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两夜
游览龙门石窟的那个上午,漫天沙尘,然而我眼里、心里尽是历史的沙尘。无形的重压使人举步维艰,又使人杂念泯息,不难以淡然平怀,敛容肃观。层层台阶之上,万千佛像的阵列,信仰以寒武纪石灰岩的坚固来表达永恒之愿。感人至深的犍陀罗艺术,已在此含香盛放,恢弘的气势从一千三百年前绵延至今,赓续不绝。我斗胆主张,龙门石窟之显于云冈石窟,恰如唐之显于北魏。女皇帝武则天斥资建造的释迦牟尼大佛,经受十几个世纪的风雨剥蚀,愈发庄严华美。甚至,五岁孩童为那虔诚的祥氛所震慑,为那若有若无的遥远梵音所感召,无须大人指点,兀自双手合十,倒身跪拜…… 埃兹拉·庞德诗云:“你发现在罗马找不到罗马的踪迹。”同样,相比我数度前往的西安,洛阳的历朝旧物似乎已所剩无几。但之所以形成如此印象,很可能并不是因为东边的神都遭受过更多兵燹战火,而只是因为本人对它太缺乏了解。想当初,创作《范湖湖的奇幻夏天》时,我研究唐代长安的劲头多足啊。那些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远去了,那趟在文史资料的汪洋大海上航行探宝的美妙旅程仍屡屡梦回,每每勾起怀念……实际上,我这一刻才意识到,本人对洛阳也不是全然无知。“洛水自西向东横贯全城,洛北有漕渠,洛南有运渠、通济渠和通津渠,轻捷的摇橹船终日穿梭其间。市东的漕渠上,天下舶船云集,常多至万余艘,填满河路,是洛阳最热闹的场所。”我曾在小说里写下以上几句话。只不过淡忘了,淡忘了……唉,年岁!唉,见兔放鹰的记忆,破绽百出的记忆! 丽景门,这座今人原址再建的仿古城楼,我们夜游之际穿过它巨大的曲池,仿佛翛然漫步于一个盛唐京师的元宵佳节。尽管事事物物皆已大不相同,但毫无疑问,仍有丝丝缕缕至关重要的气息保存下来并传承至当代,否则我又为什么流连其间,沉湎其间?如悠扬的乐声萦旋耳际,如顺应天时的春雨自晨至暮,生活的热力从未消散啊,生活的热力令人醺醉,令人根本无暇也无意深究死亡。这是不是我们的文明最本质、最不可思议的特征?无论如何,对小说家而言,灵感取决于使他自己信服的真实氛围,其余无关宏旨。眼前这座重修的丽景门足够了。足够的意思是,足够引发幻觉了。接下来,我那篇尚待完成的风物小说——《来自撒马尔罕》——故事发生地没准儿会从帝京长安移换至东都洛阳。谁知道呢?反正时日漫长…… 在白马寺,春和景明的白马寺,不,应该是为浮世繁华更添绚烂的白马寺,我们绕着佛骨舍利塔转圈,休憩,饮水。我们穿梭于牡丹绽放的花园、草木茂盛的狄梁公墓、清静的菩提道场,以及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伽蓝宝刹之间,还看到彩虹云在铺满金光的青穹上显现,久久不散……我惯以照相机营造空寂无人的虚假瞬间,不过,白马寺的空寂却扑朔迷离,似真似幻,不可言说。佛云诸相非相,大雄宝殿前兀立的“心”字石刻也分明在提示,关于那座洛阳城,我本不必来今天的洛阳寻找,凭想象搭建的大世界即有洛阳小世界,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陸鰅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美好的文学共同体不会消失——怀念赵德明老师 (95人喜欢)
- 二次元,更纯洁的 (8人喜欢)
- 今夜,你 (4人喜欢)
- 甜美瞬间,前额叶皮层激活 (2人喜欢)
- 放工,纵步返家,未得禅定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