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自己,你浪费了多少精力?

「A+读书」联动10000+优秀创业者
为你筛选好书
这是为你推荐的第5 本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误会,就觉得委屈、无助;
因为别人说话语气重一点,就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因为别人矫正自己的某个错误,就精神崩溃,仿佛天塌了下来……
于是拼命地去证明自己,仿佛不这样做,自己就彻底被人看不起,彻底没有了价值。
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花时间去证明自己呢?
心理学家黄启团老师曾经讲过: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是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
真正有价值的人,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因为当你确认你自己是什么时,你根本不用也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证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
令她们惊讶的是,她们半夜2点到达哈佛,可整个校园当时灯火通明,简直是个不夜城。
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让谢娟感受最深的不是哈佛学生的用功程度,而是看他们的样子明显是乐在其中。

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
谢娟说:「我的感觉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以及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出来。」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哈佛不是一个聚集全世界最聪明人的神话之地,哈佛只是人的意志、精神、和理想的证明。
他们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但从来都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他们热爱,他们能够在这件事上找到自己。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证明自己的价值,用薪资衡量、用身价衡量、用房子的平米数去衡量,我们学知识、学方法,却恰恰忘了学习怎么样成为自己。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在他的书《你不知道的自己》中说: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
我们推荐《你不知道的自己》这本书,无论你是内心焦虑的创业者,还是处于成长压力期的年轻人,相信这本书都能给你不少启迪,它一定会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你不知道的自己」。
今天「A+读书」为你推荐
▽


《你不知道的自己》
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在无形中蔓延,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
如何这些心理问题,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在《你不知道的自己》这本书中,作者将人际间的压力主要分为:
1、相互竞争,希望自己比别人表现优异
2、控制他人而不要被他人控制
3、力图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他人的标准
4、想取悦别人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触及吸收不同的价值观,而其中的一些价值观是和另一些价值观相互对立的,于是我们内心就成了这些价值观斗争的战场。一个没有确定、稳定价值观的人,其心理冲突和压力比一个有确定价值观的要大得多。

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打破自我认知的边界。
傅盛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层级: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处于第一层,每一代人都有那一待的认知限制:偏差性,局限性,失时性。
不要用自己的已知限制未知。
有一个故事,一匹马以为自己是普通的马,伯乐却告诉它,它是千里马,然后它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可以奔驰千里而不疲惫的罕见的好马。如果这匹马因为伯乐的看法跟自己的看法相冲突,就认为伯乐是不理解自己,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作为千里马的机会。所以对于别人的哪怕显得像是「误解」的看法,也有仔细思考一下的必要,而这种思考也许会打开你的认知边界。
书中写到:对一个人最高的奖励不是金钱,也不是桂冠。最高的奖励是:给他或她一面镜子,让他或她看看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如果你向往创业,你需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
如果你喜欢弹琴,你需要苦练技艺上万个小时;
如果你说我只想平凡安稳的度过一生,那你要好好爱你的家人和朋友,因为与人相处也需要很多智慧。
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你自己。
几天前,摩拜37亿美元卖身美团,有人看到了摩拜创始胡玮炜套现15亿瞬间财务自由,可有人看到了梦想破碎。
无论怎样,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胡玮炜曾经接受采访时,非常笃定的说过一句话:我做的事情,一直都是我当下最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棋局,才有意思;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人生,才有是真正有价值的。
书中还有很多故事,想要发现你不知道的自己,建议细细品味思考。

没有人会自愿地和愉快地处于被他人帮助的地位,因为被帮助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卑微。人的内心里,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平等、甚至追求卓越的力量,在被帮助的时候,这种力量就被隐藏在内心深处,并变成一种对助人者的敌意。
与其说我选择什么,不如说我抛弃什么。成长和承受选择抛弃什么的能力有关。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
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棋局,才有意思;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人生,才有是真正有价值的。
这个世界上,真正值得恐惧的事其实很少,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自己被自己吓着了。大多数恐惧,来源于我们的想像。
在成长的路上
一起阅读、一起思考
这是「A+读书」为你推荐的第 5本书
「A+读书」福利时间
↓ ↓ ↓
现在留言给「A+读书」,截止4月15日晚19点之前,获得点赞数前三的阅读伙伴,将会获得由「A+读书」送出《你不知道的自己》一本。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图书购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