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藍瓷
什麼樣的生日禮物能讓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及知名藝人芭芭拉史翠珊愛不釋手?
什麼樣的產品在2002年紐約禮品展被專業買家票選為最佳收藏品第一名,同時還獲得今年的國家產品形象獎殊榮,成為台灣政商名流居家擺飾及贈送外賓禮物的首選?
答案是「法藍瓷」。
這個成立僅3年多的現代瓷器品牌,在推出之後不久,就在2002年的紐約禮品展被專業買家從2萬件參展作品中票選為「年度最佳收藏品獎」;2004年又被英國水晶陶瓷專賣零售店票選為第一名產品,一舉打破由歐洲名窯獨領世界瓷器百餘年風騷的慣例。
聲勢》從海外紅回家鄉
「法藍瓷」以不到4年的時間,在全球快速擴展到四千多個銷售點,並且進駐包括倫敦哈洛德百貨、美國的Neiman Marcus、Marshall field、澳洲的David Jones、以及香港的Lane Crawford等高級百貨公司及頂級精品店。
聽起來,「法藍瓷」像個優雅的歐洲品牌,其實,「法藍瓷」是個典型從海外紅回家鄉的台灣品牌。而且所有法藍瓷的創意與設計發想,都來自台北。
至於一手催生這個現代精瓷品牌的人,是從禮品代工起家的海暢企業負責人陳立恆。
創業》切入禮物市場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的陳立恆,一開始是和哥哥們一起成立海歌企業,從事皮包與聖誕裝飾品的外銷工作。由於產品質精樣美,受到國際客戶的喜愛,不到幾年的時間,海歌企業就已打入台灣400大外銷企業之列。
然而不久後,台灣開始進入轉型期,工資不斷上漲,而對需要大量手工縫製的皮包產品而言,是否要將工廠外移也就變成一件痛苦的抉擇。
最後陳立恆決定自創海暢企業,而且為了不想和老東家競爭,陳立恆也另外開發出小木器家具和兒童家具的市場,至於禮品方面則切入陶瓷與樹脂人物雕像的領域。
陳立恆細數偌大展示間內的各種產品說,過去20年來,透過自學、合作或技術購買的方式,生產出琺瑯、瓷器、以及結合陶瓷與奧地利水晶的各種禮品,甚至花了200萬美元向美國一家公司購買專利,將用來生產防彈玻璃原料的高密度樹脂轉化成精緻的雕塑品。
陳立恆認為,琺瑯是清朝雍正時期從英國引進的工藝技術,高密度樹脂也是花錢向美國買來的技術,就算海暢做得再好,他心裡總是有疙瘩,「只有瓷器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瑰寶,」陳立恆語重心長地說。
企圖》做出獨到的生活藝術品
在海暢從事禮品外銷的這20幾年中,陳立恆不僅拜訪歐洲許多知名的瓷窯,也與這些瓷窯總監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將原屬於中國人智慧驕傲的瓷器再次發揚光大,讓全球消費者都能欣賞精湛工藝、價格合宜之磁器的意念,卻隨著海暢在OEM與ODM業務的茁壯下日益強烈。
不管是OEM與ODM都是替客戶代工,市場、行銷與通路都不是操之在己,景氣好時還看不出影響,一旦景氣下滑時,客戶自然會將成本轉嫁到代工廠,在價格惡性競爭的環境下,海暢是無法奢談維持產品的工藝品質的。
只有自創品牌,才能做出屬於自我精神的生活藝術品!當這個念頭浮現後,陳立恆評估,只要有好的學習對象,台灣的創意一點都不輸給外國。
海暢「為人作嫁」20年,設計人員累積出國際市場上千挑萬選後的設計精髓,也充分掌握歐美人士的品味。
有了現成的設計團隊之後,陳立恆開始帶著幹部到兩岸重要的陶瓷重鎮考察,而一群原本隨著陶瓷工藝沒落,為生活而被迫改行的資深陶藝師得知海暢要發展精瓷事業後,紛紛前來投效。
雖然有了設計與製作人才,然而海暢在自創品牌的路上還有許多障礙急待克服。
技術》結合浮雕和瓷器
傳統的中國瓷器雖然雕工精緻,卻不見得全球都吃得開,陳立恆認為,必須將傳統瓷器加入西方人孰悉的優雅、浪漫與瑰麗的元素。他發現近年來由於工資日益昂貴,使得歐美陶瓷廠的設計愈來愈傾向簡單化,以降低製作成本,這讓陳立恆為新品牌在國際瓷器市場中找到一個切入點,在設計上,則是將浮雕與雕塑加入瓷器的造型,讓瓷器有了更多的變化。
在瓷器的釉下彩繪方面,陳立恆也不用業界慣用來降低成本的貼花紙,而是堅持純手工噴彩或畫筆勾勒出來,這種製程雖然使得工序變得更為繁複,但由於生產難度的門檻拉高,相形之下也讓潛在競爭者知難而退。
和大量生產的IC組件不同的是,由於器皿上的花鳥蟲魚,都是雕模師一刀刀細細雕出來的,接下來的灌模、上釉、入窯,繁複的手工工序都像一道道充滿挑戰的關卡,這也是瓷器的生產良率平均只能達到70%的原因。
「法藍瓷」每一項產品的底部,不僅會有設計師的名字,也會有雕模師的名字,因為「如果沒有雕模師將2D的設計圖雕成3D的立體器皿,也不會有如此華麗的瓷器。」陳立恆說。
為了讓法藍瓷成為國際性的產品,陳立恆除了與陶藝師不斷嘗試各種陶瓷製作的技法,在設計上,他也和設計團隊不斷討論如何將各種文化元素融入瓷器中。
製作一件優美的瓷器很簡單,但設計一件同時蘊含著東西方文化的瓷器,才是現代瓷廠最大的挑戰。
在展示間內,展示著「法藍瓷」早期進入瓷器產業的作品,從「動物三十七支組」、到「蝴蝶系列」、「蜻蜓系列」、「青蛙系列」、「花鳥系列」、「水果系列」等作品,可以看出不同階段的作品中結合中國水墨、西方水彩及油畫的風格。
佳作》「蝶舞」盡展東西之美
陳立恆回憶說,原本是雕模師的何振武有一天告訴他想要嘗試陶瓷設計,於是陳立恆就請何振武以「蝴蝶」為題,設計出一套東西方人都能同樣感動的系列作品。
何振武日夜苦思,最後從敦煌飛天壁畫中的天女彩帶得到靈感,轉化為羽化後的蝴蝶彩翼,在杯盤上翩翩起舞。這組「蝶舞」系列瓷器後來奪得2002年紐約禮品展的「年度最佳收藏品獎」。
「蝶舞」系列最成功之處在於中國人看到瓶身上的這對彩翼,會聯想到敦煌的飛天;但同樣的彩翼,西方人看到後,就像看到希臘神話中維納斯雕像上的雙翼。
「『法藍瓷』在設計上的優勢,就是東方人看起來像東方,西方人看起來像西方。」短短一句話,道盡了法藍瓷的設計精髓。
策略》累積人脈,布局海外
陳立恆深知,如果想要打自有品牌,光是靠華人市場,海暢所擁有的只會是個半大不小的自有品牌;如果想要在國際市場存活,除了產品線夠長、及健全的財務結構以打一場品牌戰之外,在市場與行銷上是否已布建足夠的人脈與通路,才是決定品牌成敗的關鍵。
「這得感謝過去下單給海暢,帶著海暢成長的國際客戶。」陳立恆說,由於替一些世界級的禮品客戶設計與代工產品,使得陳立恆得以結識許多傑出的經銷商,這等於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禮品通路市場中布下綿密的人際網絡。
版圖》鎖定全球市場
現在法藍瓷在大陸有自設工廠,台北則是營運與設計總部,至於當年代工時所建立的深厚人脈,讓法藍瓷能夠找到熟悉通路的歐洲代理商,使得「法藍瓷」能夠很快地讓歐美,甚至奧地利、捷克、俄羅斯等國的消費者認識法藍瓷這個新品牌。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創品牌雖然風光,但也要有打一場硬仗的心理準備。陳立恆以台灣網球拍廠肯尼士為例,原本也是以代工網球拍起家的肯尼士,在推出肯尼士之後,代工客戶怕影響到自己的市場銷路,大舉抽單的結果,肯尼士一夕倒閉。
「我們比較幸運的是,長年默默耕耘國際行銷人脈,使得『法藍瓷』順利建立了國際通路,加上不斷參展與製造話題,讓『法藍瓷』能夠站穩第一步,」陳立恆說,「法藍瓷」成立至今,年營業額已經突破新台幣18億元(6,000萬美元)。「如果我們一開始只鎖定華人市場,可能不會有這樣的成就。」陳立恆說。
什麼樣的產品在2002年紐約禮品展被專業買家票選為最佳收藏品第一名,同時還獲得今年的國家產品形象獎殊榮,成為台灣政商名流居家擺飾及贈送外賓禮物的首選?
答案是「法藍瓷」。
這個成立僅3年多的現代瓷器品牌,在推出之後不久,就在2002年的紐約禮品展被專業買家從2萬件參展作品中票選為「年度最佳收藏品獎」;2004年又被英國水晶陶瓷專賣零售店票選為第一名產品,一舉打破由歐洲名窯獨領世界瓷器百餘年風騷的慣例。
聲勢》從海外紅回家鄉
「法藍瓷」以不到4年的時間,在全球快速擴展到四千多個銷售點,並且進駐包括倫敦哈洛德百貨、美國的Neiman Marcus、Marshall field、澳洲的David Jones、以及香港的Lane Crawford等高級百貨公司及頂級精品店。
聽起來,「法藍瓷」像個優雅的歐洲品牌,其實,「法藍瓷」是個典型從海外紅回家鄉的台灣品牌。而且所有法藍瓷的創意與設計發想,都來自台北。
至於一手催生這個現代精瓷品牌的人,是從禮品代工起家的海暢企業負責人陳立恆。
創業》切入禮物市場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的陳立恆,一開始是和哥哥們一起成立海歌企業,從事皮包與聖誕裝飾品的外銷工作。由於產品質精樣美,受到國際客戶的喜愛,不到幾年的時間,海歌企業就已打入台灣400大外銷企業之列。
然而不久後,台灣開始進入轉型期,工資不斷上漲,而對需要大量手工縫製的皮包產品而言,是否要將工廠外移也就變成一件痛苦的抉擇。
最後陳立恆決定自創海暢企業,而且為了不想和老東家競爭,陳立恆也另外開發出小木器家具和兒童家具的市場,至於禮品方面則切入陶瓷與樹脂人物雕像的領域。
陳立恆細數偌大展示間內的各種產品說,過去20年來,透過自學、合作或技術購買的方式,生產出琺瑯、瓷器、以及結合陶瓷與奧地利水晶的各種禮品,甚至花了200萬美元向美國一家公司購買專利,將用來生產防彈玻璃原料的高密度樹脂轉化成精緻的雕塑品。
陳立恆認為,琺瑯是清朝雍正時期從英國引進的工藝技術,高密度樹脂也是花錢向美國買來的技術,就算海暢做得再好,他心裡總是有疙瘩,「只有瓷器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瑰寶,」陳立恆語重心長地說。
企圖》做出獨到的生活藝術品
在海暢從事禮品外銷的這20幾年中,陳立恆不僅拜訪歐洲許多知名的瓷窯,也與這些瓷窯總監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將原屬於中國人智慧驕傲的瓷器再次發揚光大,讓全球消費者都能欣賞精湛工藝、價格合宜之磁器的意念,卻隨著海暢在OEM與ODM業務的茁壯下日益強烈。
不管是OEM與ODM都是替客戶代工,市場、行銷與通路都不是操之在己,景氣好時還看不出影響,一旦景氣下滑時,客戶自然會將成本轉嫁到代工廠,在價格惡性競爭的環境下,海暢是無法奢談維持產品的工藝品質的。
只有自創品牌,才能做出屬於自我精神的生活藝術品!當這個念頭浮現後,陳立恆評估,只要有好的學習對象,台灣的創意一點都不輸給外國。
海暢「為人作嫁」20年,設計人員累積出國際市場上千挑萬選後的設計精髓,也充分掌握歐美人士的品味。
有了現成的設計團隊之後,陳立恆開始帶著幹部到兩岸重要的陶瓷重鎮考察,而一群原本隨著陶瓷工藝沒落,為生活而被迫改行的資深陶藝師得知海暢要發展精瓷事業後,紛紛前來投效。
雖然有了設計與製作人才,然而海暢在自創品牌的路上還有許多障礙急待克服。
技術》結合浮雕和瓷器
傳統的中國瓷器雖然雕工精緻,卻不見得全球都吃得開,陳立恆認為,必須將傳統瓷器加入西方人孰悉的優雅、浪漫與瑰麗的元素。他發現近年來由於工資日益昂貴,使得歐美陶瓷廠的設計愈來愈傾向簡單化,以降低製作成本,這讓陳立恆為新品牌在國際瓷器市場中找到一個切入點,在設計上,則是將浮雕與雕塑加入瓷器的造型,讓瓷器有了更多的變化。
在瓷器的釉下彩繪方面,陳立恆也不用業界慣用來降低成本的貼花紙,而是堅持純手工噴彩或畫筆勾勒出來,這種製程雖然使得工序變得更為繁複,但由於生產難度的門檻拉高,相形之下也讓潛在競爭者知難而退。
和大量生產的IC組件不同的是,由於器皿上的花鳥蟲魚,都是雕模師一刀刀細細雕出來的,接下來的灌模、上釉、入窯,繁複的手工工序都像一道道充滿挑戰的關卡,這也是瓷器的生產良率平均只能達到70%的原因。
「法藍瓷」每一項產品的底部,不僅會有設計師的名字,也會有雕模師的名字,因為「如果沒有雕模師將2D的設計圖雕成3D的立體器皿,也不會有如此華麗的瓷器。」陳立恆說。
為了讓法藍瓷成為國際性的產品,陳立恆除了與陶藝師不斷嘗試各種陶瓷製作的技法,在設計上,他也和設計團隊不斷討論如何將各種文化元素融入瓷器中。
製作一件優美的瓷器很簡單,但設計一件同時蘊含著東西方文化的瓷器,才是現代瓷廠最大的挑戰。
在展示間內,展示著「法藍瓷」早期進入瓷器產業的作品,從「動物三十七支組」、到「蝴蝶系列」、「蜻蜓系列」、「青蛙系列」、「花鳥系列」、「水果系列」等作品,可以看出不同階段的作品中結合中國水墨、西方水彩及油畫的風格。
佳作》「蝶舞」盡展東西之美
陳立恆回憶說,原本是雕模師的何振武有一天告訴他想要嘗試陶瓷設計,於是陳立恆就請何振武以「蝴蝶」為題,設計出一套東西方人都能同樣感動的系列作品。
何振武日夜苦思,最後從敦煌飛天壁畫中的天女彩帶得到靈感,轉化為羽化後的蝴蝶彩翼,在杯盤上翩翩起舞。這組「蝶舞」系列瓷器後來奪得2002年紐約禮品展的「年度最佳收藏品獎」。
「蝶舞」系列最成功之處在於中國人看到瓶身上的這對彩翼,會聯想到敦煌的飛天;但同樣的彩翼,西方人看到後,就像看到希臘神話中維納斯雕像上的雙翼。
「『法藍瓷』在設計上的優勢,就是東方人看起來像東方,西方人看起來像西方。」短短一句話,道盡了法藍瓷的設計精髓。
策略》累積人脈,布局海外
陳立恆深知,如果想要打自有品牌,光是靠華人市場,海暢所擁有的只會是個半大不小的自有品牌;如果想要在國際市場存活,除了產品線夠長、及健全的財務結構以打一場品牌戰之外,在市場與行銷上是否已布建足夠的人脈與通路,才是決定品牌成敗的關鍵。
「這得感謝過去下單給海暢,帶著海暢成長的國際客戶。」陳立恆說,由於替一些世界級的禮品客戶設計與代工產品,使得陳立恆得以結識許多傑出的經銷商,這等於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禮品通路市場中布下綿密的人際網絡。
版圖》鎖定全球市場
現在法藍瓷在大陸有自設工廠,台北則是營運與設計總部,至於當年代工時所建立的深厚人脈,讓法藍瓷能夠找到熟悉通路的歐洲代理商,使得「法藍瓷」能夠很快地讓歐美,甚至奧地利、捷克、俄羅斯等國的消費者認識法藍瓷這個新品牌。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創品牌雖然風光,但也要有打一場硬仗的心理準備。陳立恆以台灣網球拍廠肯尼士為例,原本也是以代工網球拍起家的肯尼士,在推出肯尼士之後,代工客戶怕影響到自己的市場銷路,大舉抽單的結果,肯尼士一夕倒閉。
「我們比較幸運的是,長年默默耕耘國際行銷人脈,使得『法藍瓷』順利建立了國際通路,加上不斷參展與製造話題,讓『法藍瓷』能夠站穩第一步,」陳立恆說,「法藍瓷」成立至今,年營業額已經突破新台幣18億元(6,000萬美元)。「如果我們一開始只鎖定華人市場,可能不會有這樣的成就。」陳立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