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人物分析篇
一个人想要什么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欲望有强烈和柔弱,大与小之分。所谓灵魂交易不过是欲望的交易,强烈的欲望战胜柔弱的欲望,生命在此产生选择。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即是将安迪塑造成了一个梦想和心灵双重解放 ,在栖居现实和电影的空间里传递自由和幸福感的灵魂“歌者”,同样也是一个被高级欲望熊熊燃烧驱赶的“上路者”。
他是电影史上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活”在观众心中和身边的角色, 他看到了同行的罪犯被狱警惨烈殴打, 阴暗的典狱长扭曲了《圣经》的真谛向人们施压, 他决定改变, 逃离这里,追求希望,欲望之火熊熊燃烧......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提到这样一种观点, 欲望驱使着人们丰满自己在人群中的形象,想要成为更高级的人就要有更高级的欲望。 而安迪无一例外的成为了这个享有更多智慧,追求更高诉求的人,他拥有更高级的想象空间,也拥有更强大的欲望。
他保持读书,熟悉律法,用美女的画像支撑自己的焦躁; 打磨石子,倾听音乐 ......
最后,我们看到了:浅蓝色的大海围绕着紧簇的沙滩,破旧的渔船在考量他的“船员”, 芝华塔内欧—安迪是这一欲望的终结者。
他是旧社会的清教徒,新社会的摩西。 他的欲望如源泉之水清澈且不断流淌, 他享有知识和心灵的高度自由,并对此享有不懈追求的权利, 与其说安迪是救赎,不如说他是摆船的舵手; 他是欲望的归宿和重塑,新的欲望接替旧的欲望,高级的灵魂战胜肉体。 欲望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因循环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