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成长 |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李玥明(纽约大学)

梦遥不遥远取决于敢不敢去追,未知的艰难就交给年轻的心吧
现在的你可能和一年前的我一样的迷茫,也可能和现在的我一样期待。
谢谢你来看我的故事,也愿来年春季,你也有好故事可以说。
- 关于树英
——总有一个地方,让你瞬间成长
对我来说接触到树英算挺晚的。我是经过我高中的学姐和学妹知道树英的。去年的那个7月,刚刚上完耶鲁夏校回国。伴着上海夏天湿热的空气,肇嘉浜路的林荫,和一个还有点迷茫的我,就是我和树英的正式相遇吧 (虽然现在的树英已经搬家了~)。 等待时我把这个不大但布置得温暖的空间打量了一遍。每一面墙壁都被大学横幅,表白老板,表白树英满满占据。我在玻璃门小屋里安静的等着,想象着只在两个月前通过一次电话的老板DTR是什么样子的。也想像着一年后的我会是何去何从。 推着门进来的是个高高大大笑起来很有亲和力的人,从那一刻也和我接下来的申请之路联系在了一起。我从没想过一张纸一支笔半个小时就把我以后的方向剖析清楚,但DTR这种魔力我到后来也是越想越神奇。他那时说的我像city girl还有喜欢和人打交道都一一应验了我一直以来想学的国际关系。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马不停蹄的上着树英essay班和sat班,每天的日子都在树英度过。我开始发现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希望可以早点做好,这点真的是要和学弟学妹说早点开始努力,开始规划未来要走的路一定是好的!!上个暑假对我来说很辛苦,开始迷茫,开始焦虑,开始不自信,开始否定自己。树英这个大家庭真的是有太多优秀的小伙伴,从真正开始接触这个集体感觉到peer pressure席卷而来。但我也一直感叹这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体的强大凝聚力,就是可以不停的激励每一个人在压力下寻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从一开始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文书和活动资料整理无从下笔和毫无头绪,有一群刚刚经历过申请季的优秀学长学姐一遍遍的用不同的方式启发着我们的灵感。把他们自己有过的经验都分享给我们以及如何去仔细理清这一整个高中生涯的经历。我试着去把这些记忆碎片拼接完整的时候,也不免有很多时候理不清楚思路的时候。特别想感谢每一个超级nice的mentor,Kerri,Bill,Sarah等等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和我聊天,从我的故事里不断的挖掘可以有的素材,再重新去修改和整理我的文书框架。我最棒的文书老师Stephanie,每一篇大大小小的文书都承载着她一稿一稿满满的批注。还有一直在督促我帮我做好申请季每一个时间段的资料整理和文书进度的颖杰。当然不能忘了最最重要的老板,因为他给了我在这个艰难的申请季最最重要的精神支持。在那段每个人都压力最大的时候,老板就好像是个又严厉又亲切的大家长。在essay班的时候我记得清楚的就是在我们文书都写的昏天黑地的时候,老板溜进来讲的DTR式冷笑话 #一直没敢说的是冷笑话一点也不好笑,但他讲笑话的样子还蛮好笑的# 在树英这个家庭里我看到的是申请季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战斗,好多人在为你付出努力,还有那些和你并肩作战的小伙伴,都成了自己动力的源泉 。在一个集体里遇到竞争压力是常事,而竞争下的相互温暖和鼓励最为珍贵。 人生是一个人的旅行,那些未知的要留给自己去面对的艰难,也因为一路那些星星点点的温暖变的不再冰冷。所以对每一个在旅途里陪着我走过或多或少的路的人心存感激,他们使我成长成一个坚强,勇敢也内心柔软的人。在我看到困难和迷茫的时候,我很幸运我从来都不是孤独一人站在黑暗里。 感谢否定过肯定过自己的我,感谢树英给我的成长和思考,和所有那些我在树英遇到的有趣的灵魂。希望你们也可以在这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

- 关于申请季
——总有遗憾,会成为继续努力下去的意义
我付诸大半年的努力为了给自己的申请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于我的申请季若说唯一一点遗憾的应该是我的标化成绩。截止到十一年级的暑假(也就是申请季之前的的暑假)成绩都还不理想,之前还一味的安慰自己还不至于穷途末路。以至于申请季的前半年都和SAT死磕。想说的是不要侥幸,不要懒惰,(尤其是美高党,很容易在高中前两年因为日常的学业和生活而忽略了标化成绩的重要性。这点我真的是偷了懒,也是之前被老板批评过了。)在去年一整个暑假里,一边准备文书一边刷题成了我每天的routine。我一直认为我数学不太好,但之前数学分上不去纯粹是因为我随心所欲的东错一道西错一道。在老板建议的魔鬼惩罚下(也就是每错一道数学题就逼着自己再重新做一套)确实也是很快就见了成效。语法和阅读在反复的练习里也是有了一升,虽然有时候也不太稳定。。因为阅读最重要的在于长时间的磨合和积累,这一点是我在准备SAT之前所忽略掉的。以及那些之前刷题的时候有的不好的习惯,就是从来不注意做错题整理和精读文章。如果只是刷题错了就错了,不注意为什么错了就永远搞不定这类题型。每一篇文章如果只是做了题而没有精读文章,就不会清楚的了解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标化就好像是一个学习的缩影,警醒我如何有效的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大可以把标化成绩当成一个人,需要长时间去磨合出经得起考验的感情~要改掉拖延的毛病,也要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祝努力的学弟学妹有理想的标化成绩(虽然已经是超优秀了)。当然,标化成绩不能让你有恃无恐,在这个申请的过程里有太多变数。所以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握每一个可以展现你自己的方面才是抓住机会最好的办法。 除了标化,申请季还有很多很多发光发亮的东西可以去牢牢抓住,那些使得你这个人的人格魅力显得丰满。而关于你的所有经历诉说着你独一无二的故事,我想也是关于美国大学申请最值得,最不能错过的魅力。别吝惜把每一个细微的感悟和思考都放进申请的长长画卷里,因为招生官总是能在每一份申请里面捕捉到每个人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前提是你要给他充足的机会去发现。我很开心我的努力最后都有了回报。作为我的ED2,NYU是我找到适合我的地方。所以我在写Why NYU的时候好像可以把所有关于那里的幻想,和心里想说的话,都一一倾诉。那篇文书也是申请季我自己觉得写的最顺利的一篇。我向往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那里有最年轻的血液,最丰富的人群和无数的可能。可以有最繁华的街道也可以有最安静的图书馆角落。申请季的结束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那些过去的遗憾,都成了以后更加努力的意义。

- 关于活动
——坚持那些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而不仅是短期内有所回报的事情
在我四年的美高生活里我参与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我认为这四年的经历,从第一年的寄宿家庭到转学,到后三年的住校生活,每一段记忆都在我的成长里有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这四年我走过的轨迹让我一步一步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出国第一年在宾州Catholic School上学,寄宿在一个美国家庭里的经历,让作为独生子女的我迅速适应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突然多出来弟弟妹妹要照顾。那个从中国收养来的中国小女孩起初最让我头疼,可后来的我也一直记得最清楚。她任性顽皮,总是走到哪里都惹出一堆麻烦。她又强势蛮横,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挑我的毛病开玩笑。我总想不明白她那些很mean的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后来和我越来越多的相处的时间,她好像一点一点把一个十岁小女孩的心事慢慢的都倾诉给了我。后来我才明白她把我当作这个家庭里有点不一样的存在,或许因为我们有相像的面孔和我告诉自己的要对她的任性保持包容。不自信,敏感,缺乏安全感,渴望关注,害怕不被接受,不是该从一个十岁孩子身上看到的东西。她从她的家人那里感知到的是每次做错事情后的惩罚和斥责,我一直试着告诉她那些爱护,怕她的鲁莽在没有家人庇护的时候伤害到自己,我都看在眼里。作为一个Christian家庭,那些有关于教堂的活动我也都一起参加了。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人和人之间就算不曾相识,但因为有同样的信仰而变的紧密,向着善良的样子很动人。我感恩在这个家里面的回忆,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可爱,在我刚刚到这个国度的时候用最真挚的感情教我善良、宽容、和接纳不同。也在不经意间影响了我以后想要去探索的方向,关于psychology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放大到社会关系。九年级的夏天我转去了麻州的寄宿学校上学,在一次school visit的契机里,我看到一个可以让我有更多发展可能性的地方。那些我从小一直在做的事情,因为喜欢,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我可能在之前的学校没有的机会延续下去。开始和一个俄罗斯钢琴老师继续学琴, 也鼓励我去学校的concert表演,和去校外参加比赛。还有学了十多年的舞蹈,也有幸认识到校外一个很好的老师可以继续学下去。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一起去参加比赛拿到金奖的时候真的特别开心。那些慢慢连接起来的奇妙机遇,都因为真心喜欢的坚持看到更好的延续。在高中的三个暑假里,我去了Cornell, Brown和Yale参加了不同的program。Psychology,journalism, debate,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我都有机会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接触。想要去了解自己未来想要学的感兴趣的是什么。在所有里面,我最喜欢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在Yale夏校和教授聊天的时候。他说这个program因为是有credit的regular college course,所以大多是本校学生修学分用的。他很开心看到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我开始去寻求自己喜欢的学科。他从我们学的IR concepts讲到条约,事例还有他所认知的和现代社会的联系,眼睛里都带着光。一个人能找到并真的去做他所热爱的,可能是我觉得最酷的事情。
- 关于未来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很感性的人,在对文字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在对事物的认知牵动着关于人性和情感的理解。后来我发现,在我的性格里也有着强烈理性的一面。它在我脆弱的时候就变得强大而有力。我相信每个人都一样,人性的本质里都是自我调和的。“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原出自于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每一颗心里都住着猛虎,也种着蔷薇。两者或一强一弱,或平分秋色。猛虎的魄力在追逐自己内心的信念时变的勇敢坚韧,豪情万丈,可忙碌奔波于理想的心也会因为蔷薇而变的温柔细腻。这个世界每天都纷扰不息,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在忙着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的同时,找到且忠于自己的声音变的越来越难。或说是有时所执着的东西,不知是别人想要的,还是自己想要的,还是自己所认为别人想要的。在付出努力去做好那些应该完成的事情之后,我总喜欢多些时间去思考,想怎么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如更勇敢,更自信,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自我管理。而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的,比以前更去关注我自己的内心。它在陪伴我走的更远的路上显得无比重要。在我内心猛虎和蔷薇的两面体下我试着去找到平衡。若少了蔷薇,不免会变的轻率和莽撞。若少了猛虎,则不免落入庸俗和软弱。大学申请是一个契机,打开我对成长的思考和领悟,也寄托着我对未来无限的期许。在我不断的纠结,反思,改变时,可能是在挣扎着想要成长吧。也就像姜思达在奇葩说上说过那句:要记得随时随地和自己保持联系。
愿未来的日子充满挑战也激动人心,翻山越岭也无比美好。而我,不辜负对自己的一腔热忱。
这篇树英成长我想一来是激励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的自己。也想激励像我一样在路上追梦的姑娘和少年。
申请季就像是一个漫长的四季轮回,但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寒冬过后,春天就不会再遥远,剩下的都会是好运气。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