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足不出户,他把自己活成了诗和远方
刚刚过完春节的各位单身青年,有没有被家里的催婚吓得心有余悸?其实,如果你足够有才华,单身并不可怕。在古代,就有一个著名的单身青年,不仅名气震动天下,还把单身活成了一种信仰。
梅妻鹤子的宅男生活
他叫林逋,杭州人。他小时候很穷,父母去世得早。少年时,他有一次远行,游历江淮间,出去玩了很久很久。对于这次远行,史书没有太多记载,你只知道他出去了,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但是,这场远行给了他一场无与伦比的心灵震撼,回来就变成彻头彻尾的宅男了。
他在西湖边盖了房子,之后,“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更奇葩的是,一般人单身也就单身了,有的“老女不嫁,踏地呼天”,把成家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最少也是遮遮掩掩的。
而林逋不以没对象为耻,还公然宣称自己“梅妻鹤子”,就是把梅花当妻子,把鹤当孩子。

其实“梅妻”人家还是用了典故的。隋朝人赵师雄游广东罗浮山,傍晚在林中小酒店旁遇一美人,遂到店中饮酒交谈。赵师雄喝醉睡着了,在东方发白时醒来,发现睡在一梅花树下。所以“梅花”就是“美人”,谐音的。
“鹤子”也有来头。《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是一个一鸣惊人的动物,往往嚎一嗓子,声音都传到外太空了。把这种宠物当儿子养,是显示自己超凡脱俗的。

全宋最火的文艺青年
林逋还有才,平时爱写写诗,据说行书也写得好。这完全可以理解,没钱没媳妇的人,一定很有时间,才艺满满。
但是他很任性,写完的诗随手就扔了,别人说别扔嘛,留个纪念也好。林逋说:“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然而有才的人,拿锅盖也盖不住。慕名而来的粉丝悄悄地在垃圾桶里翻他的诗,至《宋史》写成的时候,还有300多篇。
顺便说一句,有一首诗他写得非常好,几乎没有哪个宋诗选本不选的。题目叫《山园小梅》。
诗有两首,附一首最有名的: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尤其是三四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号称咏梅绝唱。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南宋有个词人姜夔,他特别爱这两句,愣是自己编曲,将这两句里的四个字,弄成两个词牌《疏影》《暗香》,向前辈致敬。
这么看来,他就是个很文艺的宅男,确实是可以火的。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他为什么那么火?
在世的时候,“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明明几十年不出门,竟然火到皇上都知道他。
去世的时候,“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林逋依然火,仁宗皇上还赐了谥号,给了抚恤。
朱熹给了一句超高规格的评价:“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林逋不仅生前是单身,而且在评价中,也是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人与之并列。
在后人眼中,他简直变成了大众情人。清褚人获《坚瓠集》载:“孤山林和靖墓,后宦游于杭者,或妾或女死,多葬其地,故垒垒于林墓之前后。有人题诗云:‘太乙宫前处士家,于今换作宫人斜。想因孤屿人清绝,故使桃花照命耶。’”
那些死去的年轻女子,大家就把她们埋在林逋墓的周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生前虽是单身,然而谢世之后,却坐拥庞大“后宫”。

自己就是诗和远方
宋初隐士格外多,毕竟刚刚从五代的战乱过来,一个庞大的隐士群体已经形成。
这批隐士不是一般人,他们对世界有一种大关怀。他们往往学养深厚,神采不凡,对世事洞若观火,却又保持距离,作为远距离的观察者。
他们不需要通过身外之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像林逋,他的诗词、他的书法、他的行为艺术,无不是文化传统的最精粹的展现。他们有光风霁月、浩瀚伟岸的人格就够了。
他们为世上所有人提供了一种参照,有的人,是可以这么活的,穷嗖嗖的,但我一样可以挺直了胸脯。
宋朝的朝廷对这批人也颇为关照,不只是林逋,许许多多的隐士,朝廷都给了封号,人手一个,如陈抟为希夷先生、林逋为和靖先生、高怿为安素处士、韩退为安逸处士、戚同文追号为坚素先生。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江湖之远,心怀远大,一样感人。
顺便说一句,林逋写过一首词《长相思》,是这样的: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就问这首词,送给姑娘,哪个姑娘抵抗得了?
所以说,林逋的单身,可能是见惯沧海、历尽红尘之后的淡定,是一种看破一切的超脱,并不是无奈地“被单身”。
所以,你更该做的是,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