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主义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哲学家,一直纠结于一个问题:真理是怎么来的?
柏拉图、黑格尔等人认为真理是原来就有的、预先就存在的,真理就像地里的土豆,人们用锄头把它挖出来就是了。这就是“先验论”。
亚里士多德、贝克莱、休谟、培根、霍布斯、洛克、康德、拉· 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人认为真理不是原来就有的,它来源于人的经验,人类需要一点一点地获得。这就是“经验论”。
经验论分为感觉论和理智论。
感觉论认为,真理来自于人的感觉器官。理智论认为,人的感官靠不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经过思考,得到事物的内在,那才是真理。
为了解决感觉论和理智论的冲突,马克思将“实践”这一概念引入了哲学。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1)实践不仅是个人活动,更是一个社会活动;
(2)实践分两个步骤: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用复数可表示为:
实践 = 感性认识 + 理性认识 i
(3)实践具有无限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无限重复,逐渐接近绝对真理。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区别其他哲学流派的显著标志。
作者:七星紫微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197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