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不一样的日本——说说日本的细致和匠心
2018年春节过后,错峰出行到日本一游。全部行程6天,由于想看的城市和景点比较多,于是选择了跟团出行,这样起码交通、食宿方面不用自己操心。
在选择是否去日本这个国家时,说实话我是有犹豫的。从小到大,每一个中国人都接受过这样的历史教育。历史课本上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种种罪行,也让我深深痛恨这个国家。大学时,一个教授曾说过,你们毕业后,世界那么大,哪个国家都可以去看看,唯独日本绝对不行。如果谁去了日本,就别怪我不承认你是我的学生,因为我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这些年,中日之间的关系一度暗流涌动,表面看上去貌似春风化雨,其实私下还是各种暗流涌动。所以选择去日本旅游,无形中有一种外界给予的压力。但是,因为对日本作家笔下的城市念念不忘,尤其是川端康成笔下的《古都》、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芥川龙之介和太宰治笔下的《东京物语》等书籍,在大学时代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对日本的古建筑、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以及漂亮得跟艺术品一样的美食实在心生向往,于是还是顶住各方压力出发了。
说实话,参观完日本后,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日本的建筑有多么宏伟、美食有多么让人馋涎欲滴、历史有多么悠久、经济多么繁荣等等……其实这些与中国比起来,统统不值一提。说到历史,我国长达上下5000年,日本也就1000多年。说到建筑和园林,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古城,其实都是仿造中国唐朝长安建的。说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也是随着遣隋使、遣唐使派代表在中国学习以及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道,这才得以在日本流传开来。更别提日本的美食了,日本美食中的代表豆腐、抹茶、拉面等等,都是传自中国。以上这些比较,真心没太多意义。相比之下,这次日本之行给我感受最深的其实是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后,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的日本人非常明显的4个特点,分别是细致和匠心;自我约束和遵纪守法意识;人文关怀;忧惧意识。
本篇将通过我拍摄的几组照片来谈谈日本的细致和匠心。
细致到变态的垃圾分类
说到日本人的细致,体现在很多方面,最让我或是大多数到日本游玩过的人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垃圾分类了。上一张图,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吧:

类似这样的垃圾分类设施在日本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随处可见。比如常见的矿泉水瓶,还要把瓶子和盖子分开。瓶子还分塑料瓶和易拉罐不同类别,即便都是塑料瓶,还分无色和有色的。一般来讲,瓶盖和围绕瓶身的塑料纸属于“其他塑料容器包装”(不同地区对瓶盖所属分类有不同的规定),而瓶身则属于“PET塑料瓶”的类别,在投递垃圾时,要将这个饮料瓶拆分清洗并压扁后分别投放进不同的指定垃圾袋里。据说,横滨市市政府向市民发布的印刷有垃圾分类规则的手册就有27页,包含了多达518项条款。:( 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日本人的细致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有没有?
我们跟团出游时,随行的日本导游会在每次上车前给大家发一个保鲜袋,方便大家扔垃圾。这些垃圾我们必须全天随身背着,回到酒店才扔掉。在日本,你如果你不严格的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在以住宅团地为单位的区域社会,落下个“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那可是老丢人的事了。所以,细心的你肯定会发现日本大街上基本没有发现任何垃圾桶,但是街道依然干净整洁。
宁静致美的园林
第二个能体现日本人细致而匠心的地方就是园林了。虽然日本的园林艺术来自中国,但后来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个人觉得,京都这座城市非常适合文艺男女青年,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也处处透露着它的“别具匠心”。走在京都街头,会有种置身川端康成笔下古都的错觉。转过下个街角,想象也许会与千重子擦身而过。如果是樱花盛开的时节,少男少女们骑着单车,挎着相机,车轮碾过一条条铺着粉色花瓣的青石板路,沿途都是盛装打扮的和服美女。京都这座古老又雅致的街道,一定处处都是美景。
匠心制作的美食料理
除了日本的园林,其实日本的美食也处处透露着追秀细致和匠心的一种美。比如大家熟知的天妇罗、寿司等。




在日本的一周多时间里,我品尝了日本的寿司、烤牛肉、河豚料理、鳗鱼饭、温泉料理、拉面等等,但就食物本身的味道来说,对吃惯了中国味道的我来说,个人还是更偏爱中国的美食。尤其是到了第5天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美食口味清淡的缘故,我突然超级想念国内热腾腾的火锅。看着身边卖相漂亮的日本美食却压根提不起任何兴致,我先生说我是长了一个顽固的中国“胃”。
虽然我不太习惯日本的食物,但日本的美食胜在精致,尤其是摆盘的造型非常美观。我强烈怀疑日本美食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欣赏或发朋友圈得瑟用的。比如以下几个套餐造型:


虽然我不习惯日本的饮食,但仍然觉得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日本饮食非常注重食物本来的味道,很少过多烹饪和添加各种调味料。另外,日本的饮食非常清淡,大多是定食,且以鱼类为主,所以大街上、地铁里看到的日本人都很瘦,几乎没有胖子,中年油腻男貌似在日本中年男人身上没有看到。我只记得在银座闲逛时,看着身边一个个穿着笔挺的深色西服或得体大衣的绅士们手拿公文包,行色匆匆的走过街头巷尾,留下的是空气中一抹淡淡的香水味。
或许,日本人的细致和匠心已经融到了他们的骨血以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无论是美食、园林,还是他们的日常穿衣、品味、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一个对生活中的各处细节都处处关注并匠心修饰的民族,也难怪会生产出那么多让国人疯狂抢购的畅销产品了。衷心期待中国能早一天有一些匠心打造并畅销全世界的中国制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