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
1978年,邓公出访日本与新加坡。还是得多走出去看一看,才能够正视差距。世界,我们来了。
1979年,袁庚主持蛇口工业区开发。以花甲之年主持一块连当局态度都不甚明朗的开放工作,这需要多大的政治智慧与勇气。
1980年,傻子瓜子年广久,改开后第一个所谓资本家。无知者无畏,所以他成功了,但是无畏者不能永远无知,可以没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不能放弃对知识的汲取,小市民式的精明智慧不会让一个生意人走得太远。
1981年,万向集团鲁冠球,同样作为农民企业家,鲁冠球在激荡的改革年代能够崛起与全身而退,他是有智慧的。一个企业,得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算是较早前的企业产品意识吧。
1982年,温州八大王案。有的时候,并不是他们有罪,而是制度跟不上发展的变化。个体的力量总难以摆脱政治的约束,所以改开时期的企业家还得有灵敏的政治触觉。
“先行者的所有苦难,在日后看来都有它的必然性,甚至,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