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图腾
请原谅我最近才开始刷抖音,于是就听到了神曲《西安人的歌》。早晨起来把它设成了单曲循环,于是这魔性的旋律和歌词就反复敲打着我的耳朵。
对于一个不爱出门的宅男来说,了解大中国的点点滴滴全靠央视。“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让我这个土鳖了解了大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那《西安人的歌》自然也很好理解了。看父母在西安城墙上的照片,就知道了这个壮观,宽得能走车。和平门的下马陵葬的是董仲舒。汉武帝溜达到这儿的时候为了表达敬意吧,下马步行,所以才叫下马陵。谁是董仲舒?历史课上会讲到,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得不说的一点,他是河北景县人。
除了历史的沉淀让时光凝固在黄土高坡,西安是吃货的天下。就算你不是吃货,在西安住下来也一定会变成一个吃货。记得单位里我部门曾经有一个西安的姑娘,在庄里吃不到好吃的西安美食,只好网购,甚至让家里给带来家乡的味道。吃,真的是一个人最美好回忆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这也是老乡拉近距离最好的工具,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水土造就了相似的味蕾。
歌词里还提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在护城河边看贾平凹,我想这也是西安人的骄傲。没有看过贾平凹的小说好像你不敢说你了解当代文坛,没有看过《废都》好像你不敢说看过贾平凹的小说。此处省略300字,你懂的。
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就是它的文化,一个地方的吃喝作息就是它的生活。反复听着这歌让我想起去年的《成都》,一样让成都成为热点目的地。然而我接下来想说说石家庄。
有什么歌跟石家庄有关?我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句词“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而此时此刻你在哪里?”一直以来我以为这是说的在石家庄的人民广场上吃着棉三的炸鸡。哈哈,后来我才发现好多好多城市都有人民广场,多到都数不过来。这一下打碎了我的音乐梦,甚至是我的城市归属感。我只能安慰自己:好吧,不管是不是石家庄,反正我们也有人民广场,而且离着不远的棉三就有在桥东知名的炸鸡。
还好,还有一首能让人知道的歌:万能青年旅店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我总是惊讶为啥要起这样一个名字,是为了让人过目不忘吗?好吧,你做到了。它说的不是石家庄人都该杀,也不是这里都是杀人犯。它是长安区的老生活,华药、棉一到棉六、师大附中,当然还有人民广场。长安区是石家庄老一代工人的聚集地,上个世纪他们从天津和各地汇聚到石家庄,带来了天津煎饼果子的同时也会经常让你碰到说着一口正宗天津话的阿姨。没有去过棉二你肯定不是老石家庄人,没有去过华药小公园你肯定不是老长安区人。没有去过水上乐园那是我不会游泳。没有去过华药俱乐部那是我不会打篮球。没有去过谈南路、谈北路你又怎么知道广安大街上的那个广安市场。小时候,你可能没有在博物馆门口的喷泉照过相,但你绝对在长安公园留下过身影。
现在在许多怀旧的饭店吃饭,你还能看到石家庄的老照片。那时候槐底也是长安区,43中门口的路还是土路。不得不说一个时代的人有着一个时代人的记忆。范华胡同里的故事和红星的电烤鸡你还记得吗?每次去勒泰路过破败的影乐宫你都有什么感受?那北人字街的胡同只能在照片中看了。
石家庄总是被跟一个“土”字联系起来,其实我们解放了的时候你们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呢。如果摆脱不了这个印象,那就算了,反正有时候说的再多也没用。周末你可以找我去吃吃吃,让我们在这过程中愉悦地扯扯淡。
2018年4月9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