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之路02 | 家具制造业从业三年

大学三年理论课学完了,进入到了会计之路的下一个阶段:从业实践阶段。
01
我与第一份会计工作的机缘巧合。
为什么说是“机缘巧合”呢?
那时,是2013年的12月份,刚从学校出来实习,找了一个月左右的会计工作,都没找到,非常焦虑。妈妈看我整天不开心,就安慰我说,还有一个月要过年了,就在家玩一个月吧,年后再找,机会也多一点。于是,听从了妈妈的建议,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就在家待着没有出去找工作。
临近春假,突然收到了一个招聘电话,来电话的人说在网上看到了我的简历,问我是否还在找工作。听到是招聘电话,心里很激动,就跟她聊了聊,得知她们公司是一家保险公司,在招助理,问我是否有意向加入。
挂完电话很纠结,一方面这不是与我专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只是个助理而已。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没有会计工作经验,不好找工作的困境。我就在想可以暂时先去做个助理,了解一下职场是怎么一回事,也比待在家里干着急要好的多。
后者战胜了前者,我去了保险公司,做了经理助理。去了之后,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因为我遇到了一位非常漂亮又有能力的年轻经理,我称她“任师傅”。
一天,轮到“任师傅”去人才市场坐班招人,她正好有事,就让我代替她去,我跟着部门其他同事一起去了。
这时,巧合出现了,我在人才市场招人的时候,有个人过来问我,是不是在找工作。我问她招什么样的工作人员,她说会计。好吧,一下子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们又聊了会儿,发现她们公司离我住的地方也很近,我动心了。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工作机会吗?有什么理由不试试呢?
就这样,我代替“任师傅”去招人,结果反被别人招了。这个“别人”就是我第一份会计工作的“老板娘”,太巧了,简直充满戏剧性啊!
当然,我没有马上答应去上班。回到公司我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任师傅”这件事情。我说如果去的话,觉得对她不好意思,因为跟她一起才工作了一个月;如果不去的话,大学学了三年这个专业,不试一试怎么都不甘心。
师傅说让我可以一边在保险公司挂职,一边去那家企业试试。如果不行,就回来;如果行,就在那家企业做下去。我接受了师傅的建议,心里非常感激她,虽然跟她相处时间不长,但她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就是我与第一份会计工作的“机缘巧合”经历。
02
第一份会计工作对我的意义。
我第一份会计工作,所在的公司性质是:家具制造业,它属于公司对个体的类型。在这里一做就是三年。
【第一年:2014年3月到年底。】刚入职,什么都不懂,脑子里只有会计理论知识,没有半点实战经验。本想着刚进入公司应该会有其他的老会计带一下。后来才发现,一个会计人员都没有,全都要靠自己,整个人都懵圈了,心里忐忑不安,该怎么办呢?如何入手呢?
脑子里冒出了打道回保险公司的念头,但我又跟自己说,不行。既然有这样的实践机会,一定要去试一试,试过才知道行不行,试过才不会后悔。说服了自己并勇敢的接下了这份工作。
上班初期,自己的毫无经验,公司账务的凌乱,让我每天早上醒来,想着要去上班,心情就变得纠结起来。一方面想要逃跑,放弃这次机会,回到保险公司的舒适区;另一方面又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万事开头难,慢慢都会熟悉起来的。
就这样纠结了一两个月,心态似乎慢慢习惯了纠结,反而不把纠结当回事。每天早上醒来,就想着今天要做哪些事,怎么把事做好。不知不觉,工作变得顺利起来,连老板也开始夸我了,有点受宠若惊。回想刚来的一个月,老板还提醒我说,会计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很重要的岗位,如果我还不能尽快上手,就要考虑换人。听到这样的话,压力真是山大啊!
事情变得更加顺利,得到的夸奖也更多,老板也主动给我加工资,自己也越发开心,每天上班很有动力。转眼间,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年底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好开心啊。
这一年,自己的坚持不懈,努力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上进心,让我赢回了尊重,得到了老板的信任。我初次尝到了努力过后的甜蜜,看到了自己心态的成长,从一年前胆小怕事的学生成长为自信努力的上班族,我成功的完成了这个角色的转变,迈过了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期。
我感激这一年的困难,它让我学会了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让我知道我也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我感激这一年遇到的同事,他们对我的鼓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锻炼了坚持不懈的品质。我感激老板,她给了我机会,让我去验证自己到底行不行。我也感谢我自己,面对压力迎难而上,不服输。这个不服输的劲儿让我在成长之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难,收获了很多自信和快乐。
【第二年,2015年整年。】去年顺利的跨过了“开头难”的关口,今年就变得轻松了很多。虽然公司业绩提升了,人员增多了,事情也比以前多了,但感觉人的心态比去年更加放松。每天一如既往的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一年,在工作中属于韬光养晦的状态。没有压力,过得很安逸。
【第三年,2016年整年。】这一年,公司新增了项目,事情变得更加繁多,一个人忙不过来,老板又招来了一个会计。她和我是同龄人,很好相处,我们两个人携手合作,完成每个月的工作。
日子一下到了7月,她跟我说要辞职了,不管什么原因,我支持她。她走后,又来了一个年长的男会计,我们重新分工,我把主要的工作移交给他,我负责次要工作。一下子,人更加清闲了,感觉都有点无聊了。
人感觉无聊,就喜欢去折腾点什么。在每天把工作做完的剩余时间,我就去看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把我喜欢的公号作者的所有文章都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原来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有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营的这么好,太牛逼了!我也要像这样的人学习。有了学习的心思后,我的重心不在全部是工作,还有看文章,看书等。
这一年,工作不在是我的重心,还有其他。
这三年的会计实践经历,一方面,从心态上来说:第一年,“压力山大”;第二年,“韬光养晦”;第三年,“心起波澜”。每年的经历不同,心态也不同,边经历,边修心,这就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但另一方面,从实践技能来说,三年都是做的简单的流水账,没师傅教,全靠老板指点和自己摸索,没得到专业平台的锻炼,没学到什么东西,这也是我三年后选择跳槽的主要原因。
03
第一份会计工作期间我看的“会计书”和遇见的“会计师傅”。
工作三年期间,买了《小艾上班记》系列的三本书籍。看完了两本,还有一本关于中级职称考试的没看完。三年就买了三本书,只能说求取知识的欲望不强烈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啊。
这三年,没有遇到非常专业的会计师傅,但认识了两个会计同行,一个同龄的女会计和一个年长的男会计,跟他们相处,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
总结一下,我的第一份会计工作做了三年,从机缘巧合的进入这个公司,到驻扎在这个公司三年,遇到的人和事我都非常感激。同时,我也感激会计这份工作,是它让我与这些美好的人和事相遇,见证着我职业的成长,推动着我事业的发展,更是磨炼着我心态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