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测评 | 从夫子庙到新街口,我经历了人生中的黑夜
曾听一个盲人朋友说,“我宁愿走慢车道,也不会冒险走盲道。再怎么样慢车道上也都是活体,盲道上你永远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在等着自己。”

如果把城市比作是一件商品,盲道作为该商品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城市是否“好用”。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评定南京的好用指数。希望我们并不是在被迫消费一座城市?

一、盲道测评
本期好看南京,瓜君将通过夫子庙-新街口段的盲道测评,发掘盲人朋友对盲道“敬而远之”的原因,带领大家了解南京繁华商圈的道路现状。瓜君将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察南京的盲道。

1.我们的盲行路线

全程4.3公里,累计行走一个半钟头。
从上图描述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完整路线:夫子庙瞻园路入口-棂星门-科举博物馆-古秦淮牌坊-平江府路-地铁三号线2号口-建康路-南京邮电局旧址-太平南路-四象桥-斯亚大厦-圣保罗堂-常府街-远洋国际中心-淮海路-淘淘巷-悦荟商场-中央商场-大华戏院-新百-德基-长江路估衣廊。
2.夫子庙-新街口段盲道使用说明
(1)夫子庙景区内部盲道透析

景区的盲道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盲道于下水道上方铺设:从左边的间隙可以看出,盲道铺设在金属框架之上,而金属架之下则是水流的声音,脚走在盲道上可以感觉到脚掌下方的“空洞”。

水井盖多架于盲道上:类似方形的水井盖与盲道浑然一体,从设计上来看,似乎并不影响盲人触感。但安全性却不得而知。

物体对盲道的占据:主要是指景区栅栏阻挡了盲道的延伸、游览车对盲道的占据、平江府路出口牌坊直接压在了盲道之上。

(2)四条城市主道路上的盲道现状
沿着盲道的指引方向,我们的行走共经历了平江府路、建康路、太平南路、淮海路东段这四条城市干道。我们依次经历了失望、惊喜、再次失望的过程。

平江府路-建康路段:人流量较大,以步行人流为主流,人行道较为拥挤。另外建康路上地铁线路的修建与沿边老旧小区的改造出新导致盲道出现多处阻隔和损坏现象。

太平南路段:当你听到“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闯红灯”的提示音时,恭喜你成功晋级到盲行舒适区。太平南路段的盲道设计跟去年翻新有很大的关联,不仅整条街道重返“民国洋楼”风,脚下的盲道也跟着洋气了起来。


淮海路东段:淮海路是瓜君这趟盲行的最大雷区,特别不建议盲人朋友从此段通行。



(3)地下过街通道的盲道现状
十四个路口,瓜君经历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尝试着在瓜妹的搀扶下体验黑暗,不只是车,连一阵风都会让瓜君汗毛起立。然而,更不容易的是找准拥有正确盲道指示的地下通道。
瓜君从夫子庙到德基的过程中共进入了三个地下通道,其中最正常的是建康路过街通道,盲道的指向可以带领盲人朋友走到对面的太平南路。

纯属没事找事啊这盲道,广场盲道不让转弯,非让我们从地下拐弯再上来。

要说上一个是非要我们下,这个也奇葩,叫不让你下!路表的盲道从中山南路拐到了中山东路,完全没有铺设通向通往对面德基广场的地下过街通道的盲道。

3.其他槽点




4.综合测评

经过瓜君的考量,南京盲道夫子庙-新街口段综合测评得分为8分,以该商圈为样本来说,南京的盲道总体铺设情况还是差强人意的。从测评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城市盲道现存的最大问题在于盲道被占用,其中淮海路东段最能说明该问题的严重性。

另外,南京的盲道设计还需要考虑其实用性,应该根据道路情况,准确并及时的指示方位。针对新街口来说,更应该加强对盲道的管理与升级。作为南京地标,理应承担起先行者的重任,进一步完善盲道铺设,提升其实际用途,而不应该仅仅是“地表装饰”。
二、知识普及:盲道小百科
1.盲道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行进盲道,行进盲道应能指引视觉障碍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呈条状。
另一种是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设置的提示盲道,提示盲道能告知视觉障碍者前方路线的空间环境将发生变化,呈圆点形。

2.盲道服务的群体
盲道除了服务于全盲,也关注半盲人士,所以盲道的颜色(明度和色相)要与旁边地面形成较大反差。对弱势者和有光感的视残者在视觉上比其他颜色更为明显,更容易发现。
三、瓜君观点
城市的规划给盲人朋友设计了便利出行的空间,但在实际使用中,似乎没有实现设计的初衷。盲人朋友们是没法阅读这篇推文的,希望阅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给他们一点关注,让我们一起共享城市,共同编写这座城市的使用指南。
如果你觉得文章挺有意思的,移步下方二维码,扫描关注,了解“好看南京”!

© 本文版权归 Monsteryoo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