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妹,宫斗,复仇,开挂,你想看的都在这部印度大片里
一直觉得,印度这样一个领国对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存在。
就物质条件来说,他们整体的生活水平远不如我们。
但神奇的是,就算是客观条件再差,印度人民仿佛都能保持乐观随性、热情洋溢的态度,无时不刻的散发着极强的生命力。

这一点特质,在印度电影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快乐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唱歌跳舞;
忧伤的时候也会突然画风一转,唱歌跳舞。
可以说,印度电影和印度人民一样,有一种足以将“不高兴”变成“没头脑”的神奇感染力。

近些年来,印度的电影产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印度电影也越来越被我们熟知。
像是《摔跤吧!爸爸》(票房12.9亿)、《神秘巨星》(票房7.4亿)《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票房2.8亿)、《起跑线》(票房2.1亿)等等,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在印度本土,公认的票房口碑双料冠军只属于这一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

两年前,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巴霍巴利王:开端》的时候,我还并不是太习惯印度电影的浮夸与戏剧性,最后几乎是被印度人民的脑洞震惊到扶着墙走出电影院。
比如这招“激流勇进”:

再比如这招“非物理抛物线”:

即便如此,我依旧被片中男主不重样的撩妹技术、坎坷的复仇之路深深吸引了。
所以,当我看到第二部的定档消息,第一时间就买了票,去影院探个究竟。
| 没看过上集?没关系!
看片名大家也能猜得到,《巴霍巴利王2:终结》是《巴霍巴利王1:开端》的下半集。
第二部作为第一部的前传,借由叔叔的口吻,回忆并讲述了巴霍巴利王从被收养、立为王储、与公主一见倾心、被陷害离间、直至牺牲的传奇一生。
虽说延续了第一部“王子复仇”的主线,但在故事情节上是相对独立的。
即使没有看过第一部,也丝毫不会影响到第二部的观看。

| 爱江山,更爱美人
影片最开始,巴霍巴利奉母亲之命微服私访、调查民情,机缘巧合中,与美丽的提婆犀那公主一见钟情。
深感自己找到了真爱的巴霍巴利,当然是迫不及待的带着公主回家成婚。

他与公主一路载歌载舞,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踏入了兄长布下的陷阱。
接下来的情节,看多了宫斗戏码、婆媳关系剧的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吧——


由于兄长从中作祟,巴霍巴利在阴谋中越陷越深,直到最后被最信赖的叔叔刺死。

从万众拥戴的储君,到一无所有的平民,再到含冤而死,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但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前情铺垫,使得影片后半段的“王子复仇”更加酣畅淋漓了。
| 开挂乐趣多
关于巴霍巴利王死亡的真相,两年前上映的《巴霍巴利王:开端》曾在结尾处埋下了一个伏笔。
而此次的《巴霍巴利王2:终结》中,经由叔叔的角度对巴霍巴利的死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

因为加入了“宫斗+复仇”双重元素,相较前一部,我觉得《巴霍巴利王2》的可看性更强一些。
主角开启开挂模式,外加各种脑洞加成,使得本就沉重、枯燥的历史故事变得简单粗暴、妙趣横生了。

| 嬉笑怒骂皆是禅
观影过程中,诸多“开挂”的情节笑得我直拍大腿。
但每当我开始有点怀疑导演是不是在拍喜剧片的时候,画面突然就又变得正儿八经的了。
无论是道具、服装还是场景,几乎都做到了细节完美,没有丝毫糊弄、玩笑的成分:

对母子之间情谊的刻画也是丝丝入扣。虽说巴霍巴利是养子,但你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女王在得知真相时内心的后悔与煎熬:

在逆境中,巴霍巴利能屈能伸、心中充满大爱的形象塑造的也很成功: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通俗的、接地气的史诗片。
它融合了太多足以将你逗笑的“印度元素”,但它绝对不会让你感觉低俗、感觉不舒服。
在嬉笑怒骂中,突然明白了些什么——这可能就是印度电影最大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