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 有感
他的文学创作从初期的大获成功到最终的悲惨毁灭都与欲望紧紧相连:想要跨越阶级鸿沟追求上流社会的女子是他写第一部小说《夜色温柔》的直接动机,才华横溢的他因这部小说的全美畅销迎娶了出身高贵但沉溺于纸醉金迷中的泽尔达;两人凭借名气与财富的急剧攀升,纵享“爵士时代”的灯红酒绿,终日沉浸在奢华放纵的舞会狂欢中;在当代被颂为经典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却是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创作期间因冷落妻子致其出轨报复,满心期待但却销量不佳,预示着时代已变、大祸将至;大萧条的来临将两人推向精神崩溃的深渊,迫于高昂治疗费的财务压力和才华渐失的精神压力,菲茨杰拉德放弃最爱的小说创作转行写剧本,最终死于由酗酒引起的心脏病。
他是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受害者,更是一位历史记录者。几乎每一部作品的素材都来自他的真实生活,从爵士时代的极尽奢靡、狂欢放纵,到大萧条时的失魂落魄、穷困潦倒,菲一一将他们用于小说创作,并借此延续他对欲望满足时的体验。一位赤裸裸的自我体验式创作天才,为后人生动记录下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极致疯狂。只可惜年轻时对健康的透支夺走了这位被欲望缠身的天才作家,但他本人一点都不后悔最初的选择,不后悔爱上一匹不该爱的“野马”,然后永远走不出“欲望”的草原。有人说是他的妻子毁掉了他,但他却在去世前一年给泽尔达的信中写道:
你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人,我爱你。
极致浪漫的他在生命尽头依然为爱人的健康和支撑家庭的信念笔耕不辍,在他眼里,“人生本质上是一场骗局,其境况就是失败的那些,而补偿物并不是“幸福和快乐”,是从挣扎中得到的更深层的满足。”
我为他感到深深的惋惜,因为是他自己选择被生活欺骗,为了追逐虚无缥缈的金钱名利,还有那温柔似水的爱情,从未享受过生命中本真的幸福快乐。是时代造就了他,也是时代的变迁毁掉了他,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始终没领悟“放下即是得到”,只能在泥泞中苦苦挣扎,将自己祭奠给伟大而又荒诞的历史洪流。
但才华不会骗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并成为许多当代作家的写作教科书,还要感谢他忘我式纵情体验激发出的创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