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准备考研的?
查看话题 >北电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 跨考经验分享
一、考研概况
简要说下2018年北电这个专业即文学系的电影剧本创作方向的报考和录取情况,18年招生计划上写的是全日制招2个人,非全日制招4个人,而这年全日制加非全日制报考的总人数有307人(我数考场数出来的不一定准确的统计),复试线:总分340,专业二100(比17年高了10分),其他三科没有要求(可见写好剧本的重要性),进入复试的人数共19人(没有算少数民族计划),最后录取全日制2人,非全6人(其中3人是全日制转非全日制),比计划多招了2个,算下来报录比约38:1。还有每年报考人数是呈上升趋势的,但计划招生人数近两年没什么变化…
二、初试各科备考策略
下面说到重点了,具体讲下我各科考试是如何准备的。
1、政治:我本来是理科生,所以政治差不多就是从头来过,没有任何优势,18年政治算偏难,还是难在选择题。我从九月份开始看政治,用的参考书就是全套肖秀荣,没别的……九月十月自己系统过了一遍政治考试大纲里的所有内容,差不多一天看一章,看完就立刻合上书刷这章选择题,然后订正错题,也就每天晚上花上一个小时,政治难在多选,最后决定大家分数差距的也是多选,所以刷选择题肯定是必要的(而且听着快歌刷很带感——),然后十一月中旬开始有重点地看第二遍,比如对我而言,马原里的哲学和经济学部分是难点、还有毛中特部分错的多,就要再巩固,近代史和思修相对简单,就花的时间少点,然后搭配着刷往年真题和肖秀荣八套卷里的选择题。十二月就要看时政部分了,去年十九大是重点,然后刷肖秀荣四套卷里的选择题,要命的是最后考前两天我才在背大题,好在去年政治大题不难压,只背肖秀荣四套卷就足够了,还是之前说的,选择题是关键,大题其实不拉分,每道满分十分,只要你有条理地写多点字,就能拿个6分以上(但北京改卷要严一些)。
2、英语:英语二考80分也算高分了,所以多说一点,我英语开始得要早一些,3月初就去报了新东方的考研全程班,其实自学也可以,我主要想省点时间给两门专业课,我英语基础一般,大一大二裸考过了四六级后就把英语丢差不多了,三月开始用知米背单词软件背考研英语的词汇,背到六月背完,算背了第一轮单词,周末去新东方听半天英语课,上了一个多月,日常在忙本科专业的学习,暑假开始正式准备,八月有两周时间每天去新东方上课,还是上半天,同时自己有计划地刷真题,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做两篇阅读或一篇完型或一篇翻译,最后我在12月刷完了英语一13套真题和英语二8套真题,刷真题一定要认真订错,思考自己为什么错,如果是单词障碍就把单词记住,如果问题出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上就多读几遍文章把它搞清楚。
我觉得对英语这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和单词,然后九月份我意识到自己用单词软件背的单词根本没记住多少,就开始用绿皮书(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细致地背第二遍,重点背熟词僻义和真题里的高频词汇,还是每天背一章(用时半小时),大概也是10月末背完了第二轮单词。因为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所以后面11月和12月我的重点就不在英语上了,除了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来刷题和背第三轮单词(第三轮就背的很快很轻松了)之外,每周开始练习写一篇作文,总结个自己的作文模板,还有12月留了英语二最近两年的完整真题用来模拟考。
因为准备比较充分,所以英语考试的时候感觉很顺,时间充裕,阅读基本没有单词障碍,作文题目也不偏,完全可以套模板。我的答题顺序是:先写作文,再做阅读翻译,最后做完形(注意一定不要涂错答题卡一定要检查这点)。
3、专业一:专业一全称是艺术和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120不是高分,算是个不用担心拉低总分的分数吧,北电官网上列了五本参考书,分别是《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认识电影》、《中国文化读本》、《什么是艺术》、《艺术概论》(北电版),这五本书网上都买的到,这五本里面,毫无疑问《艺术概论》是唯一的重点,我的话其他四本都只是当做课外读物看了一遍,如果你时间紧的话,只背《艺术概论》一本书都可以(但话说回来,你怎么会时间紧呢?都决定要考这个研了,连三个月复习时间都拿不出来吗?),自从北电考研改革加上又出了自己版本的艺术概论以后,不知道是因为出题老师懒还是怎样,考题基本都在这本书上了,18年更是百分之百都是书上的内容……
关于《艺术概论》这本书怎么学,我是这样的,无需报班全靠自己……九月份看第一遍,就只是看,不把它当做考试要学的书看,就只是带着兴趣看,而且我本身就是对这感兴趣才要跨考的嘛,每天认真看一章,不明白的地方就查找相关资料把它搞明白,半个月后看完了第一遍,开始细读第二遍,这次是要一边做笔记整理逻辑框架一边读了,所以读得会慢很多,同时更早就开始补充阅读电影史、电影理论、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相关书籍,下面会列个参考书单(有时间就多看些书吧,毕竟是要念这个专业的),直到11月初我才读完了第二遍,然后就是针对考试总结考点了,比如名词解释能考的地方?问答题和论述题会问什么?按照自己的一套逻辑顺下来,这算是又读了第三遍,不幸的是,等我总结完就十二月中旬了,留给我真正去背书的时间所剩不多,所以剩下的时间就背书背书,哇真的是每天都很恐慌,然后最后也是因为有一章没背牢那道大题也就没答好……我感觉是认真读三遍后再背肯定比一开始就死背效果好,因为这样你有个全局观和模糊印象,会好背很多,也会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等到考试时就算真的有道题你没背下来,也不至于没话说不是。
附上专业一推荐书单(五本官方参考书之外,不是必读):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瓦尔特·本雅明
《规训与惩罚 : 监狱的诞生》米歇尔·福柯
《电影艺术 : 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
《电影理论读本》杨远婴
《电影批评》戴锦华
《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电教材,很薄一本)
《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电教材,很薄一本)
4、专业二:专业二是短片剧本写作,要求三小时写一个完整的剧本,三千字左右,大概就是写个十分钟左右拍完的短片故事,写下来应该有大概十几到二十几个场景,考题会给你一个材料,让你根据材料里已有的情节和人物展开写,比如18年的考题如下(考生回忆版):
根据以下材料提取剧作信息,创作一个电影短片剧本,字数在3000字左右。
2004年腾格尔有了一个女儿,他为女儿起名为嘎吉尔,在蒙语中的嘎吉尔意为大地,腾格尔意为天空。嘎吉尔十分可爱,每次腾格尔要出差的时候嘎吉尔都会看着他收拾行李,抱着他的腿说:“阿爸,把嘎吉尔装进行李箱一起带走吧,嘎吉尔想陪着阿爸。”
2007年,嘎吉尔被诊岀患先天性脊髓感染,腾格尔痛不欲生,他停下了一切的工作陪伴女儿治疗。
2010年,嘎吉尔去世……
当时考场上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癌症梗?这也太俗了……所以考试就是考试,还能指望仅仅三个小时的时间临场能写出什么神作吗?然后如果问我什么样的剧本能拿到高分?我也说不出来,这科难就难在自己无法掌控(尤其是跨考的同学们),但这科又是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的关键,这里我只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只是我的个人感受,不保证都对……
先看北电官网写的要求:考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所给的材料(包含命题、背景资料、人物及主要情节等等)为创作依据,补充剧作元素,构思并发展成一个10分钟故事,完成一篇不少于2500字具有视听思维、情节完整、逻辑合理、人物鲜明的电影剧本。
划重点:四项要求:具有视听思维、情节完整、逻辑合理、人物鲜明,我的理解就是一具有视听思维,就是先不说故事如何,你要写一个一眼看上去就是专业的剧本,专业就是说首先格式要对吧,然后用电影的视听思维写,具体格式怎么写剧作书上都会讲(下面也会给推荐书单),二情节完整,就是写个完整的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故事,三逻辑合理就是不要有老师一眼能看出的bug,整个故事逻辑自洽,四人物鲜明,就不用多说了吧。
至于这一科如何准备,就是多看片多写剧本,写完一个剧本,就去反思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以找靠谱的人帮你看,也可以写完停几天后,自己再对着一套常规的评价体系(比如那四点)自测,迷茫的时候就去读剧作的理论书,或者有条件的话找专业人士请教。我初试前大概完整写了五个剧本……其实也不是很多……现在看也都写的很烂。所以要有自信,不要担心自己写的很烂,我觉得考场上你只要写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剧本就很好了。
我还记得考前有人建议我不要现场构思写,而是备好一个故事直接套题目,但是我没有这么做,主要是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套?就还是现场拿到题目后构思一个新故事。分享一下我当时的写剧本步骤,首先读题,提取主要信息,比如主要人物有两个,他们之间是父女关系,然后在草稿纸上写人设,想好主题是什么,我要表达什么,然后构思故事,写剧本结构,像是开场和结局是什么?故事如何发展,转折点在哪里等等,相当于写了个简要的故事大纲……然后就是正式开写了,前面的构思部分大概花了半小时,后面写剧本用了两个多小时,写完还有十分钟考试结束。
附上有关剧作的推荐书单(选读):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修订版) : 悉德·菲尔德经典剧作教程》(重点推荐)
《拉片子 : 电影电视编剧讲义》杨健
《故事 :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
《救猫咪 : 电影编剧宝典》[美] 布莱克·斯奈德
《编剧点金术》[美] 琳达·西格
《创造难忘的人物》[美] 琳达·西格
三、复试经验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一天考完,笔试就是写一个两千字左右的影评,今年和去年不一样,今年到那儿先把考生们拉到一个教室现场观看电影,看的是《三块广告牌》,看完电影直接去另一个教室里写影评,只给了一个小时时间,所以看的时候影评怎么写大家其实都已经想好了,不然也写不完……我不得不说,考这个专业的同学们,尤其是已经进入复试的,写字速度都十分惊人,而且字写得还一个比一个好……(所以练字吧——)
至于写影评这个如何提高,也很简单,就是平时多看片,多看书(包括专业的电影学术杂志),多写影评……如果想要片单或者想看影评格式的,可以点进我的豆瓣主页,里面有一个名为“考研补片”的片单,是我去年整理给自己用的,都是一些经典影片,然后也有我写的不少影评,但注意只有一部写《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影评是为复试写的,格式参考的是《当代电影》杂志上的文章,我复试也是照这种格式写的,风格偏严肃一点。
面试的话,我带了自己的剧本作品集和简历,还有提前准备好了中英文的自我介绍,现场情况是这样的,面前五个老师一个记录员,先让你用中文自我介绍,介绍完老师们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或者你准备好的材料提问题,像是你喜欢哪个导演?你为什么要考这个?未来什么打算?你对某部电影里的哪个镜头印象中最深刻?为什么?……面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可能短短二十分钟,并不能让老师们了解太多,但你一定要尽量让老师多了解到你的好,对你感兴趣,学会好好表达自己,还有一定要真诚,不懂的不要装懂。最后交流完了,老师才会用英语问你一个问题,比如某部电影的英文名是什么?算是英语的听力口语测试,这个英语方面,其实你答的好不好和你最后能不能被录取之间的联系真的不是很大……所以放轻松……
结语
这真的就是我这一路走来的全部经验了,希望能帮到后来人,但能不能考上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最后,如果大家看完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可以提问,但本来就能在官网或论坛上搜到的信息就不要问了,想买北电专业一笔记资料的(还在整理中)或者考同专业想找我看剧本提建议的可以私信我(备注名字、考的专业、哪一年考生),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考了,希望你认真对待这个人生选择,不要抱着考着玩玩的赌徒心态,而是全力以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