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安德森 | 电影世界里的怪小孩

文 | 西橙
当你看到标题点进了这篇文章,相信你或多或少不是对韦斯安德森感兴趣,就是对我(嘿嘿,开个玩笑),所以我这篇文章想夸一夸韦斯安德森,大家没有意见吧。
电影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若是对一部电影看不进去,装都装不出来。所以陪你看电影的人也很重要,如果有人能和你一起为电影中的情节共同呼吸,那么这部电影带给你的体验绝对也会是不一样的。
《犬之岛》就是这样一部能吸引和你磁场相似的人、给你幸福感乘以2倍的电影。

这个结论是在我看完《犬之岛》首映礼之后得出的,这是韦斯安德森首部被引进国内的电影,所以它的观影场,更像是一场影迷的初次会面。
我们都曾被他的电影打动过,可能你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是《布达佩斯大饭店》,我们默默分享着资源;我们之前无数次向别人安利过他的电影,但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今天终于可以理直气壮指着电影院的海报说,那就是我很喜欢的导演的新作,我们一起去看吧。
韦斯安德森就是有一种魔力,把内心柔软、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吸引到一起。
这不,也让我遇见了正在读这篇文字的你。
【闪回结束】
第一回
永远不让人失望的韦氏风格
提到韦斯安德森,绝对避不开的就是他独特的电影美学。唯美清新的配色、黄金比例的对称性构图,是每个处女座和强迫症的治愈剂,每一帧都可以成为壁纸和设计师的灵感来源。《犬之岛》也是这样一部带有他鲜明个人风格的电影。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他的电影,真是神清气爽。
银幕被干净、精确地五五开,感觉每一张画面都写着导演的签名: Directed by Wes Anderson.





同样熟悉的,还有他一贯幽默搞笑的风格。这种幽默不是会给剧情带来累赘的那种刻意而为,而是在细节上的冷幽默,散落在电影各处,时不时给人惊喜。有的人捡到了,秘而不宣,有的人没捡到,也不妨碍对剧情的理解。这种小趣味还是留给大家在电影院自己找吧,我这里就不剧透啦。
第二回
当韦斯安德森遇见了日本
与韦斯安德森之前的作品比起来,《犬之岛》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强烈的日本元素。影片整个故事发生的场景都与日本文化充分融合,日式建筑、相扑比赛、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插画等等,充满异域风情。

电影开篇的太鼓节奏,就致敬了黑泽明《七武士》开头的鼓点,并在后来的剧情中多次运用。甚至干脆把《七武士》中村民们出发寻找武士的歌曲《Kanbei & Katsushiro -Kikuchiyo's Manmbo》直接选进电影中做配乐,用在了搜寻失踪狗点点的段落上。
还有片中做寿司的情景,把每一个步骤都描绘地很详细,对食物质感的刻画很像我们熟悉的宫崎骏,让人看完就想去吃日本料理。

导演在采访中有说过自己是日本文化的爱好者,这和我对他的想象是相同的,他不仅是黑泽明和宫崎骏的超级粉丝,甚至我觉得他的内心和日本人也有着相似之处。
他的电影画面工整、配色讲究,但片中的角色却长得很随意。《犬之岛》里的主人公男孩Atari就长得不太好看,右眼发肿,眉毛还缺了一块,作为交换生的美国女孩Tracywalker 也是一脸雀斑,包括《布达佩斯大饭店》里西尔莎·罗南饰演的阿加莎,脸上也带着鲜红的胎记。


韦斯安德森通常不会把主人公收拾的很漂亮。
日本人也是一样,他们的生活循规蹈矩,守时守刻,情绪也冷静克制,如同生活在韦斯安德森用标尺量出的镜头之下。但比起对美同一个标准的过分追求,日本更注重审美的多样性。在日本街头你能发现各种各样的打扮,各式各样的着装。
他们喜爱自己本来的模样,复古而叛逆,古怪而有趣,这和韦斯电影的调性不谋而合。
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个性才是。
韦斯安德森能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塑造每个角色的独特之处,让人物散发原始的生命力。
第三回
定格的是动画,注入的是生命
《犬之岛》是他继《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后的第二部定格动画,意味着这部电影是以极度传统和手工的方式拍摄的。每一“帧”都是要动画师们依照分镜、细致地去调整人偶的五官部件和面部表情,整部电影花了两年才制作完成,背后是韦斯安德森和他的团队们不厌其烦的耐心。

虽然工作量巨大,但对细节的要求依然是强迫症级别的。养狗的人都知道,狗狗在健康的时候,鼻子会是湿的,而我在观影时特地注意了这一点,发现电影中的狗狗鼻子竟然也做出了湿漉漉的感觉。从狗狗的毛发到一举一动,每个部件都精巧真实,每个细枝末节都经得起推敲。

我们常说演员需要信念感,去相信自己就是剧本中的那个人,去相信戏中的情景和对手给出的讯息。那么韦斯安德森的信念感一定很强大,因为他不只是相信,他是创造。
每个人偶从一个没有生命的道具,被注入情绪、活力和生命,成为电影中性格鲜明的角色,都是经过他的想象力,经过他对电影源源不断的激情。
他相信有这么一个犬之岛,于是便创造了犬之岛。


第四回
韦斯安德森的成熟之路
比起他之前的作品,《犬之岛》成熟了许多。以往他的电影题材都和社会主流较为疏离,但这一次的电影里有了一些政治隐喻,反映了对社会历史和现状的思考,能够感受到导演在向更深的层面探索。
这不是一部适合低龄儿童的动画,也不再只是小众文青的专宠。

除了政治隐喻,这部电影里最直观感受到的特点应该就是全片是以狗的视角在讲故事,狗狗听不懂日语,所以在观影时出现的日语台词也没有字幕翻译,让我们一直以狗的视角在看人类。这种全新的视角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而且很可贵的一点是,本片并没有像其他的萌宠题材电影一样落入俗套的刻意煽情,所有温暖感人的部分,都落在了它该停止的地方。这也有点像狗狗对人类的感情,他们表达得很少,但内心是很丰富的。相信有些情感不必说满,也能心有灵犀。
第五回
我们都是了不起的
回顾韦斯安德森之前电影的主人公,《月升王国》讲的是一对少男少女对各自的生活充满绝望之后私奔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讲的是一只当了爸爸的狐狸依然想遵从内心的本能实现自我的故事,而《犬之岛》则是讲小男孩Atari为寻找自己心爱的保卫犬而踏上漫漫旅程的故事。



这些主人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勇敢执着,心中拥有不灭的幻想和希望,与这个世界不好的一面为之抗衡,他们都是“了不起”的。
而这种不分年龄的勇敢和孩子气,也是韦斯安德森的内心世界。

就像我开头所说,什么样的导演就会吸引什么样的观众,喜欢他电影的人,一定温柔又叛逆,知道生活的险恶却继续热爱着生活。
希望他的电影能让你遇见这样的人,也希望我们都能在他塑造的光怪陆离的梦境里继续冒险。
最后,感谢你能看到这里。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截图发给「不止电影小组」公众号后台,前5名每人送《犬之岛》衍生品——帆布包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