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为啥被干(深度震撼)
4月11日,特朗普发推特,怼话俄罗斯:
俄罗斯说誓将击落飞向叙利亚的每一枚导弹。好的,导弹马上就来,接招吧。俄罗斯,招子放亮些,你不该和一个使用化学武器毒杀自己民众的畜生为伍。
导火线:化学武器
叙利亚被干,导火线是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即通过炸弹爆破、飞机布洒等方式,释放的有毒化学战剂。如芥子气、沙林等。导致人体神经损伤、血中毒、起水疱乃至窒息死亡。

一战中,化学武器首次亮相,英法德三国,共释放12.4万吨化武。二战前,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用过化武。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用过化武。冷战时,美苏军备竞赛,争相研制化武,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声称,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曾使用过化武。
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在两伊战争中,使用了芥子气。
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强制销毁境内全部化武。
1997年,联合国发布《全面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叙利亚,伊拉克拒绝签署。
叙利亚和曾经的伊拉克,都是化武的头号玩家。有款游戏,叫做《红色警戒》,游戏中,伊拉克的辐射工兵,叙利亚的自爆卡车,都是化武翘楚。尤其是叙利亚自爆卡车,杀伤力巨大,自爆过后,辐射遍地,寸草不生。
游戏来自现实,2015年6月,一辆叙利亚自爆卡车,发动自杀式袭击,瞬间摧毁了一座军政府大楼,场面异常震撼。

化武,不祥之器,各国争相禁之,叙利亚却顶风作案。
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禁止化武组织OPCW,以表彰其为消除化武所做的诸多努力。
同年,在一段叙利亚反对派公布的视频中,几十名平民趴在地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其中不乏少年儿童,他们无法自制地扭动身躯,发出痛苦的哀嚎。
2013年9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核查和销毁叙利亚的化学武器。
2017年4月6日,停泊在地中海的两艘美国军舰,向叙利亚机场发射了59枚战斧导弹,以回应之前针对平民的化武袭击事件。
一年前的空袭,是警告而非正式打击,如今,川普梅开二度,再次轰炸叙利亚,大概不是警告那么简单了,叙利亚独裁政府危如累卵。
家天下的恶果

美国打叙利亚,早在小布什时期,就已经开始酝酿。
2002年1月,小布什发表国情咨文,明确提出“邪恶轴心”一词。包括伊朗,伊拉克和朝鲜。随后,总统幕僚约翰·博尔顿又将哈瓦那、的黎波里、大马士革定义为“边缘邪恶轴心”。
如今,昔日之“邪恶轴心”早已风流云散,萨达姆被吊死,卡扎菲被枪毙,台风眼自然转移至叙利亚的巴沙尔·阿萨德。
美国定义的邪恶轴心国,除了资助恐怖分子外,其政体大多为独裁专制。
2000年6月10日,叙利亚总统哈菲兹去世,此前,因长子巴西尔之前因车祸身亡,幼子巴沙尔被钦点接班。
叙利亚宪法规定,总统最低年龄为40岁,当年的巴沙尔,年仅三十四岁。于是,议会临时修宪,将当选总统的最低年龄降至34岁。经过一番走过场式的“选举”,巴沙尔顺利成为总统。
客观来说,巴沙尔为人谦和,年轻时学医,曾前往英国实习,属于新一代知识分子型总统。他的对内政策,相对开明,曾签署总统法令,废除了实行48年的紧急状态法,让民众享有游行示威权利,解禁“脸书”等社交网站,并承诺加快民主改革步伐。
尽管巴沙尔本人亲民,但从他父亲传下来的那套专制制度并未改变。叙利亚地缘复杂,前总统为维护统治,赋予了军方过大权力,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叙利亚安全部队,随意杀人抓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民众对此心存畏惧。
家天下的独裁模式,即叙利亚被干之“原罪”。
地缘政治和宗教问题

除了化武问题,独裁模式,叙利亚战火频发,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地缘和宗教。
叙以边境有一处路标,该路标显示,此地距圣城耶路撒冷240千米,距阿曼首都安曼135千米,距以色列重要海港海法85千米,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800千米,距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243千米,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60千米。
叙利亚地处亚欧非三洲的结合部,是名副其实的中东心脏,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埃及和赫梯,希腊和波斯,罗马和帕提亚……无数血与火的历史,都肇始于此。
对于俄罗斯来说,叙利亚是它绕过土耳其前往地中海的战略要地,普京曾说,叙利亚离俄罗斯很近。
当俄罗斯兵精粮足时,能够以叙利亚为圆心,向北非、中东、西亚甚至是南欧辐射,间接控制全球能源价格;当俄罗斯国力不济时,叙利亚则是其保证中东话语权的最后一座堡垒。
特朗普干叙利亚,普京最先叫痛,原因即在此。

叙利亚虽属阿拉伯联盟,但是,从历史来看,当美国向叙利亚动武时,其他阿拉伯联盟国家,往往不会雪中送炭,反倒落井下石,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各种经济支持,并冻结同叙利亚的外交关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症结在宗教信仰。
多数阿拉伯国家是逊尼派掌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所属的教派则是什叶派,这两派,历来水火不容。因此,阿拉伯国家联盟虽名曰“联盟”,其实是一盘散沙,无法行苏秦式的合纵之计,最后难免内部瓦解,争相事秦。
综上,叙利亚被干,导火索是化武,更深入点的原因在于独裁政体,根源则是地缘政治和宗教问题。
止战之殇

作为一个另类电影公号,即便写时事,也要涉及电影。
战争给叙利亚带来的除了伤痛,还有现代文化的荒漠,叙利亚无专业电影演员,也没有电影制片厂。
在豆瓣电影搜索叙利亚三个字,映入眼帘的作品,大多反映战火和残杀,并涉及最无辜的群体——孩子。如《叙利亚的哭声》《叙利亚:神圣战争军团》《叙利亚之战》《叙利亚:前线上的孩子》等。
那个倒毙在海滩上的叙利亚小男孩,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本是天使,却生在地狱。而这个地狱,又是谁创造的?不要说什么答案在风中,所有的成年人都难辞其咎。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想起黄家驹那句歌词:无助与冰冻的眼睛,流泪看天际带悲愤,是控诉战争到最后,伤痛是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