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办公室的情商高手?
文| Mel Burt-Gracik
1
莎莎被接二连三的会议折磨得疲累欲死。她刚刚结束了一个会议,正马不停蹄地赶回办公室取下一个会议的文件,脑袋里还在不停地回想着行事历上亟待完成的事项。
当她冲出转角时,她看见自己的同事阿德正从走廊的另一头走过来。莎莎突然就闪进了另一条走廊,连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干。
她和阿德正在合作一个项目,阿德人很和善,工作能力也不错。但他总是想要和她好好地讨论很多关于项目的想法。
但莎莎今天真的没有时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在今天处理。这让她一看到阿德就感到压力山大。
因此,她冲动地回避了与阿德的接触。
而阿德虽然脾气很好,但他并不擅长解读别人的暗示,不论是微妙的还是直接的,因此他并不能理解莎莎为什么对自己避而不见,并开始为此烦恼。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莎莎和阿德如何运用情商让他们以后的合作仍然愉快且更具效率呢?
2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可能需要谈谈什么是情商。
其实,情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的工作表现有58%与情商有关,而且90%的职场精英都是情商高手(TalentSmart, 2017)。
心理学家Peter Salovey 和 John Mayer 创造出情商的概念,它是一种能力,是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信息进行复杂的处理,并利用处理的结果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也就是说,情商高手会特别关注了解、利用和管理情绪,高情商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人不知不觉地受益(Mayer, J.D., Salovey, P., Caruso, D., 2008)。
情商的概念让我们发现,情绪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感受——即可以从正面,也可以从负面,因此,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如何在压力下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能否辨识出自己情绪和别人情绪中的资源?能否利用情绪信息做出高效的选择呢?
要是想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我们需要了解情商与那些个人能力有关:
- 识别并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反应的能力(自我察觉能力);
- 管理、控制、并适应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 利用自己的情绪来激励自己,采取适当的行为、做出合理的承诺、跟进并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内在动力);
- 辨别他人的感受,了解他人的情绪,并利用这种理解更有效地与他人互动的竜利(共情能力);
- 自信但不自大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主动地建立关系。主导冲突的协调解决的能力(社交能力)。
那么,如何成为办公室里的情商高手呢?我们需要按图索骥。
在上面的例子中,莎莎需要提升社交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与低情商的同事合作,而阿德则需要提升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即共情能力,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3
这里有简单易行的“三板斧”,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EQ:
第一招:积极“3比1”。
虽然正面的情绪令人愉悦,但我们却总是更容易聚焦于那些负面的情绪。如果我们一天与同事有10次人际互动,其中5次是积极正面的,4次是不好不坏的,1次是消极负面的,我们总是会特别在意那1次消极负面的互动。心理学家 RickHanson指出,这就是我们的“负面偏好”,相对于那些积极正面的信息,我们的大脑似乎更容易牢牢地记住那些不好的和糟糕至极的情绪体验。
想要对抗这种天生的倾向,我们可以尝试UNC心理学教授BarbaraFredrickson的积极“3比1”(Frederickson,B., 2009)。
积极“3比1”其实就是当我们每一次开始关注负面的情绪体验时,紧接着就要关注三件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
比如,我们开会迟到了,这时很可能会开始责怪自己总是迟到,然后我们需要立刻让自己想起前两次会议我们并没有迟到,还有一次我们甚至提前到了5分钟。
昨天我们还提前还了信用卡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情商中的自我价值感和乐观,从而让我们避开负面情绪的泥沼。
第二招:扩充“情绪词汇表”。
压力重重的日子里,令人不快的情绪就像黑洞,吞噬着我们的能量。你也许会觉得糟糕透了,可是,“糟糕”并不是情绪。如果不能识别自己的情绪以及它们的潜在来源,就难以行动起来消解它们。
这时,我们的“情绪词汇表”就派上用场了。
EQ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对情绪的自我察觉,也就是对自己正在体验的一系列微妙情绪的理解能力,对这些情绪的根源以及它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的认识能力。
正如品酒师能分辨出每一杯酒的独特味道,情商高手也能够轻易辨识出快乐、幸福和兴奋的差别。
扩充我们的“情绪词汇表”,首先需要列出一份情绪清单。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主要情绪分为两类,记录自己经常出现的一些情绪关键词:
正面情绪关键词:兴奋、感恩、自信、满足、希望、热爱、同情……
负面情绪关键词:愤怒、妒忌、恐惧、失落、疑惑、烦躁、贪婪……
然后,我们就从前一个小时的情绪体验中开始寻找对应的词汇。询问自己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这种感受?
只要我们不停地练习,我们就可以通过具体细致地体味情绪而真正地了解那些情绪,并将之加入自己的“情绪词汇表”。这也是我们表达自己情绪的基础。
第三招:共情的践行。
一旦我们更深入地掌握了自己的情绪,就能更容易地理解别人的情绪。当我们和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同事或家人发生冲突时,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仔细地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吧。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他们在生活中经历了什么?那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情绪体验?
最后,让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抬起头看向他们看着的方向,专注地体会他们的愿望,试图去理解他们的情绪体验。这就是共情的践行。
怎么样?你对自己的办公室情商有了怎样的认识?让我们回到最初的例子中吧。
如果你是莎莎,你可以通过增加EQ中的自信和情绪表达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这样,你就能够直接面对阿德并与他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感受:“阿德,你也在这里。我真想现在就和你聊聊,但我马上又有一个会议要参加,简直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啊。关于那个项目,我想明天早上给你发Email好吗?”
如果你是阿德,你要更多地练习共情和情绪调节。我们可以通过一步步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得到提升。例如在莎莎的这个例子中,体验自己对他人情绪感知能力的缺乏。
“莎莎在那个时刻有怎样的情绪感受呢?”
“是不是筋疲力尽又压力重重?”
“如果她筋疲力尽又压力重重,她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帮助呢?”
“她也许需要我看到她的疲惫和压力,不要在那个时刻打扰她。”
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升EQ会优化我们的人际互动,并让我们的工作更具效率。
那么,大家还等什么?让我们练好“三板斧”,成为办公室里的情商高手!
© 本文版权归 渡仁心理咨询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