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跑步的时候,我想到什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书本名字如此拗口,在我把整本书都看完后依旧不能一字不错地说出来。
村上春树是位跑龄和写作年龄相当的作家,这在现代作家中十分罕见,所以从书名也可以窥见,其实他借由跑步为话题说了这二十年来的个人生活和体会,可以说这本书是他的前半生传记。
但这篇文章我不会过多着墨在他这本书的内容,而是谈谈我看这本书时我在想什么。
对于跑步的兴趣始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书上句子填空“我爱_____”就填了我爱跑步。爸妈对于这个爱好哭笑不得。
记忆中比较辉煌的一次长跑也是在小学,当初刚进小学身体瘦小,跑步就有优势,在两百米操场上能够拿到全班第六,是硕果仅存的一次高名次,侧转45°就能看到其他人气喘吁吁落后半圈的身影,真爽。
后来发胖了,一千米这种长跑简直就是折磨人,每次倒数几名必须是体育老师通融之下才能及格。放到现在体育分也是高考一部分的话,及格更是奢望。
大学放学后经常步行到较远的商场去,避免早早养成家里蹲的懒惰,对之后重拾跑步有所帮助。
工作之后开始重新重视长跑,遗忘了具体契机,应该是身体出现不适或体重显著增加吧。中意的衣服穿不下,夏天露出凸出的肚子,不停擦汗,各种不方便致使我下决心跑步。也有可能是听了播客节目《狗熊有话说》(http://www.beartalking.com/)中大狗熊关于跑步的介绍和体会而心驰神往。总而言之,我的慢跑生涯开始了。
我并没有选择在操场的塑胶跑道绕圈,跑步已经是挑战自己极限了,再痛苦地画圈计数对我是种摧残。因此我选择路跑。
在刚开始的几年里跑的断断续续,心血来潮就跑上两三公里,完全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致命的是对跑步没有任何知识积累,自以为拔腿就跑就能起到锻炼效果,于是在运动间隔较短的时候,跑着跑着膝盖就变疼,髋关节很痛不得不停下休息。记得当时最长也就四五公里了。
最近一年的转机是自己下决心准备控制体重同时上映了一部叫《陆王》的日剧,剧情很俗套但其中关于鞋子对于跑者的重要性和跑步姿势选择给我了启发。找到一本叫《天生就会跑》的书。书中详细讲述前掌跑法的好处及如果进行日常锻炼。查阅有关科学减脂减重的资料和书籍,健康饮食和充分锻炼密不可分,也运动装备与肌肉练习也是构成长距离跑步的重要一环。使我认识到没有单纯的减脂,跑步不是只有意志就能达成目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怕身体上的变化都不可能靠吃或不吃饭能长久解决的。
穿上压缩裤,上身穿排汗体恤、保暖长袖和防风衣,在冬季的夜晚出门迈开脚步。
随着慢跑距离从五公里到八公里、十公里、十三公里,时间也一次增长,最近来到一小时二十分左右。奔跑的过程中很难去想些复杂的问题,最多的问题来自对自己的疑问:我为什么要跑步?
跑步其实对减肥挺难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对零食难以抵御的我。所以体重一直摇摇摆摆难以下降。
其实跑步并不止于减肥这么简单。
我为什么要跑步?
跑步需要静下心去感受每次踏入地面的力量、姿势,思考下步该如何发力,养成习惯后大大改善错误姿势带来的伤病。同时把思考的富余时间留给自己,去思索一天忙碌生活的琐碎和意义。
不知不觉天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时间被工作、交通、手机电脑占据,没有空白时间去思考,我甚至开始羡慕学生时代手撑头发呆做白日梦的时光,这样的时间容易引导出思考反省的机会,迷迷瞪瞪冒出个念头今天什么是该做,自己之后需要加强哪方面能力。积极的想法就会产生,同样的,跑步再次给我检视自己的时刻。
村上春树为什么会跑步?
读完这本书后我找到了共鸣:对于年轻健康身体的一种向往和留恋。
村上春树在大学附近训练,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从身边奔跑而过,即使从专业角度他们步点散乱但仍旧让人羡慕,因为内心渴望成文他们的一员,充满希望和未知。反观现在的自己已然不再年轻,工作生活上也渐渐感到疲累,保持相当的运动量但跑步成绩日渐下滑都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证明自己依旧拥有不老的身躯,保有一颗向往年轻的心。之所以拼命锻炼身体,亦是展现对抗自然的决心,身体必定老化衰退,人也终究一死,在这天道路上奋力拼搏留下不屈的身影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