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压记录
上午听了一个心理教授的讲座,关于压力的。之前企业上班也安排过这类的心理讲座,关于职场的,职场讲究效率、高压、执行力...,我测试的那些图片全部都是风火轮样的转动,今天再看,居然第一眼看到的是朵花儿,还没反应过来又是在测压了,感觉愧疚、欣慰、然后释然,确实你付出与回报是相等的。如今工作薪水少但压力小,之前高薪必然高压。这也是对我如今工作的总结吧。
今天想记录下来的是二件关于心理的引导方法。一件是关于二胎,热门话题(听课的大多都是已婚女士),自从二胎开放后,很多视频关于大娃找父母谈判,如果生二胎,我就死给你们看之类的视频,之前看觉得是一种娱乐,太逗了,这孩子,但后来生活中看到很多类似情况真实发生的,亲戚儿子(12岁),坚决不让父母生二胎,说多个人来跟他抢家产,突然觉得孩子确实要重视他们的想法了。今天讲课老师提问要不要跟大娃商量生不生小宝的问题,80%觉得需要商量(包括我),这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做法。但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家庭,两个娃因为争玩具吵架,父母中间劝说无效,大娃突然喊出:你有什么资格跟我抢,生不生你都是经过我的同意了的才有的你。小宝当时傻了。这种伤害如果不正确引导,伤害小宝一辈子,觉得自己的生命不是自己的,是父母哥哥决定的有没有我。这个案例让我震惊,这对小宝多大影响啊,都是自己的宝贝。老师建议的是不用商量,妈妈肚子大了,大娃自然会好奇会询问,可以跟她讲,小宝选择了来我们家,选择我做他的妈妈,你做他的姐姐,爸爸做他的爸爸,这是他灵魂的选择,就像你当初一样,选择我们家,选择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跟你一样,选择了我们家。小宝是选择了我们家,选择你当哥哥姐姐,不是我们一家商量来的,我们也不知道谁会来当你的弟弟妹妹,是他自己选择的。
这个案例特意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备用。
还有一个案例关于“刘歌”案例的,商量,看了这个案例我们大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商量中带点刺,保护自己。老师讲善良是一种品质,但要有智慧,要保护好自己,我理解的是孩子的培养一定要注意情商的培养,这也是我自身的总结。
还有一个重要演讲前自我心理提示:一:谁不紧张?(所有参赛人员)二:此次大赛实际情况(陪太子读书,此点因境况而定,放开了反而没压力)三:你讲的是自己总结的内容,会忘记吗?(提醒不会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