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二十一事"
跟浩哥一起读书之《大秦帝国》

浩哥词库专场:
你要记得那个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喧嚣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照顾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它是你人生中最温暖的一部分,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辩者“二十一事”,是惠施、宋钘、尹文、公孙龙子先后提出的二十一个论战命题,件件与常识背道而驰,教人匪夷所思。
二十一事如下:
1、卵有毛 2、鸡三足 3、郢有天下 (郢,楚国都城) 4、犬可以为羊 5、马有卵 6、丁子有尾(丁子,楚国人对青蛙的称呼) 7、火不热 8、山出口 (名家认为,山出口应为火山喷发的出口,而不是进出山峦的通道) 9、轮不碾地 10、目不见 11、指不至,至不绝(接触了事物不能穷尽事物,命名了事物同样也不能穷尽事物) 12、龟长于蛇 13、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14、凿不围枘 15、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16、簇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17、狗非犬 18、黄马骊牛三 (骊牛,黑色的牛,黄马骊牛三总共三个物体) 19、白狗黑 20、孤驹未尝有母 21、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而荀子的《正名》对名家“二十一事”做出了全面批驳:
1、正名正实
对“名”“实”作出明确界定。荀子说:“名固无宜(物事的名称本无所谓好不好),约之以命(众人相约以命名)。约定俗成谓之宜,易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什么名称指向什么物事,并非一开始就固定的),约之以命实(众人相约用这个名称命名这个物事),约定俗成谓之实名(众人都承认了,这个实物的名称也就确立了)。
2、名、实之关联变化
名家辩题之出,大多在名实之间的关联变化上做文章。所以荀子特意申明:“名有固善(名称要起得很好),径意而不拂(平直易晓而不使人误解),谓之善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物事有形状相同而实质不同者),有异状而同所者(有形状不同而实质相同者),可别也。状同而异所,虽可合,谓之二实。 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稽查物事的实质来确定名称的多寡),此,制名之枢要也。
3、揭示名家辩术要害所在
荀子罗列了名家所有命题的三种辩术,叫做“三惑”(三种蛊惑之法)
1)用名以乱名,如狗非犬、白马非马等辩题;
2)用实以乱名,如山出口、山与渊平等辩题;
3)用名以乱实,如黄马骊牛三等辩题。

《正名》篇最后告诫天下士子说:“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也就是说,对那些徒以言辞辩术标新立异惊人耳目的言行,一定要慎重辨别。
提及“二十一事”,就不得不提,惠施"合同异"与公孙龙子“离间白”
惠施“合同异”提出观点:“郢都包含了天下万物”,“天与地一样高”,“山与渊一样平”
惠施观点可以类比,《时间简史》中狭义相对论,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对于无穷的宇宙来说,地球和郢都都是一个无限小的点,那么,相对这个点来说,为什么不能说,“郢都拥有天下呢”

公孙龙子“离家白”提出的观点:“世界上是只有白色的石头和坚硬的石头,而没有白色坚硬的石头”
一块坚硬的白石,用眼看不会看出它是否坚硬,只能看到它是白色的,用手摸不能感觉其白色,只能感觉到其坚硬,所以呢,世界上只有白色的石头和坚硬的石头
对于两个人的评价来说,惠施一派更像一个内心藏着一个物理学家的哲学家,而公孙龙子一派更像一个内心藏着科学家的哲学家
总的来说,“二十一事”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的存在,我们只把它们当做开怀一乐的笑谈就好,或者在似睡非睡之间,想想这些诡辩,灵魂身心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