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忆莲
林忆莲是我喜欢的歌手之一。 喜欢她的原因之一是,她在唱歌时能把整个舞台的台风变得有“私密感”,这种私密感是不管她在多大的舞台面对多少人,只要她开口,都能立刻把你拉入一个安全的空间里,让你觉得她在对你一个人唱,她在唱你的心事,她真的懂。那是需要极强的对歌词的领悟力和表达力才能做到的事。 并不是一开始就体会到了她的这种魅力。以前,她是我不想了解的一个歌手。 过去,高中的时候,去KTV 里唱歌,有一个朋友总会点林忆莲的歌。那个朋友很可爱,可是我却觉得他点的歌实在是和人不搭。 那个时候年纪轻,关注点限于当红的歌手和当下流行的歌。林忆莲显然两条标准都不符合,对于高中时期的我们来说,这个女人她的那个年代早已远去,那个年代里的歌也早已过时。 更重要的是,她不年轻了。 所以,上了三十岁的女人,是没有魅力的,歌声也更加不动人的,这是十七岁我对女人和音乐的理解。 Sandy再次进入我的视野,对她的理解的转折点,是前年冬天,听到了一首歌——《为你我受冷风吹》。当时,首先听到的是胡彦斌的版本,那段时间每天下午五点到七点两个小时固定要听音乐的,听了大概有两个月这首歌吧。听的过程中总有林忆莲的影子,好像隐约知道这是她的歌,好像小时候无意间听到过。两个月后,在浏览别人的博客上,恰好看见了Sandy 现场唱这首歌的视频。 画着浓浓眼妆的她,美而不妖。短发的她,带着有性格的性感。我惊讶于这个很多年前就被我界定为不再年轻的没有魅力的女人,却还在美着,并且是,越来越美了。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越来越有味道了。 再后来,就是去年的那首《不必在乎我是谁》。唱这首歌的她,一袭黑色透视裙,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打下来,我看到了一个美得如此不真实的林忆莲,又看到了如此真实得美着的林忆莲。 然后,她开口唱:我觉得有点累/我想我缺少安慰/我的生活如此乏味/生命像花一样枯萎…… 那是她的歌,也是你我的歌。这个小眼睛的女人,她的眼神,她的笑容,她的声音三者和在一起,把你拉进了一个你觉得你们都懂的世界。你跟着她的节奏,把心里的伤数了一遍,可究竟为什么而伤你不记得了,回忆里清晰的唯有那个时候伤心的情绪。一曲未了,你竟像大哭了一场痛快了。或许你根本全忘了从前,亦或根本什么故事也没有,只可爱地把心里最向往的爱情电影在这个私密空间里投影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