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照片曝光过度的4个窍门!
照片过曝是摄影初学者的“通病”!而解决过曝的问题,是通往摄影殿堂的必由之路,只有掌握了准确曝光,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入了门。否则,依然归属于“门外汉”。本文4个判定窍门从根本上解决了照片过曝不易辨别的问题,是作者的“经验之谈”,值得参考!
先请小伙伴欣赏一下作者初学摄影时拍摄的照片





怎么样?亮丽不,养眼不?
可惜,这五张照片都有“毛病”,还“同病相怜”——或多或少地过度曝光!哈哈,如果有哪幅图小伙伴找不出问题,欢迎在留言区举手提问。
好吧,本期就以作者的经历和体会探讨一下过曝的问题。
(一)曝光过度是摄影初学者的“通病”
说实话,作者初学摄影的头几年,对如何准确曝光一直不够重视,尤其是对曝光过度不以为然,也没有掌握判定是否过曝的本领。所以,拍出亮丽画面效果的同时,常常过曝,对此非但不作检讨,还自我感觉良好,偶尔还会洋洋得意。
这也是摄影爱好者的“通病”,从朋友圈分享出来的照片,可见一斑。


(二)什么是曝光过度?
准确曝光是摄影必备的基本功,在胶片时代只能靠长期实践来掌握这门技巧。但是在数码时代就不一样了,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较快地判定并实现准确曝光。
照片曝光无非有三种状态:曝光准确、曝光不足(简称为“欠曝”)、曝光过度(简称为“过曝”)。
曝光过度,指由于设置底片的感光度过高、光圈过大或曝光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数码相机、手机的准确曝光,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快门和传感器感光度的组合实现,偶然原因或因为摄影者个人技术能力造成照片曝光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过曝。
照片欠曝不行,过曝也不行,即“过犹不及”(《论语》),而且过曝对照片来说,不仅仅是“不及”,是不行,还是“化学变化”,不可逆,是致命的硬伤。具体表现是,过曝照片的高光部分细节受损或完全缺失。


(三)如何判定曝光过度?
曝光不足的画面,暗淡无光,视觉感受不舒服,相对易于判断;而曝光过度的照片,常常艳丽耀眼,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不易辨别。所以本文接下来重点探讨如何辨别曝光过度的问题。
现阶段,判定曝光是否过度主要有以下4种方法:
1.参考直方图
(1)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也叫色阶图,它是将曝光的结果数据化显示的一种图表,用横轴代表0-255的亮度数值,竖轴代表照片中对应亮度的像素数量,最左边是代表着纯黑,最右侧代表着纯白,中间代表的是中灰的亮度。

也有人说,直方图是“摄影师的X光片”,有助于发现照片中的过曝和欠曝区域,并以此判定曝光是否准确。

(2)如何利用直方图判定是否过曝?
一张理想的曝光应该如下图,像素堆积在中部,最左侧和最右侧都没有被切断。

欠曝或者过曝,体现在直方图上,就是侧边缘有大量像素堆积,俗话说的“撞墙”了。甚至更严重的,看起来像被切断了一样,俗称的“爬墙”。
说得具体一点,明白一点,如果是在直方图右侧“撞墙”,说明照片可能过曝了;如果右侧“爬墙”了,说明照片可能严重过曝。
以下三幅图在同一时间段拍摄于同一地方,分别是欠曝、准确曝光和过曝的效果,右下角为其对应的直方图



(3)哪里可以找到直方图?
一是单反相机
一般情况下,单反相机的照片回放状态内置了直方图的功能,只需调设出来便可,拍摄过程可随时查看。
二是电脑桌面图片编辑软件
Photoshop、Lightroom等图片编辑软件都内设了直方图显示窗口,方便照片后期处理时查看。
(4)直方图的局限
直方图不管是向右“撞墙”还是“爬墙”了,只能说明高光像素量大,可能是过曝了,仅可用作参考,不能100%确定就是过曝。况且有时为了创意刻意而为之,这时的过曝是一种拍摄技法,可以起到烘托照片的气氛,或者起到纯化背景的作用。

2.查看高光溢出提示
(1)哪里查看高光溢出提示?
一般的单反相机都有“高光警告”设置选项,通常都在照片“回放”菜单中可以找到,将其开启即可。有些相机的“高光警告”功能是默认开启的,不需另行手动设置。“高光警告”开启后,会对高光溢出作警告提示。
(2)如何利用高光溢出提示判定是否过曝?
拍摄完成回放照片的时候,只要“高光警告”功能开启,照片过曝区域就会有闪烁提示,非常显眼。只要有闪烁提示,说明照片过曝,需要更改拍摄参数,重新拍摄。曝光准确的照片则不会闪烁,没有提示。
直方图只是显示照片亮度分布情况,据此判定照片曝光是否准确,但并没有给出具体欠曝过曝的位置。而相机高光溢出提示功能却在画面上明确标示了过曝具体部位,相当的稳准狠。
比如这张曝光过度的照片

相机“高光警告”功能开启后,回放照片时可以看到高光部位闪烁提示

(3)高光溢出提示的局限
“高光警告”也有其局限性,实践证明,有时轻微的闪烁提示,不但不过曝,还有利于暗部细节的表现,噪点更少。
3.放大画面至100%看细节
这是一个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拍摄后在相机、手机的显示屏回放照片,放大至100%原始尺寸(这是重点!是100%大小!),观察高光部分的细节,只要是有损失或显示不出的,或是更严重的一片“死白”,就是过曝。有经验的摄影师,不需放大高光区域,凭经验就能判定是否过曝。当然,这得有摄影时间和实践的积累。
比如作者初学摄影时拍的这幅图

放大至100%查看,画面中虚线框住的部分就是下图这个效果

当然,“放大画面看细节”也是一个比较粗放的方法,是“经验之谈”,靠肉眼,也不完全靠谱。因为相机、手机屏幕本身显示效果就有误差,如果是在室外强光之下,很有可能连屏幕都看不清楚,就更谈不上判定是否过曝了。这就是这个方法的局限。
4.综合判定
上面的3种判定方法,单独使用时都可以用以判定照片是否过曝,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其局限性,都有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把上3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自然比单独使用某一个方法更踏实更为保险更准确。


行文至此,作者猛然联想到孔子老先生的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突然发现,这句千古名言,竟然也适用于说明照片过曝这个问题。前面贴出这么多过曝和准确曝光的照片,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起准确曝光的照片,过曝的照片无一例外是更加的光彩夺目。然而毫无疑问,过曝的照片绝绝绝大多数不是好照片!不知道小伙伴们留意到没有?
真理就是真理,就算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得不让人惊叹!


作品说明:《翩然而过》(准确曝光),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摄影:周正森,图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手机行摄”。
总结语
曝光过度是摄影初学者较为常见的“通病”、“顽疾”,但仍算不上“疑难杂症”,掌握以上介绍的4个判定方法,便可辨明过曝问题,有助于实现准确曝光。解决照片过曝的问题是通往摄影殿堂的必由之路,只有学会了准确曝光,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入了门。否则,依然是“门外汉”。愿与小伙伴们共勉!
作者简介
周正森,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瀚图中国手机摄影师;在国际、国内摄影赛事及展览、《中国摄影报》等专业摄影报获奖、入选或发表手机作品100多幅,在专业摄影报发表摄影及理论文章30多篇;凭手机作品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积分远超所需的15分。
© 本文版权归 brucebruc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