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昨天中午听工商管理的专业宣讲,没睡午觉特别困,用左手撑着头右手记着笔记,听老师就专业的去向侃侃而谈。 “你首先要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想成为学术精英,行业精英,还是创业人才。” “然后你再根据自己知识结构的缺失和个人能力的短板进行选课。” 那一刻觉得人生好他妈难啊 想起高二暑假的一天 和豪哥打完羽毛球 一身臭汗 坐在体育馆羽毛球场的树荫下 我:大学毕业想干嘛? 豪哥:我想先存个十来万,然后就自己创业。 我:我鸭血。创业太求难了。我应该就会找个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自己创业的。我不是能承担巨大风险的人。 豪哥:你好怂。 那时的我活在中学的象牙塔之中,把人生看得太过简单。所以胸无大志,“收入能够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支撑爱好”成为了最远大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确实不低)。没有考研的打算,没考虑过就业的方向,以为收入来得容易,以为当时走过的平整道路就是人生曲折,再大的挫折也比不过二诊失误,以为一个稳定的工作,一辆小车,一套单身公寓,几个朋友就已经是生活的全部,就像一条生活在池塘里的鱼,以为江河湖海的大风大浪也不过如此。 我电是一所极为优秀的大学。就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优秀的人到底有多优秀。所以羡慕,所以不想被落下。然而在没有了解到之前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自己懒惰怕事的性格也限制了行动力,又在不同的选择间做着不同的trade off优柔寡断,慢慢变成了一个所谓的积极废人,为不思进取而痛苦然后再继续不思进取。 如果仅仅是想要混完大学四年何其容易。甚至想要混完剩余的人生都何其容易,无非是活得没那么体面。 但我还记得我初中时说过,我要的是生活,不是生存。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