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阳与黄子华
早前,陈辉阳在伊馆开了第二次作品展,和上次的模式一样,女声合唱。当时朋友问我对此是否感兴趣,我说这模式不太合我口味,还是等陈辉阳请原唱歌手搞作品展的时候,再去看吧!最终我是没有买票。
然后到了今日,黄子华一连二十六场演出合共十五万张门票公开发售,导致售票网持续陷入瘫痪状态。想起自己在十年前的日记里提及,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看黄子华的“栋笃笑”,彼时我刚看毕由他主演的无线电视剧《奸人坚》。要是这次真的是黄子华最后一次演出,又值得一去了!尽管我其实对他并无太多了解。
两个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因为一句话令我将他们联系起来。这句话我没考究来源和真伪,有人问陈辉阳为何不在红馆举办流行作品展,他说这些演出是“棺材钉”,起码要等到六十岁才做。六十岁,我第一时间想到差不多这个岁数的黄子华。
黄子华近几次演出都是在红馆了。越做越大是正常吧,场数不断增加,完全不愁没市场,你看二十六场门票一日售罄,加多十场八场都没问题。有人说,现在的黄子华已经没了昔日那种‘咄咄逼人’的锐气,我自然是没发言权,不过这是一种直观印象:你开红馆,代表你迎合大众,失去个性。有人认为黄子华不是笑匠,他针砭时弊道出世情,并非只为让人捧腹这么简单,但多数入场观众,难道不就是纯粹为了忘怀开心地笑一番吗?
陈辉阳对音乐有自己的一份执着,觉得人们应该聚焦于他的作品本身,于是用女声合唱的模式搞作品展,他享受其中,相信很多人也一样,所以他的两次作品展口碑还不错。只是对我而言,陈辉阳等同于那个时期的流行曲,没了红馆,没了那些原唱歌手,反而成不了事。因此也别揶揄黄伟文几年前搞Concert YY 是贩卖回忆吃老本,我不知多想陈辉阳也这样弄,六十岁就六十岁吧,也就再过十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