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爱情
我把双手按在键盘上,期待能有一个温暖的眼神与我对视,让世界温柔下来。窗外是无休止的雨,人声透过重重雨幕或远或近的传来,分辨不出来具体内容,但好歹有抚慰人心的作用,将世界朝自己这侧拉回了一些距离。 我决定还是写些东西来赶走这些酸涩的情绪。 看过这么一句话: “假如说,中国人还没学会如何做一个人本意义上的人,那么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则还不懂得如何做一个男人,如何做一个女人。中国人曾经有过彼此相思到死的故事,却不曾有过彼此作爱而终的美谈。” 一句有些极端和武断的论断。但是想想还真是这样,《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焦仲卿,《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贾宝玉,《白蛇传》里的白素贞许仕林,《梁祝》里的祝英台梁山伯……,即便是《牡丹亭》杜丽娘也是死去后再活过来勉强有了个不像样子的happy ending。 在礼法森严的古人眼中,最令人称羡的爱情应该如同飞蛾扑火般的燃烧生命。最令观者扼腕的悲剧莫过于剥夺相爱的时间来的让人放不下了。 但又想起《浮生六记》里的沈复和陈芸,到后来的《干校六记》的钱钟书和杨绛,这足够让人不那么悲观了,再继续追索下去,嗯,也许我们还是有许多作爱而终的美谈的嘛。 白头到老或者叫作爱而终,无疑是能想象的到的最为幸福的爱情了。 看过一部日本的纪录片《人生果实》,讲的是大隐于市的建筑师津端修一与英子夫妇的故事。夫妇俩白发苍苍,共同经营着深藏于时间长河中的真正瑰宝:共同手植的杂树林、共同耕作的菜园、共同修葺的房子还有共同养育的儿孙。修一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骑车去邮局将共同收获的果实寄去给远方的外孙女。所谓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瑰宝就是这个共同经营的家吧。 影片中途修一去世了,英子说“老头子,之后的事我会努力活下去,放心吧。” 爱和时间从来就不是敌人,所谓相爱也敌不过时间也许有另外一番解释,并不是指时间对爱的稀释和破裂的累积,而是时间让年深日久的累积却最终都得在时间的退场后告别。爱人被称作另一半,生离死别,留下无法愈合的撕裂和填不满的空虚。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有人说,爱是某个无法完全被人类观照的未知维度。那么爱情与时间的维度纠缠能酝酿的景观也就不再令人困惑了,一加一无限大于二。在时间长廊的尽头回望,会发现爱虽不完美却令人无悔,同时照亮着一对依偎在一起的心。 爱情是什么?我曾经回答爱情是本质先于存在的,爱情是善良的人相信的善意的谎言。每个善良的人经过都会为之添上一把火。让孤独的人类存在于这残酷的世界因此又多了一个意义。虽然是异化出来的却令世界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让人只能无限靠近于它而又不能抵达,以滋生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是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其中一种东西。 人的一生需要拥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勇气、责任、努力、温柔、牺牲……爱情也是一种品质,是这些品质的总和。你的一生当然能喜欢上很多人,但你要把你的爱都给你的女孩,在这残酷的世界创造温暖,一点一点积累起来。“to love and honor ,untill death do us part.” “在放弃之前要想清楚哦,你要放弃的不是跟一个女孩的婚礼以及和她缔结的诺言,而是她的整个人生啊” 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如烟花般绚烂还是如江河般连绵。如今讲究全靠生命力肆意疯长,“林木葱郁/内部藏着日趋膨胀的情欲,和/大量贪婪的沉淀物”人们不再相信眼神和心灵,或者不再相信自己。宁愿相信本能和情欲,相信基因和神,相信超现实和魔幻现实而不相信现实。我也曾经怀疑过所谓持“右”观念的人关于爱情和家庭的诉求,如今却又相信了刚过易折不可持久。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赶快发怒,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you are saf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