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于《西方文学中的天鹅意象》之后
啊终于考完试了,写一下5/11晚读诗会的记录。
写在这里的,大部分是老师们的观点,小部分是我个人的吐槽。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包慧怡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姜林静 德国海德堡大学
陈杰 法国索邦大学

2016年初形成“沙仑的玫瑰”——跨语种跨学科的诗歌文本解读
沙仑的玫瑰取自圣经,沙仑是以色列一片贫瘠的土地
之后将会有[头颅、塔楼、葡萄、花朵、玫瑰]等意象。
陈杰——“物的密码”
《词与物》是西方文化考古学家福柯最要的代表作,是“一部关于新思想的伟大作品”(德勒兹语)。这不仅是因为《词物》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至20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化和知识史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富有创见和深度的梳理和剖析,而且更因为它从根本上驱除了笼罩在当代知识形式的决定性条件之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的迷雾,批判了自笛卡尔、尤其自康德以来200多年西方哲学传统的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全名为《词与物——人类科学的考古学》。出版时,福柯倾向于将该书命名为「事物的秩序」,但编辑希望改名为「词与物」,最后福柯让步了。而该书的英文版标题则为「事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
福柯在《词与物》一书中指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一种基础密码,决定了语言和人看待世界的关系。
福柯认为基本密码所主导的是霸权式经验秩序,掩盖了沉默秩序。沉默没有语词覆盖,因此被掩盖。福柯的目的就是发掘沉默秩序。
在福柯看来,思想包括两端,一端是文化的基本代码,比如语言、价值、实践、知觉框架等等,从一开始就已经为每个人确定了他的经验秩序。而另一端则是对这些秩序之所以存在的阐释。但是在这两端的中间地带,是沉默着的存在,但这些沉默之处,却也有其自身的秩序。
所以我们要如何解读晦涩的现代诗歌?如何解读除了华丽的辞藻、精美的修辞之外的意义?
毕竟,诗歌语言是一种违背基本密码主导的经验秩序的语言,可以认为是一条陌生的通道。
根据我所极为认同的“媒介决定内容”的观点,诗歌这一独特的载体或许承载了其他形式的书面文字所不具有的情感。
或许,诗歌语言正是为沉默秩序所服务的?能够打破经验秩序?
“沙仑的玫瑰”的初衷之一,就是从这一角度来理解、解读、进入诗歌。
对意象的解读可能是进入诗歌的一种方式。
不仅要看辞藻、看修辞,还要看到意象背后的典故,简言之就是“挖梗”。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诗歌与绘画和音乐——姜林静
读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Ut picture poesis? 诗如画?
贺拉斯——看待诗歌就应该看画一样
有的时候拉得远一些,有的时候拉得近一些
有的时候看的是整体的面貌,有的时候在明处或者暗处观察细节
Ut musica poesis? 诗如乐?
诗歌一定要诵出,因为诗歌不是沉默的语言,本身具有音乐性。
诗歌背后的意象是否只是经验主义的理解式的存在?
天鹅只是高雅、优雅、华美的,挖掘隐含的意象。
过去,当印刷术没有普及时,阅读是一个公共的体验——如《坎特伯雷故事集》刚出版的时代,书本稀缺,大家都想读,因此阅读的形式是聚众朗诵。而现今,阅读大多是私人化的行为,半夜躲在房间里看侦探小说,在阳光灿烂的早上一遍撸猫一边看小说。自己心里非常享受,你是唯一的读者受众。
包慧怡——一位诗歌创作者和译者的角度
法国神学家、诗人Alain de Lille (里尔的阿兰)
拉丁文名言——
Omnis mundi creatura
quasi liber et pictura
nobis est, et speculum.
Every creature in the world is like a book and a picture and a mirror for us
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对于我们都如同一本书、一幅画、或者一面镜子。
世界上的万物对于我们都如同在一面镜中,是一本书,或一幅画。
世界上的万物都如书如画,而我们在镜中?
诗歌中的语词和可视化的画是对表的关系,互相注释帮助理解。
写诗的核心动量是一个制谜的过程,而翻译的第一步是解谜的过程,即将测不准化为确定性,第二步是再次制谜,即将确定性再次化为测不准。
且需要保证目标语言的译作与原诗拥有大致相等的晦涩程度,对受众的理解力有着相同的要求。
姜林静——德语诗歌中的三种天鹅
恋爱中的天鹅
天鹅作为歌唱的诗人
德国常见的三种天鹅
1. 疣鼻天鹅(Hockerschwan)——在喙处有结节。游泳的时候头颈是弯的。
2. 大天鹅(Singschwan,歌唱的天鹅)——在求偶时发出美妙奇特的声音:多见于北欧。芬兰国鸟。
3. 黑天鹅(Trauerschwan,哀悼天鹅)
Hälfte des Lebens
Friedrich Hälderlin
Mit gelben Birnen hänget
Und voll mit wilden Rosen
Das Land in den See,
Ihr holden Schwäne,
Und trunken von Küssen
Tunkt ihr das Haupt
Ins heilignüchterne Wasser.
Weh mir, wo nehm’ ich, wenn
Es Winter ist, die Blumen, und wo
Den Sonnenschein,
Und Schatten der Erde?
Die Mauern stehn
Sprachlos und kalt, im Winde
Klirren die Fahnen.
生命过半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著/ 姜林静 译
悬着黄黄的梨
开满野玫瑰的
土地依傍着湖水,
你们这些优美的天鹅,
沉醉于亲吻中
将身体浸没到
神圣冷静的水里。
悲乎,若冬天来临,何处
我能采摘花朵,何处
能获得阳光,
以及大地的影子?
墙垣孤立
无语,阴冷,风中
旌旗瑟瑟哀鸣。
整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包括:
黄梨、野玫瑰、土地、湖水、优美天鹅、神圣冷静的水。——深秋
heilignüchterne=holy sober [compound word 自造复合词]
——————————————这是一条落寞的分割线——————————————
冬天、墙垣、旌旗
后半段仿佛在控诉“你们这些恋爱的天鹅”——【怨念值MAX】
天鹅在古希腊语境中是爱神维纳斯的坐骑——天鹅车
鲁本斯的油画: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维纳斯乘坐天鹅车
接下来姜老师抽出了一条这种落寞背后可能背负的情感线:
1770年生的荷尔德林,就读于图宾根大学神学专业,毕业后并未谋就铁饭碗,当家庭教师的26岁那一年与雇主的夫人相爱,意料之中的被扫地出门,但直到1800年,二人一直保持通信,在那一年见了最后一面。这可能是诗歌前半所描绘的祥和深秋之景,即“前半生命”。
1802年夫人去世,结束了这段6年的关系。2年后的1804年,荷尔德林写下了这首诗。
据姜老师的解读,荷尔德林后半的生命十分惨淡,似疯非癫,借诗粉(爱读他的诗的粉丝)的接济寄居于图宾根大学的塔楼内,直到1843年去世。
如果以这位爱人的死为界限分隔荷尔德林的这一生。相遇之前,他的生命度过了26年,6年相伴。生死相隔之后,他的生命又过了41年。如果以写作这首诗为分界,作诗前34年,作诗后39年。
无论如何,看到诗题的那一刻,就让我想到了渋谷すばる。其实不是团粉也根本不怎么了解关8的我根本无权评论,只是单方面的看到诗题所联想到的。无论是不是由于[时间]这个原因,36岁的すばる以“是时候考量人生的后半”为主题发表了退社表态信。因而让我思考,不知[人生过半]这个概念是不是一个普适性的引起感伤情绪的母题。
扯回来,总而言之,但就以上这些意象而言,是一个恩爱天鹅羡煞落魄之人的故事。
然而,姜老师在后半由提到了“神圣冷静的水”这一意象,可以称之为“诗人天鹅”
神圣冷静是一个德文的自造复合词,由Holy和Sober相接而成。
理解这一概念或许要知道法厄同变鹅的故事。
法厄同太阳神之子的身份被人质疑,驾父亲的太阳车希望证明自己,随后装X被宙斯的雷劈,坠入埃利达努斯河而死。(另一个遭到质疑装X的是俄狄浦斯)
他的同性恋人库克努斯浸没在埃利达努斯河中,哭着变作了天鹅。
《埃涅阿斯纪》中提到这是天鹅座的来源,一个致死为恋人哀哭的形象。
以上这段故事,与荷尔德林诗的关系就“至死为爱人哀哭”这一点,还蛮符合的。至于“将身体浸没入河水中”,まあまあ,有点牵强吧,毕竟浸泡在河水中的是热恋期的天鹅不是吗,还是说,这是一种之后所说的连环画式的展开,多幕场景同时出现?前半生的热恋和后半生的哀哭同现了。
而后姜老师话题一转,谈到了[诗人似天鹅]的概念。
贺拉斯认为,最符合诗人形象的动物有二:一是天鹅,二是夜莺。[是说济慈的夜莺吗?
而[Schwanengesang]这一概念也具有特殊的意义,直译过来就是Swan Song,也就是南瓜土豆猫妖们所喜闻乐道的《鹅歌》【哪里不对X】至此我承认一下来听这场的动机不纯吧,其实沙仑的玫瑰这一系列包括蛮多意象的,之前在上海外办过一次,当时犹豫过要不要坐火车疯狂一把,后来想算了。这次一个是地点唾手可得,另一个就是因为スワンソング。当天课间的时候,抽时间把スワンソング的中日歌词都看了好几遍作为预习去的,不过一进场放的并不是スワンソング而是天鹅湖哦(怎么可能放鹅歌啊喂),后来姜老师也只是给我们听了舒伯特的鹅歌。
扯太远了,回来说,Schwanengesang是舒伯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的Title。说Title不说作品名是因为Schwanengesang这完全是后来编辑给定的名字,有一种“这是作曲者的绝唱”的营销成分在里边。至此后世也一直将“鹅歌”的意象与“绝唱”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スワンソング的词描写了一段莫名分手的异地恋,但是从这一意象来看的话,这两人大概是没有可能再复合了,甚至还有一种要死要活的意味在里边(都这么虐了,干嘛还让人家妹子在岸上狂奔挥手作别,你一个人倒是潇洒,坐船跑了顺便写首歌,哼)【鹅歌美感全无,南瓜土豆暴哭】【又扯的无限远了……】
回来回来,总而言之,可以说姜老师这么解读是三种天鹅意象的融合吧。
第一是恋爱的天鹅,这是最直观的,普通人结婚典礼上都会用到的意象。
第二就是永远为所爱之人所爱之物哀恸的天鹅,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甚至与天上的星座有关。
第三是带有诗性/音乐性的天鹅意象,尤其是与天鹅的叫声相关时产生的。不过这首诗里好像没写到天鹅叫,我看来相关性不很大。
何处摘花何处获得阳光何处获得大地的影子——就是何处找到我的爱人嘛。
P.S. 其他德国诗人有天鹅意象的作品:海涅,还有一个我忘了。
陈杰——法国诗人马拉美的《天鹅》
非常形而上的天鹅。陈老师说马拉美晦涩,然而解读的也等同程度的晦涩。除了翻译比较直白,其他的形而上的概念,由于我理解力所限制,都还是觉得挺晦涩的。
这位的诗晦涩到什么程度呢,到陈老师跟法国朋友谈起要研究马拉美的时候,法国朋友调侃道:“什么?马拉美的诗已经被翻译成法语了吗?”
总而言之,这首发表在不知名的刊物上的后人因为有这个意向而加上抬头的《天鹅》
写的可能是一个天鹅想要飞升却没能逃离冰山的“冰封美人”形象。
陈老师给配了一幅天鹅起飞瞬间的摄影作品。但事实上,这张摄影作品的天鹅也不是冰封的呀,是镜头给封上的呀。
这首诗中,
属于今天的意象是:翅膀撕开了坚硬的湖,纯洁、生机勃发。
属于昔日的意象是:解脱无望、无果的冬日、苦闷之时。
嗯感觉……好像是今天比昨天光明的感觉嘛~好像没什么好哀伤的嘛~
这是为什么呢,听陈老师最后的解读,我的理解是,他今天写出这首“天鹅了呀”,昔日苦闷是因为,一个寒假脑子都被冰封,没写出诗呀?!——这是根据陈老师最后说,Cygnc(天鹅)=Signc(符号),因此天鹅在这首诗歌的符号中获得了永恒。
Anyway,这首歌的基调还是挺苦闷的。忧郁苦闷是法国诗歌的一个母题了。说道丢勒的版画——忧郁。时间的停滞,数独的平衡感,白夜出没的蝙蝠。
如幽灵一般,轻蔑的寒梦包裹了天鹅(诗人自己)。这是说他人的嘲讽、使他整个冬天创作无望?但是最后还是应这个创作不出来的主题创作出来了这首诗,嗯,有一种怎么讲的感觉?
包慧怡《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
叶芝——爱尔兰第一位获得诺奖的诗人。
这首诗被誉为,用英语写作的最美的十四行诗。可能是因为其中强烈的暴力美学张力吧?
这是一只不像之前两手那么孤独落寞的天鹅,是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甚至带有暴力色彩的天鹅。简单来说就是天鹅强暴少女并改变世界轨迹。其中全是古希腊神话的典故。
这里的天鹅是宙斯用于泡妞的化身之一,强暴场景和天鹅蛋和已经出生的小男孩同现是连环画式的展开。
Leda先与宙斯化作的天鹅交配,再与凡间丈夫交配。生下两蛋四宝。
其中两个男孩Castor和Pollux成为了爱探险的双生子,后化作双子座。
Helen则引起了长达十年的战争。Helen是斯巴达的王后,Paris来抢亲。最后用特洛伊木马诡计战胜,打了十年仗,从斯巴达回特洛伊又花了十年。
阿伽门农(希腊文:Ἀγαμέμνων;拉丁字母转写:Agamemnon,意为“坚定不移”),希腊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特洛伊战争是因为他想称霸爱琴海,他的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只是导火线,在战争中,他也成为希腊联合远征军统帅。战争胜利后,他顺利回到家乡,然而他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对于阿伽门农在出征时因得罪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而以长女伊菲革涅亚献祭之事怀恨在心,便与情人埃癸斯托斯一起谋害了他。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魔法师喀耳刻的帮助下前往冥府询问路途吉凶,曾在该处遇见阿伽门农的灵魂。当时阿伽门农还发出“宁在凡间为奴,不在冥界为王”的感慨。——百度百科
阿伽门农的死去——阿伽门农的故事。战后希腊联军凯旋之时,丽达的另一个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又谋杀了她的丈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
一声霹雳XX的死去这个节奏,总让我想起某首歌,但是想不起来了。
被誉为最美的英语十四行诗。
通篇是现在时,有一种,代入感、窥伺感,直到急转直到阿伽门农的死去,如果之前还是一种闺房偷窥的愉悦感,这一刻突然被拽回了残酷的历史中。
古英语诗歌一行间的的Caesura(停顿),剖宫产术由英语caesarean section取自“切”之意。
很多人担心,这首诗会被认为带有政治色彩,受虐者丽达代表当时的爱尔兰,而施暴者天鹅代表强势的大英帝国。然而叶芝本人不存在这样的顾虑,他想的完全是另一层寓意。
带有神学色彩的一种另类天使报喜(Annunciation)
根据循环历史观——
公元元年,加百利向圣母玛利亚的报喜。加百利头上的鸽子象征圣灵,射出一束光芒(精子?)到达圣母玛利亚的膝盖(子宫)上,耶稣降临,带来平安喜乐。
与鸽子这种圣洁温柔的鸟恰恰相反,公元前2000年,宙斯化作的这只天鹅是阳刚暴烈的形象,海伦降临,带来十年的生灵涂炭。
公元两千年附近,叶芝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二次降临》的天启的期待。
他本人也是一个玄学作诗派的支持者。和初恋情人低配版妻子一起跳大神作诗的手稿,至今存在爱尔兰国家图书馆的地下一楼。【还有这样的操作】
推荐阅读:
奥维德 变形记 杨周翰译本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彩蛋是:哪个润?松本润的润?
モモン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转载】偶像 | 与你的记录 (转自:ちゃんもも) (4人喜欢)
- 2024年终总结
- 蓝光/DVD碟抽档+抽取内嵌字幕解决方案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