岁-6岁半开始学习。此时,孩子具备了分辨像与不像的能力,而绘画也由单纯的游戏变成了一种能力。
特别说明:
绘画四阶段是普遍规律,并且四个阶段在年龄上有交叉,所以还需观察自己孩子的绘画特征来判断孩子所处的绘画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下期预告】 第二回 断奶记(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欢迎关注公众号“BuBuKids”,共创和谐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