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汁野兽----马蒂斯
马蒂斯个人简介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从那时起,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野兽派是什么?
野兽派是20世纪率先崛起的象征主义画派,画风强烈、用色大胆鲜艳,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梵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的大胆涂色技法推向极致,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远近比例与明暗法,采用平面化构图、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脱离自然的摹仿。野兽派的寿命相当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展之后的第三年,野兽派几乎已消失无踪。然而,尽管如此,野兽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影响仍十分深远,康定斯基、德累斯顿、雅夫楞斯基都受了野兽派一定程度的薰陶。
1、红色系列

《The red room》马蒂斯放弃了透视法则,朝简化绘画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画在大块平涂的红色上,映衬了黄色的水果,棕黄色的椅子、窗框、妇女的头发,蓝色的天空、屋顶,绿色的草坪、树丛,白色的衣领、袖口等。这些不同明度、冷暖、形状的色块,互相呼应、对比衬托,使人感到舒适,得到视觉上的满足。

“通过它的颜色发散出一种愉悦,这使我们平静。”在这幅色彩绚丽的作品当中,他把画室——浸泡在红颜色里。艺术作品和装饰物品被勾画得很实在,而家具和建筑物却被处理成由线条构成的略图,由红色表面上的“空隙”勾勒出轮廓线。在那些空隙之间,显现出之前画上去的隐没在红色下面的一层层黄色和蓝色;马蒂斯不停地更换着颜色,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马蒂斯仔细安排了自己用来展示的作品,相交的斜线暗示着深度,窗户的蓝绿光线烘托出内部空间的感觉,而红色的延伸则使画面平展开来。
整个画面构图围绕着那条令人费解的以落地座钟为中心的轴线,落地座钟是一个表盘上没有指针的扁平的长方形。时间被悬挂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前景的桌子上有一盒打开的铅笔,也许这是艺术家本人象征性的替身——是他把我们请进了这个房间,而这间由捉摸不定的线条和不连贯的空间所界定的画室,仍旧是属于马蒂斯的私密世界。
2、人物系列
马蒂斯画人物时,常用几笔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人物的形态、动势。整个画面协调的色调也通过鲜艳的背景和人物身上的色彩搭配体现出来。马蒂斯笔下的她们或开心、或悠闲、或慵懒...



3、剪贴画系列
1941年,马蒂斯的肠癌手术让他无法再从轮椅上站起来,竹竿炭笔被弃在了一边,但这似乎也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的风格突变的契机。在其生命中的最后15年,马蒂斯拿起剪刀和彩纸,一开始似乎只是权宜之计、一种尝试,但这种实验最后却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风格。
这些作品通过书籍插图、彩色玻璃窗、瓷砖壁画、宗教法衣或其他纺织品,喷射出马蒂斯融其一生的对绘画的思考。我们在这些既极度抽象又万分形象的剪纸作品中,看到了雕塑形式的注入,从早期绘画中升华的纯粹酒神精神的释放、不同物质媒介所赋予色彩空前的明度和亮度,更看到在轮廓塑造上对抽象/具象边界的博弈,同时,更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男性终其一生却始终持留的孩童般的反叛与自由。
切割、组合、重新切合、重组,剪纸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将体验、观察、创作、思考之间的循环流动定格在最简单的形态上。宏观来看,马蒂斯的剪纸艺术出现在其创作生涯的后期绝非偶然。

《蓝色裸体》是马蒂斯剪纸作品里的名作,该作品裁剪大胆却又细腻。蓝色的人物主体在巧妙的大面积留白中显得格外生动。事实上,大家对印刷版比原作更为熟悉;然而,马蒂斯对自己剪纸的印刷版作品是非常不满意的,因为印刷版本无法表现出剪刀与浆糊所形成的丰富的层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