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金粉地 ,十里秦淮河:记春节南京行
过年期间赴南京旅游,由于是第一次去,主要转了些知名景点,五天的行程排的是满满档档。现在回忆起南京,身子依然记得其冬日的渗骨之冷,味蕾依然记得淮扬菜的美味,脑海里依然记得走过的大街小巷。
对于南京历史文化的诸多溢美之词可谓人人皆知,作为北方人的我,对金陵文化虽略懂皮毛但还是缺乏了解,体会浅薄,不能胡说多说。这篇小日志只能算是流水账式的旅行记录,是对这座城市的体会和热爱,也是对这次旅行的纪念。
第一天 (2018年2月15日)
早晨乘飞机前往南京。到达目的地后入住夫子庙亚朵酒店,酒店下方就是地铁站,去各个景点非常方便。由于不适应南方湿冷的冬天,立刻加秋衣秋裤,略感温暖。当天时间略紧,去了夫子庙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江苏是明清两代提供生员最多的省份,可见其教育的发达。出夫子庙吃鸭血粉丝汤和汤包,晚上进夫子庙看灯会,又步行至中华门参观,看见了重建的大报恩寺塔,坐地铁归。





第二天(2018年2月16日)
今日早起,步行去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瞻园参观,瞻园是原江宁布政使司署,现在还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早晨游客稀少,园林的雅致布局和空静之美尽显,在园中参观很久方才离开。第二站去中华门, 中华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参观时发现南京城墙城砖较大,上面刻有烧制人的姓名和户籍情况,据说西安和南京还为谁是的中国第一城墙争过高下。
从中华门下,吃南京大排档。第三站江南织造博物馆,看江南纺织业历史和红楼梦文化,博物馆整体设计巧妙, 现代建筑构造与江南园林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总统府距离江南织造博物馆很近,今日总统府游客相当多,参观时基本被游客推着走,只能是走马观花。从总统府出去朝天宫,此时已是下午,朝天宫人少静雅,同时还看了南京市博物馆。
从朝天宫乘专车去颐和路参观了民国公馆区,这一带均为国府时期军政要人的居所,这些小洋楼非常好看,现在都开发成了旅馆或餐厅,住一晚价格不菲。



































第三天(2018年2月17日)
今日参观南京博物院,为了轻便,未带单反相机。南博是中国第三大博物馆,差不多有二十多个馆,分类十分细致,整整参观了一个上午。其中数字馆让人印象深刻,历史故事与多媒体相结合,活泼生动,很吸引小朋友。
从博物馆购置若干文博产品后去吃饭,饭毕又参观了南京明故宫遗址,今日的行程结束。
























第四天 (2018年2月18日)
上午参观中山陵和明孝陵。今日下雨,景区人非常多,少了怀古的意境。从钟山下乘地铁进市区参观六朝博物馆,此博物馆算是本人目前见过布展最讲究的,博物馆内根据南朝文化特色,以柔和错落有致穿插有序的光影为基点,布置竹林、小溪、小桥等辅助物,打造了宁静雅致的氛围,提高了文物的观赏性。
晚上吃日本怀石料理,回酒店休息。
























第五天 (2018年2月19日)
上午起得晚,在酒店楼下吃了小杨生煎后,出发参观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此展览馆是江南园林建筑,原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官衙。展馆内无人,外面下着小雨,听着雨声细心看完每一幅壁画。从壁画馆出,又去了南京最大的先锋书店,南京先锋书店颇具文艺气质,类似当年西安的万邦书城,但万邦已经倒闭,现在开实体书店实属不易,值得钦佩。从书店出吃素食后回酒店休息。
晚上去挹江门,此地是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最后据点,也是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市区之门。从挹江门行走至长江下关码头(中山码头),当年日军攻占南京后,在下关地区进行若干次大规模屠杀,站在滚滚长江边上为无数冤魂默哀。















增补部分:
南京游玩期间,路边看到不少民国建筑,这些建筑代表着那时期建筑的最高水平,也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特点,将其照片整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