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快手有何差别,草根和中产两大阵营的分流撕扯
2018-04-07 沈先生 行者杂志
—— 正 文 ——
最近两大短视频平台命运在岔路口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抖音一路抖擞高歌,举着流量大旗,意气风发。快手,被网信办约谈,责令整改,一时惶惶不安,CEO都不得不出来道歉。
快手的崛起,在于发掘城镇草根的哗众取宠,抖音的盛行则是中产阶级生活略微变得空洞,从外界关注获取愉悦感所引发的。
喜欢被关注,无论是拍客,还是观者,没有一个选择是错误的,只要自身心甘情愿。
一 再牛逼的人也要双击666
身边的人很少有人能逃得过这两款APP,手指滑动间,就可以窥见另外一个人的世界。屏幕内的人是鲜活的,在世界的另外一个城市,一个家庭,是我们目力所不能历,耳力所不能听,但是他们或是长得帅气(漂亮),或是搞笑幽默,或是喜欢创意,或是热爱冒险,样样都是生活中不常见的,怎会不欢喜。再说这些表演还可以自己来决定好坏,他们无论多么优秀,还得求着观众来个双击666。
二 快手要“狂屌” 抖音要逼格
文化的毒不像吸食鸦片,会让人骨瘦如柴,倾家荡产,但是无形中却让人终日碌碌无为,精神涣散。一头扎进去,再出来,已经是数小时了。
快手的庸俗,无下限,路人皆知,打开屏幕,各种自虐、低俗段子、各种行为怪异的人严重颠覆三观,胸口碎大石、嚼玻璃,鞭炮炸裤裆,生吃蚯蚓、种种离奇匪夷所思,只追求一个“屌”字。他们离经叛道,追求“社会大哥”一呼百应的感觉,一朝有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
某种意义上来说,抖音与快手并无二样,获取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追随,一套音乐,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争相模仿。坐飞机去摔碗、手指舞、鬼脸配音秀,蹦极,晒萌娃,素颜大变妆,乐此不疲,试图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在镜头前,以示逼格。
本质来讲,出众者不多,有一个音乐社团“连音社”,比起专业的来说,唱的也真就是马马虎虎,偏有一帮子人热泪盈眶,赞其努力云云,倒是不知道评论者本身是否也知努力,也不曾职业歌手有多么拼。
再有一个“师父,我支持不住了”的配音秀,简直要犯尴尬癌,诸如此类有很多,五花八门的手指舞,一本正经摆弄几个毫无创意的动作,但是捆绑上恩爱、卖萌标签,竟也有追随者无数。
不得不说一下各种秀恩爱“秀”到不知所以然的,比如有一胖女与一阳光暖男,追随者更是高举真爱大旗,感动肺腑。且不知是真是假,偏去羡慕别人的恩爱,不经营自个儿的爱情,可不就是闲得慌么,说起来,情感易变,谁人不知,今天视频里秀的买包买衣服买化妆品买买买,明日说不定劈腿吵架闹分手闹出人命都有的,若是以此葫芦画瓢,那可真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三 北抖音 南快手
金庸笔下有“北乔峰 南慕容”之说,眼下快手之势,有点像走火入魔的慕容复,若是不能走出来,怕也就消沉了。但是要说快手会因此灰飞烟灭,倒是不太可能。因为三线城市及农村的草根需要一个出口,那些中年大叔们抱着手机刷各种视频,并毫不犹豫群发到各个群,引发共鸣的时候,这是他们活大半辈子都不曾有过的“被认同”;那些月薪拿着三四千,工作环境差、吃得差的少年,发一条视频就能有十几万个赞,这种虚荣,更是一种戒不掉的“瘾”。
抖音会一路高歌吗,也不至于,毕竟抖音现在要走商业化路线,野心勃勃,但是它发展得太快,早年得志,这未必是好事。光有流量,配套的设施未必赶得上趟,尤其是在监管方面,正如自上而下的奔腾洪流,若是有一大坝拦腰截断,控制其走向,便可利用来发电、灌溉;若是不具备这大坝的能力,那就可能变成洪灾。
现在互联网圈内重用敢于天叫板的90后,甚至是95后,这虽不是坏事,但是他们身上的虎劲一方面能够带来冲击力,但是另一方面缺少对规则的遵从及市场无形大手的敬畏感,也必然是一个祸端。
最近,业内有人把它与双微拔高到一个地步,称作为“双微一抖”。
对抖音来说,这有可能是一个很可怕的论调。微信、微博背后的互联网背景,以及一路走来经历的都不仅仅是流量这么简单。发展到如今,已经逐渐能够担当起政府喉舌、舆论走向引导的角色,连许多政府机关也都注册双微,以其为对外的窗口,而就抖音目前来看,在拥抱政府这一块就很难以实现。
四、 变现是不得已的
变现,是互联网企业的必经之道,有的看不着赚钱的能力,就逃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而抖音目前看来,是打算来尝试流量变现。
毕竟这是最好的时候,因为口碑声量达到了巅峰值;这也是最坏的时候,因为一旦产品商业化,很多知名拍客的视频就“变质”了;一些投机的人会当做微商去做,拉低平台的水平;而平台的监管力度是否能够到位,响应机制,管理能力是否跟得上“双微”,还是和快手停留在一个档次。
另外要说的,抖音是大家来玩的,不是来看广告的,都还是醒醒吧!
公众号【行者杂志】(ID:xingzhedianz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