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买菜记
自从发现了早市上的蔬菜和水果,比菜市场和超市都物美价廉后,于是果断放弃菜市场,隔三岔五去早市上逛一圈。 最开始买菜,没有问菜价的习惯。 有一天,同事问我:“这个茄子多少钱一斤?” 我说:“不知道,反正这些菜一共花了二三十吧。” “不问菜价,万一少给了怎么办?” “即使问了菜价,我也没有秤称,少给了同样也不知道少给啊!” “你问一下多少钱一斤,至少看上去像是个经常买菜的人,让小贩知道你也比较专业一些啊。” 后来,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专业一些,每次买菜之前都会要问上一句价钱,再去选菜。 去买菜的次数多了,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总是会挑一些看上去比较顺眼的。比如买土豆,一般那种外形太大、太小、有疤痕的都不在选择的范围之中;买茄子,会选那种看上去色泽比较鲜艳、圆滚滚的;买青菜,首选那些叶子上有些虫洞的;买黄瓜,不买那种又长又粗的,而买那种中规中矩的…… 按照以上的原则挑选的菜,大部分都比较靠谱,不过偶尔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在早市上看到了水萝卜,鲜绿的萝卜樱,梅红色的、椭圆的萝卜,颜值如此之高,我相信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果断买了一把,到了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洗了一个吃,味道寡淡、嚼得时间长了,还有点辣。下班拿回去后,打算第二天再吃,结果到了第二天,原本饱满的水萝卜焉塌塌的,于是选择扔掉。后来,再在早市上看到水萝卜,直接忽略。 在买菜时,也会跟一些卖菜的商贩斗智斗勇,经常的情况是,本来想买一斤的西红柿,商贩一称就多了,成了二斤。 有一次,在早市买青椒,老板说:“差两毛钱五块钱,凑五块钱的吧?” 被我果断拒绝后,那个老板说:“四块四。” “刚才不是说差两毛五块吗?”我在心里默默地想。 在早市上,还有家卖烧饼的摊位,每次去买菜,顺便在那里买三个新出炉的烧饼当早餐。卖烧饼的是一个手脚很利索的大姐,在案板上快速地把面揪成大小相差无几的面团,然后用擀面杖快速地擀两下,迅速在烧饼的一面刷上油,抓起来,把刷上油的那一面在盛满芝麻的碗里蘸一下,烧饼上就密密麻麻地沾满了芝麻,接着把这些烧饼放到鏊子上烤一会儿,看火候差不多了,再用木夹子把这些烧饼放进炉子里的铁架上烤,过个两三分钟,挨个翻一遍。最后,清香四溢、酥脆可口的芝麻烧饼就出炉了。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忙慌地往塑料袋里装,刚出炉的烧饼温度还比较高,需要晾一下,否则滚烫的烧饼会把塑料袋烫坏。
当你对生活产生厌倦时,不如去逛一下早市吧,在扑面而来的鲜活现状面前,你一定会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