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 —— 我似曾相识的江南
四月七日上午八点四十五分,晴,气温18摄氏度,汽车里程表上的读数显示为64183km。这是五年前一个早晨,春日已姗姗而至,大地为淡青色的天光所照耀,给人以明快之感,是郊游或赖床的好天气。
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终于启程,去往这次行程的第一站——安徽宏村。
从公路两旁田野里飘来的油菜花香,在进入杭徽高速昱岭关收费站后变得明晰起来,路上车辆不多,偶有超速的汽车从我们身边急促驰过,引擎声轰然而至,过后,四周会变得安静,似乎能听到山坡下村庄里传来的鸡犬之声
行前,猫设想了各种极端情况,尽其可能地准备了应对的预案,后备箱装不下了,后排座位也充当了储物箱,被她塞得满满当当。
所带物品可谓林林总总。有关汽车及相关配备还有通迅方面由我张罗,日常用品和食品则由她肆意妄为了,品种之多匪夷所思,让大家瞧瞧她的食品清单:饮用淡水(农夫山泉淡水桶),果汁,牛奶,鱼、肉罐头,水果,饼干,巧克力,萧山罗卜干、笋干菜、榨菜、皮蛋、盐鸭蛋、瓶装酱菜、腐乳、红糖、调味品、橄榄油、烤花生米、挂面,切片年糕、真空豆干、口香糖 、茶叶、速溶咖啡、香肠、红枣、干果、帝聚堂,居然还带上了大米和鸡蛋……感觉是不是要去一个荒凉的地方过半辈子。
事实上,我们此次出门,确实有许多定不下来的未知,比如时间、路线等等,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大方向:一年前,女儿随工作变动的夫婿搬去了广州,我们要去女儿家过劳动节。
猫没有驾照,自然也不会开车,她有点担心。我向她承诺,每天行车尽量不超过300km,中间至少停靠一次服务区。因此,这一路上,我负责开车,她负责行程记录,别小看这事,要记录的项目不少,不过大部份时间她都拿着pad给收费站和路边的风景照相、向家人微信直播以及往我嘴里塞东西,还不时地抱怨她要比我忙多了。
旅店是前一天携程上预订的,很方便,名叫“悠然居”,有宽大的床和朝南的窗,窗外是铺满阳光的小院,喜出望外。宏村景区内遍布这样的小客栈,良莠参差,农家用自己的住房改建出几间客房即可营业,纷至沓来的游客给当地住户带来纷扰的同时,也带来可观的收入。
稍作休息后,我们去到村里游览,农村不比城里,天色甫暗,人们便像放养的鸡一样,匆匆寻觅归巢,女主人把我们预点的菜烧好送到我们的房间里:臭鳜鱼、春笋炒蕨菜和花生米,外加一瓶皖酒。臭鳜鱼是一道皖南名菜,并不臭,做法看上去与我们江浙的红烧相仿,但口味要来得重且加放许多的红辣椒。第一次吃无从比较,觉得味道一般。
无边细雨湿春泥
隔雾时闻小鸟啼
杨柳含颦桃带笑
一边吟过画桥西
——吴锡麟
这首诗说的正是宏村的标志性景点——南湖,诗人是清朝时的杭州人,为了讨好陪他游览的当地官员,不惜把他家乡的西湖也搭上了,说这南湖一点不比西湖差。
倒也不是信口雌黄,宏村的南湖确实有她独特的仪态和风姿。若干年前,我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张图片:一方水塘倒映着一排斑驳的老房子,水面平静而明快,泛着嫩绿的光泽,水边柳梢低垂,老树虬结,水中央一座玲珑小桥,玉带似的石堤地牵手两岸,有红男绿女漫步其上,曼妙而诗意。我想若是起个早,朝霞把白墙染成鹅黄色,倒影在水中缭乱,那又是一番景象了。
出于对美景的向往,人往往容易为美妙的图片所俘虏,那时就在心里想,什么时候一定要去一次宏村。




本来准备在宏村只住一个晚上的计划,后来发觉并不现实,因为假如第二天下午便离开的话,那剩下的时间只有半天,而我们对于宏村及其周边的游览又不愿将就,于是商量决定再留宿一晚,不料被告知我们的房间已经售出,又无其它空房了。
网络这东西就是如此,方便了我,同样也方便了别人,我能想像在什么地方,有一对像我们一样的夫妇,窝在床上用ipad在携程“悠然居”的页面上点了一下,便毫不留情地把我们给替换了。
但女主人还是很负责地把我们介绍给了“小桃源客栈”,房间和床都没她家的好,因为是临时找的,也就没有计较了。
在宏村东南方向,停车场的外面,有一条不知名的公路,蜿蜒而平整,公路两旁花团锦簇,植被丰茂,一边是蓊郁的山坡一边是斑斓的田野。它通往塔川和木坑竹海景区,即便步行,也会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事实上,那天就有学生样的年轻人,蹬着自行车在这里嬉戏。
人们常常会在一个糟糕的日子里怀念春天。春天是个什么模样,春天是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是温暖、湿润、阳光、薄雾和油菜花?不是还应该有山川、田野以及莫名其妙的快乐么!
我觉得那天的上午,在那个地方,那条不知名的公路旁,我们遇到的是至少在我们的心目中的真正的春天。
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旅行社的网页和宣传册都闭口不谈这条美丽的公路,他们不能容许游客去规定景点之外自由活动,这是惯例,也是事实,久而久之,我怕出门旅游的人们会淡漠风景的真实含义,而热衷游走于风景区的大门之内。




塔川距宏村约三公里,秋天是她的标签,“塔川秋色”是各大旅行社很热门的一条线路,当然,我们尽可以不去理会季节的约束,但后果是:通往村子的小道上一块“禁止参观”的牌子阻止了我们的贸然探访,我站上山岗瞭望村庄,大片树木挡住视线无法细览,只看见掩映在树木中的粉墙乌瓦,觉得与周边春色无异,想着或许以后再来。
在旅行中,要求人们对景区及周边环境都有适当的了解是困难的,因为能力有限,这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当时基本上处于盲目的状态,看到漂亮的景色就停下车子看一会儿,然后再往前走。然后就到了“木坑竹海”。
估计知道这个景点的游人不多,三十元的门票,车位空得很。进入景区从右手边上山,就是大片葱茏的竹林了,台阶很陡,在拐弯处设有粗糙似脚手架的竹凳,意味着管理者考虑到了游人中可能有像我们一样年龄的老人。
偌大的竹海像被人遗弃了,走半天没有碰到一个人,气温渐高,竹林密不透风,闷热在我们脸上留下痕迹,猫说她现在最渴望的事是洗个澡。
不知道走出竹林还得多久,又不甘心就这么回头,我意识到我身上的责任,是鼓励她继续往上走。
从山岗往下俯瞰,竹林真的就像一片绿色的海。



穿出竹林,是一条横亘的山梁和连绵的茶园,从茶园那边的小路上,走来一少年,背着篓,一顶鸭舌帽压在通红的脸上,似在采茶,问他下山的路,他用清脆的普通话回答:不用走回头路,跟着他就是。
他说他在县城上学,采茶时节回家做帮手。他一边回答我们的询问,一边时不时用手捋一把路旁的茶树,姿态轻盈,像是一种调皮,又像是在抹去嫩叶上沾染的尘灰。
我们跟着他绕过平缓的山岗,穿过半山腰一个村庄,有村人招呼中饭,才发觉时已过午,见我们流露出有吃饭的意向,少年执意要我们去他家,并欠身把背上的竹篓亮给我们:喏,这里是野菜,我爸可以做给你们吃。
几乎穿过了整个村庄,终于到了,少年的家似被藏在了竹海深处,几间瓦房被竹林团团围住,密密地只看得见竹梢间错落的马头墙,若没有这个向导,我很疑惑有人会不顾一切饿着肚皮找到这里。

招呼我们坐下喝茶,又麻利地给我们端来一盆葵花仔,她已摘掉帽子,红的脸蛋后分明甩着一条马尾辫,我发觉猫一脸错愕,其实我也是,哟,原来是个大姑娘,只是个子略小,显得稚气未脱。我们仨相视哈哈大笑。
竹林风很大,但风声显然大于风感,竟有凉气袭人,坐在她家屋前的平台上,眼前就是遮天蔽日的竹子,脚下是粗大的竹笋,眼里跟心里一样地畅爽,满身的燥热一扫而空。
姑娘挖来的野菜名叫鸭板菜,清炒,用的是菜油,黄澄澄地,还有腊肉炒竹笋和椿芽炒鸡蛋,也许是饿了,味道真的非常非常好。
临走,姑娘送我们一棵碗口大的剥了笋衣的鲜竹笋,猫有点依依不舍,直到向她爸买了几斤笋干才离开,还一步三回头。
从竹海出来回到宏村,时间尚早,百度一下,周围还有芦村、关麓、南屏等古村落,遂又奔西南方向,去了关麓,时已黄昏,检票处敞开着没人,便进去转了一圈。油菜花已凋零,皖南的盛花期应该在三月底,喜欢油菜花的人可别错过了。
关麓建村也有千年历史(详见百度),南屏和芦村没时间去了。皖南真是个底蕴深厚的地方,随便遇见一个村落都有她悠远的记忆和迷人的故事,而且,这样的村落还有很多很多,你说,匆匆两三天,又怎能尽心?
回到宏村后,还在昨天中午那家小饭店吃饭,并请老板帮我们用姑娘送我们的笋做了一碗油焖嫩毛笋,这才回到客栈,想到明天即将离开,两人竟闷闷不乐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