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那一年?
查看话题 >可怕的不是抑郁,是反复怀疑自己
第一次高考,327分。
家里人纷纷让我出去打工,不念书了。
除了我爸。
当时自己倔,倒不是多想上大学,更多的是想证明自己能够上大学,并且还要上个本科大学。
在父辈往上的那代人的观念里,只要是农村出生的孩子,成绩好就读,成绩不好或供不起学费就赶紧出去谋生。
尤其是女孩,当时极力反对我复读一年再高考的外公,甚至都已经在盘算我嫁人的问题了。
其实现在在很多农村,对待教育的观念依旧是这样的。
所以在当时,我爸执着地跟家里人对抗,答应我再复读一年,这算是一辈子胆小谨慎,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父亲做过最叛逆的一件事了。
我得到了复读的机会,准备开启一年艰苦抗战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抑郁了。
每天都要和自己的第二人格抗争,无法集中精力听课,反复焦虑悲伤恐惧,整晚失眠.....
那时候的自己脑子里还没有什么心理医生的概念,但我自己知道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就真的没路了。
庆幸的是,我有一个把我当亲人的朋友。
无法开口向父母说的,我会对她说。
我试着向她求救,向她倾诉,向她表达我此刻难受得要死的感受。
她肯定无法做到和我感同身受,但她却能用她面对生活的永带笑的观念和随时能咧着嘴笑出声来的场景,带给了我很多正面的能够继续支撑下去的东西。
不论有多波折和磨难的一年,我最终还是扛了过来。
第二次高考,527分。
当时的二本分数线505分。
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这一年,自己和自己的对抗、自己和时间的对抗.....
它变成了所有人口中“激发”“奋战”“成长”标签,也有一点特别的人生意义。
但它对我而言,就是“赢”的滋味,也是我体验到第一次“赢”的滋味。
曾在无数个慵懒惬意的假日午后,为了做题翻进教室的那个女孩,你是我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