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戳中听者的内心

我们可能听过无数的现场演技,但我们能够记住的演讲内容却不多,相信我们总结的演讲关键词大多是“”枯燥,无聊,冗长“等。那么如何才能说出一场有效的演讲,综合我们的经历来看,最后我们记住的大多是其中有趣的细节,比如故事。麦凯恩同样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他的《会讲故事才是好演讲》就这个重点做详细分析。
故事有什么特性?你试着回忆一下,读书的时候最容易记住的是各种吸引人的故事,聊天的时候最吸引人的是各种有趣的段子,聆听学习讲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让人发笑或悲伤的故事。毫无疑问,这些让人忘不了的内容都有一个核心, 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从麦凯恩的总结中,故事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角度来说,你的故事要有深度,要包含给听众的利益点,比如鼓舞听众的士气,给予听众具体的行为指导,或是有效的知识要点等。除此之外,还要内容精简,不然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可真是难以抓住重点。
第二个要点是什么?是唤起人们的情绪或潜在意识。这一点也是卡迈恩的“好故事原则”中强调的一点,你的故事要用心铸造,用心的故事才能打动对方的情绪。
因为真实情绪或内在意识是难以自控的,往往是最反应人的真实状态,也最有感染力的。所以大型演讲的时候,演讲人要学会的一项必备技巧,就是钓起听众的集体情绪宣泄,从影视综艺节目为了效果所插入的各种让人感动或引发反感的故事,到老人营销会议上采用的拉近距离的陪伴策略,再到现实自媒体传播热点的推广,无一不是应用了情绪传播的原理。
《会讲故事才是好演讲》的写作结构来说,非常有利于读者的理解,真正贯彻了“好故事”这一核心理念,基本每一个观点,都搭配了相对应的故事讲解,以总结搭配案例的方式,能够最流利地理解内容。
讲真,本书中每一个案例直接地说明好故事存在的有效价值,从马拉拉的“差点儿死亡的噱头疑问”式的开头,到小女孩使用的“列表清单”式的细节重点,再到比尔盖茨使用“身临其境”的现场故事的体验方式。当然故事太多,难免是有些腻歪的,要是能够在内容上做适当的删减或优化,大概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