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美食篇|吃上古早味,内牛满面呀!
这是苏小葵食客日记地域美食的第一期,今天介绍的是闽南美食之古早味。
闽南,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包括厦门、漳 州、泉 州、龙岩地区新罗和福建漳平、福建大田和尤溪的部分地区。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吃食也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古早味”,是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的一个词,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指的是做法比较单纯的食物,不精致但料好实在。
-沙茶面-
沙茶源于东南亚一带,而厦门人发明了用沙茶酱来煮面,于是奇妙地将异域风情和本土人文融合在了一碗面中。沙茶面之于厦门人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人一样,一碗古早味的沙茶面就能唤醒一天的食欲。
沙茶面最经典的吃法是加一块浸在大锅里的豆腐,配上Q滑的油面,再配上各种现场挑拣的新鲜食材。
而一碗好吃的沙茶面取决于沙茶汤头,上好的沙茶汤头是用鲜虾、花生、辣椒等数十种材料熬成酱汁后再稀释成汤的。老板将油面放在滚烫的汤锅中翻熟后捞起沥干,娴熟地挑拣起你点的食料入碗,再浇上秘制的沙茶汤,一碗热气腾腾的沙茶面就出炉啦。
如果第一口喝汤,舀一口香气扑鼻的汤头入口,浓郁却不重口,口味微甜却不腻,配料也十分新鲜,连削骨肉都感觉嫩嫩的,沙茶面味浓但汤清,汤汁十分清甜,分量超满足,吃起来满是饱腹感。
如果第一口吃菜,那你会发现菜很鲜嫩,满满一大碗入胃,满足感自是无可言说。

- 冬粉鸭-
冬粉鸭很实惠,十几块就一大碗,加料品种也超多,橱窗之内十几种食材琳琅满目:地道的配料鸭血、鸭翅和外酥里嫩,醇香可口的石码五香……
冬粉鸭的汤汁甘甜,汤底选用的鸭汤,用文火经过长时间的熬制而成,功夫可见一斑,汤头浮着一层油吃起来却不油腻,第一口汤入口就觉得惊喜。冬粉晶莹剔透,口感Q滑,鸭肉新鲜软嫩,切得十分均匀,如果再加一份新鲜弹牙的鸭血,鸭血在大锅里炖得熟烂的,即使不配汤喝,也嚼得生香。
鸭汤的清甜,鸭肉的细密美味、鸭肝的绵细、鸭血的嫩滑,再舀点蒜末融合在鸭汤里。肚子饿的时候溜出来吃一碗,出上一层热汗,味道难以忘怀。

-鸭肉粥-
鸭肉粥是闽南人心中深夜美食不可撼动的存在。
鸭肉粥这种小吃形式特别,是在事先煮好的粥里加入各种不同的配料制成的。用鸭汤熬煮精选的大米,加入卤鸭子的卤汁用小火煲,粥粒分明,汤底十分入味,鸭肉香嫩,入口绵滑。粥里会加上卤鸭的酱汁,粥底会有一点酱色。
除了鸭肉,店里的配料多达二十几种,可以各凭喜好加入鸭腿、鸭胸肉、鸭胗、卤蛋等料。
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剪一条油条,把油条浸在粥里,油条和鸭肉粥可以说是绝配了。

- 烧肉粽-
闽南有很多种粽子,其中最好吃的是肉粽。
肉粽之所以要叫“烧肉粽”,是因为闽南话称“热”音为“烧”,而肉粽要趁热才吃得出醇香的滋味,因此叫作烧肉粽。
肉粽香甜嫩滑、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米粒口感清爽,耐得仔细去嚼它。如果撒上香菜、淋上秘制的花生甜辣酱,将其拌匀,味道更赞。
外地人吃烧肉粽时往往惊叹于5元的烧肉粽里居然塞了三层肉、香菇、板粟、干贝、卤蛋、虾仁等七八种料!需要提醒一下,烧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会大打折扣哦~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让我们随着罗大佑的这首有着浓浓古早味的《鹿港小镇》一起去感受那沙茶面锅里翻腾着的浓郁雾气,清汤扁食上漂浮着的青葱涟漪以及烧肉大粽子上泛着的油光香味吧~
15378649325,我本人,喜欢做菜的朋友可以添加我为好友,日常没事交流交流做菜,侃侃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