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侯孝贤
刷到一篇关于“电影中的长镜头”的文章,“由人及己”就想起还在念书那会儿也是最痴迷于长镜头的,第一次接触这个名词是高中看的一部纪录片《龙脊》,而第一次懂得这个词,是因为侯孝贤。
侯孝贤的电影是饱含东方美学的,含蓄、伤感、淡泊,颇有些“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之意味。
一,“电影是种乡愁”,侯孝贤的电影,大多以自己成长、热爱的家乡为背景,这家乡便是台湾,《悲情城市》《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等等无一不反映出台湾人民、台湾风情、与台湾历史,来源于生活的作品,则更能亲切地反映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二,以小见大,侯孝贤对社会下层民众生活的刻画细致入微。就像《悲情城市》中,那些黑帮分子并没有被刻画地罪无可赦,他们反而关心家人,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琐事;革命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形象,只是一群在酒席间谈论国事和信仰的心怀理想的青年。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之间并没有过多的殖民、胜败、利益、金钱的痕迹,上学时去看只觉得不落俗套,现在再去看,真觉得珍贵。
三,独树一帜的诗意长镜头,在“侯氏长镜头”中没有西方电影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镜头外部运动,而是更加具有东方意蕴的情感。就像《童年往事》中阿婆领着阿哈咕从路的尽头迎面而来,这种大远景、深焦距的构图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纵深感,也增添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美。又像《恋恋风尘》开头出那个一分多钟的长镜头,在一片漆黑中,先是在画面的中央出现一个亮斑,渐渐的亮斑扩展为一个山洞,紧接着满目青翠树木在列车行驶的隆隆声中扑面而来,然后列车继续穿过接连而来的隧道,最终平稳、从容的驶去,构图传统、情感含蓄,在这未曾炫技、平淡的叙述之中,恰恰形成了只属于侯孝贤的长镜头。我最喜欢的,是《恋恋风尘》中主人公回到家乡之后,青梅竹马的恋人已为他人妇,他走向后院向人询问今年番薯的收成,镜头拍摄了几近两分钟天上的云,这种无法言说的心情,被这个镜头表达的淋漓尽致。

嗯,不写了,剩下的内容,日后补充吧。电影和生活一样,平凡,又有起起落落,不知道自己能否永远用这样一颗平静淡雅之心坦然面对生命中的蜿蜒。
我这暴脾气,大概是做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