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聊天记录,终成“呈堂证供”

看到有人说:现在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就是不删任何聊天记录,所有重要的事项都尽量文字而非语音沟通,方便随时对质、甚至撕x。
看完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不妨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蛮体谅和理解这种谨慎,显然是吃过很多亏才学会的乖。
但广义来讲,却不太认同隐含于这种行为里的某些“故意”。
尤其,如果是一些有预谋的、诱导式的聊天,然后出于某种特殊意图“截图为证”,就更带有陷阱的意味,难免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即便只是普通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果完全排除被“设局”的风险,那么——
这种姿态,如果仅仅用于工作,出发点不外是防止疏漏,或者提防“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一峰回路转时刻被人当成冤大头“背锅侠”、怕到时候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要真是这样,实在讲,出于自保的原则,哪怕随时把所有工作性质的聊天记录都分门别类无限期存档,也不为过。
毕竟职场如战场,行走江湖,一不留神难免总要遇上一些让你想跟TA同归于尽的人....SO,小心驶得万年船。
而如若用于私交,就未免令人油然生起森然戒意。
泛泛之交倒还好说,因为无甚私人交集,正常范畴内的防范之心,人皆有之,普遍也会遵循——能说三句绝不说四句,能用四个字表达就绝不用五个字的原则。
因为,你不知道多少无事献殷勤后面藏着非奸即盗、以及口蜜腹剑,而多少“甜哥蜜姐”笑容下面都隐匿着蛇蝎心肠。
好在,既然是“泛泛之交”,所谈、所涉猎,无非场面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算真有谁千方百计打算挑几句拿去“做文章”,怕也没那么容易。
而聊天记录作为“呈堂证供”最令人寒心的使用方式,更多往往是来自那些彼此曾经情深意重无话不谈、后来因利害冲突导致分道扬镳的人际关系。
这才是我要说的重点。
我的意思是,我个人,相当厌恶、也最见不得——本来关系挺亲近亲密的两个人,甭管是闺阁情义还是男女私情,一旦反目,其中某一方出于各种匪夷所思的目的、根据一己之私的需要,遂以断章取义的手,肆意撷取两人众多年深日久聊天记录里的某些片段,再以偏盖全地当成攻击工具,污名化另一方——这种,就特别没品。
人性的恶毒,这一刻几乎无底线折堕到令人目不忍视。
情况严重的时候,简直让被攻击的一方惊愕到要怀疑人生,措手不及间,个人经验根本不足以对抗生命境遇里遽然出现的荒诞与裂变,一念起,一念落,拿不准究竟应该跪而祷告,还是应当即刻起之杀人。
怎么讲?
1、因为任何聊天,都有特定的对话背景和语境,很多对话往往生发于“当下”一念之间。双方关系亲密的话,因为宠溺与亲爱,所以曲意逢迎有之;因为不见外,所以口无遮拦有之;因为纯粹瞎扯,所以信马由缰有之;因为想法不成熟,所以云山雾罩有之.....
当时看来再正常不过的闲言碎语,随着时移世易,一俟情势变幻,但凡被别有居心者一番着意描眉点翠,粉墨登场后再振振有词地去充当佐证是非对错的角色,则无异于刻舟求剑。
一是容易歪曲事实——人事有代谢,恩恩怨怨随时随地移步换景,想做到毫厘不爽地予以还原往日,神仙都枉然。
二则,冒似“白纸黑字”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连彼此的ID头像都清晰得仿佛“义不容辞”,但只有当事双方、甚至只有给出“把柄”的当事一方、才明白“盐从哪儿咸、醋打哪儿酸"。
以及每个梗、每个典故的出处,也都因为突然要承担“证人”角色,而突兀间面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苛责与考验——很多事,委实“说来话长”,偏差之把握,在乎语气调整,在乎闪烁其词,在乎掐头去尾以及添油加醋.....
然,激烈对峙阶段,想要一时片刻让所有围观的人彻底明白来龙去脉,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何况还有“先下手为强”一说——有预谋,有铺垫,还有釜底抽薪。
主动攻击的姿势,总是比被动防御,更容易占据有利地形。
届时,有几个以看热闹为己任的人、耐烦听那些“说来话长”呢。
如果是警察办案还好说,查呗,总有水落石出沉冤昭雪的一天。
但闲是闲非,呵呵,纠缠不休弄得跟个冤案似的,祥林嫂一样到处请所有不相干的人相信自己的清白无辜,那样子,真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里尔克怎么说的来着:有何公平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古人总结得更到位:胜者王侯败者寇。
世态炎凉这种事,左不过如此,而已。
罢了。
2、过去有句话叫“哪儿说哪儿了”——“了”字代表的意思是了却、结束、忘记。意指“说过就当没说过”,仅仅用于即时性的沟通,一般是出于好意做一些提醒、或者给出一些内参,但因为并无实质把握,甚至来源也可能只是道听途说,所以,并不希望被谁拿去作为出卖的证据、抑或背叛的筹码。
是为“私房话”。
且往往配合诸多语气、表情,大多数情况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私房话如内衣,贴身穿着在谁面前无拘无束走来走去,是情趣、是安全感、是亲近、是信任,仅限于极端私密空间才会赤裸裸完全不加修饰、不加设防。
而若然有谁居心叵测故意偷拍,且为了一己私利,弃道义于不顾,将对方可能暴身材缺陷或个人隐私的内衣照,公开展示、拿出去给不相干的人看,顺带巧言令色说三道四,就算讲得再怎么宝相庄严浩浩荡荡,性质显然已经完全变了。
即便只是当成“话把儿”,专门用来私下揭短、怼人,也处处透着不厚道、不善良。
跟开头提到的那人的做法不太一样,我个人是不喜欢刻意保存聊天记录的。
别人跟我的聊天记录,不管所谈之事多么隐私,不用对方叮嘱,我一般都会即时删除。
若我百无一长,起码能做到让那些愿意跟我交心的人放心安心。
这样做,一方面是自己对自己有要求,任这世界群魔乱舞风浪声滔天,把仁义礼智信撕成无数个碎片,我也要在自己的角落里力所能及地承担起别人的投奔与托付。
反过来,也从没想过要用任何聊天记录去要挟或指证任何人。
主要是觉得,但凡沦落到需要用聊天记录去质疑一个人、或者指证一件事,说明无论人情还是事态,都到了该终结的地步。再说什么都是多余、再做什么也都是无用功,不如及时止损。
侧面也说明某种意义上的黔驴技穷。
其次,也是觉得需要动用截图聊天记录或复制聊天记录、才能证明的情感与诺言,都是不值钱的。我看不上。
反正人性的讨厌与琐碎,总归是要见一见的,不是见于他,就是见于她,及早不及晚。
在最难挨的情境下,也不过像是一个人在梦中挨上一耳光,连疼带吓醒过来,却发现自己不缺胳膊不缺腿,呼吸心跳正常。
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是说,即便把对方逼到死胡同里,得到了道歉、或者让对方兑现了承诺,但有其名无实的道歉和屈从,真的是我想要的么?那样的时候,就算自己完胜,也是兴味索然吧。
何况,用下作手段不顾一切刺伤曾经很亲近的人,最终得到的所谓“胜利”,归根结底羞辱了谁呢?羞辱自己吧。
我的意思是——任何别的什么人、都可以在兵荒马乱翻脸不认人之际、不再把跟我之间曾经有过的情意当回事儿,但我自己不能不当回事啊,我做不到的,因为自己曾经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实心实意,如果因为结果不尽如人意而把之前自己的付出一概弃之如敝屣,那与其说是在否定别人,毋宁说在糟蹋自己——难不成之前的所有交付都是惺惺作态么?如果不是,那就静静地看着一切碎裂成齑粉好了,起码不亏心。
人与人交往,图的,原不过是“心甘情愿”,但凡有一丝离心离德的故意玷污,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过往的一腔衷肠。
固然从前相生,后来相克,但说到底,毕竟都是自己发自内心善待和心疼过的人,如果确实有缘无分,割席时,一别两宽就好。
有例外么?真就一条聊天记录都没特意保存过么?
那倒不是。
也例外截图或者复制过一些类似聊天记录的东西吧,如下图。

这是十多年前做征稿平台时、手录的一些电脑IP信息,来自一个远方的朋友。我们不常说话,但他只要有空,就会来我的平台溜达,而每次来溜达,就会在后台留下IP痕迹.....这些痕迹,曾一度带给过我很多温暖。
昨晚翻到这个的时候还在想呢,这个公号,不知道他会不会每天来看.....按以往对他的了解,应该会吧....我知你鞭长莫及,但牵挂的心应该始终马未停蹄。
也曾经截图过跟某个朋友的聊天记录,保存到邮箱。
打算白发苍然的时候,于荒芜败落的大宅院里闲庭漫步,或坐在午夜的门槛上,要么夜雨轩窗躺在销金帐里,心平气和地慢慢回想,慢慢独自温习,微带自嘲地说:此生不知何谓不舍,觉得有些缘分活该朝生暮死,就搁那吧,也不必因此做点什么,唯侥幸从未心虚过。
不管是IP记录,还是聊天记录,哪怕被辜负的一直都是我,但也从未想过要当成证据之类去当众拷问谁.....
连私下都不会。
岁月沉酣,我想,所谓人情,所谓朋友,即便没能天长地久,至少还能残存些许有别于一般关系的慈悲与不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