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地图
查看话题 >游记丨京怀石二则—红叶季瓢亭&樱花季吉兆岚山,及被京都毒舌伤害的范桑小故事三则
怎么说呢,这次名字很长,内容包括挑食狗试图做美食博主的努力,以及吐槽与被吐槽,凑合看吧。
关于预定餐馆:范桑在餐厅官网上直接预定的,提供信用卡信息,会扣掉部分费用。料亭后续会发送邮件确认时间、口味等信息。吉兆的位置十分火爆,很可能遇到料亭回复说预约的那天没有位置了,需要调整时间,要注意不要看错哦(范桑就看错了:-I)
关于京都,自诩为东京人(在东京呆了五年)的范桑是又爱又恨。范桑最爱京都的古刹神社,还有它周边大大小小的古城,上次的红叶之旅,他还特意跑到湖东三山,和一大群拄着拐杖的老头老太太看红叶。但是京都人特有的毒舌一点都不放过带有东京口音的外国人范桑,在我可见范围内他就被旅馆前台大爷、旅馆服务阿姨以及瓢亭的女将面带微笑的怼了三次。
第一则小故事
旅馆的服务阿姨在给我们拿早饭的时候可能就心情不愉快了,因为我们说好了7点30分吃早饭,她敲门的时候我们俩还在死睡,一边听着我俩叮咣收拾一边面带微笑打开门送进早饭。阿姨按照一般日本人的套路,先夸奖范桑“霓虹购叫滋”(日语讲的好),但是,紧接着问范桑在日本呆了几年。
范桑说,五年。
阿姨:啊啦,那你现在相当于日本五岁小朋友的水平呀!
范桑:……
阿姨:哦不过你回中国很久了吧?十年?!那大概只有四岁的水平啦^_^
范桑:不就是睡过了头吗!!!
于是范桑得到了一个新名字:“范四岁”(招待阿姨估计觉得睡过头的劲儿差不多是四岁孩子的水平)
日本的这种传统旅馆,一般早饭最晚都在八点以前,而范桑作为一个特效总监🐶,平常起床的时间都是十点。
瓢亭
和瓢亭八字不合的大概是我们俩。

带着新名字“范四岁”去瓢亭吃午饭的范桑,从进入料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心里打鼓,生怕自己再被可恨的京都毒舌伤到。
十一月份的京都随处可见巨大金黄的银杏树和橘红火红的枫叶,阳光洒在街道上也洒在了范四岁的心里,观赏完毕南禅寺的枫叶和庭院,溜溜哒来到瓢亭的门口,吃完饭去永观堂和哲学的道上漫步,怎么着也是完美的一天。当然,范四岁的拿衣服我们后面就知道了。
说到瓢亭就不得不提谷崎润一郎,以及我最喜欢的一部日本小说《细雪》。虽然我看的版本里,把寿司翻译成了四喜饭团,雪子吃会跳动的虾寿司的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四百多年的时间对瓢亭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这家谷崎润一郎最爱的料亭,从三百年前就开始给宿醉的贵族们提供半熟鸡蛋和早粥,如今半熟玉子仍然是瓢亭八寸的主角,早粥也依然日日火爆。

女招待领我们穿过庭院,进了一间小小的和室。这间和室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庭院中的一座小岛一样。坐在其中,除了外面的流水声之外,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和室内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痕迹,小小的龛内摆放了一朵白色的山茶花,墙上红色枫叶的卷轴上写着“携一瓢上”。
从和室的窗户向庭院里望去,依然还是满眼的绿意。我俩看了一上午红黄枫叶银杏叶,窗外的绿色刚好换换心情。


我要了一壶瓢亭的清酒,酒盏下的小座子上镂空了瓢亭的图案,范桑要了橙汁(四岁小朋友专用!)。
先付里的主角是芝麻酱盖着四五种蔬菜,以我和范四岁不爱吃的蔬菜——茄子、红椒、芹菜等为主。芝麻酱味道清淡,上面还点缀着一小撮芝麻。我硬着头皮用芝麻酱裹着蔬菜吞了下去。
先付中芹菜是非常青嫩的芹菜,有丝丝酸甜,几乎没有芹菜那股我很讨厌的味道。然鹅红椒就是红椒,再怎么样都吃的我非常纠结。
范四岁则大咧咧的把自己不爱吃的茄子红椒都剩了下来,女招待进来换菜,笑(心里***)着问他说:不爱吃蔬菜是吗?他说,是啊。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先付里除了蔬菜,还有一碗黄灿灿的鲑鱼子,我索性端起来,像汤一样的喝了下去。

盛酒的小座子上,也镂空了了一个小小的瓢,日本酒口感柔顺,即便是搭配蔬菜也不突兀。

汁是白味增汤,掀开碗盖,里面绘制了大片枫叶与现在枫叶季节相呼应,也和浓如牛奶白的味增汤里漂浮的金黄庄内面筋相呼应,碗内绘制的流水。面筋上大咧咧的点着一朵黄色的芥末,女招待提醒我们把黄芥末搅入汤里食用。
关西口味的白味增,和赤味增比起来,白味增制曲时间较短,口味更加清淡、偏甜。这道出汁本身带有京都的酸味,而加上芥末,口味就立刻变得丰富起来,庄内面筋口感非常筋道,汤里还有一朵完整的煮菱角,吃起来粉感满满,就是秋天丰盛的味道。
范四岁非常喜欢这种“京都酸”,但接下来的几道都是各种的酸为主角,让我有点接受不了。

向付里只有一种鱼,就是瓢亭传统的明石鲷,搭配了小块昆布、腌制菊花季节小菜,并配有土佐酱油和特制的番茄酱油两种调味。浅色的番茄酱油带有番茄淡淡的酸味,想起了《细雪》幸子所说的,不是明石出产的鲷鱼就不好吃,在水流湍急的明石海峡中生活的洄游鲷鱼,被水流打造出的紧致、柔韧的肉体,配合着酸味的番茄酱油,透着明石鲷富有韧性的肌理口感,咀嚼几下,能品尝出淡淡的回甘。

瓢亭的八寸第一眼看上去很是古朴,描金的盘子看不出来是什么木头,颜色和纹路本身非常美丽,盘子上的描金花朵更是精美华丽。
半熟玉子处在主角位置,两个手蹴寿司——大虾和明石鲷,风干的乌鱼子,轻微烤过的大个的糖水煮栗子,烤银杏果,装饰的枫叶和银杏叶是炸的薯片。范桑不喜欢乌鱼子,又双剩下了……


吃完八寸之后,范桑对瓢亭玉子赞不绝口,入口即化香气四溢美妙无比等等等等……我从小很讨厌吃煮熟的鸡蛋黄,因为那种又厚又腻的口感会卡在喉咙里难以下咽,但对液态的鸡蛋黄也很有心理负担,这种半胶质的蛋黄也是正合我意,柔滑软绵,总体来说就是好吃的溏心鸡蛋。
炊き合わせ里所用的食物材料都是我最喜欢的——鱼肉、蟹肉、海胆,中央的一大团鱼肉裹着紫苏叶子里的海胆,但是仍然是京都酸的调味,还加入了一种特别的叶子作为调味,我后来在岚山才问明白这是山椒叶。山椒叶的味道和我八字不合……闻着就觉得没食欲……

煮大虾、芋头虾肉炸饼,又是酸的!这道菜范桑觉得十分美味,每道菜特有的酸味在这道菜里非常明显,不仅仅有醋的酸味、还有柚子皮的酸涩味,菠菜柚子水里煮过,也带着果物的酸味,各种不同的酸揉合在一起,怎么说呢……不是酸口爱好者很难体会到厨师的用心。

焼物是油炸舞茸,也是酸口的……

御飯是舞茸饭,搭配的香物中有大根、水菜,另一种我……没吃出来,腌制的程度刚刚好,不会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恰好突出了大根清爽的风味。
因为地处内陆,京都的腌菜非常好吃,刚到京都的第一天晚上我和范桑还在先斗町的一家烧肉店里,点了一碟烤牛肉一碟腌菜,搭配红酒也不突兀。
止椀里漂着一颗莲藕做成的丸子,丸子还有鼻子有眼的(请看下图👇),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保证丸子的脸一直朝上,汤里还飘着半颗香菇和……一把芹菜,不仅有芹菜茎还有芹菜叶:-I(我和范桑都是芹菜苦手)。



瓢亭的这顿略微艰难的饭,基本上把我俩挑食的蔬菜上了个遍。中间抽空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差点闯进了后厨,秋天的瓢亭庭院还是一片绿意盎然,大概立志不落京都红叶的俗套,毕竟离得不远,就是南禅寺和永观堂两个红叶名所。

水物是四分之一个柿子以及果冻包括的两块梨,我非常讨厌柿子所带有的酸涩味,然而这个柿子完全没有这种味道,非常清甜可口,水分充足,皮部分的口感和内瓤的口感截然不同,

第二则小故事
我和范桑说,你问问女招待这个柿子的产地嘛,范桑说,我才不问很奇怪的咧。
然后范四岁也好奇了,问女招待,你们这个柿子在哪里买的啦?
女招待说,哎呀就是路边的水果店里买的啊,你去店里跟人家说,我要柿子,SH—I柿,Z—I子,柿子,就可以啦。
范四岁……(日哦)
女招待出去后,范四岁说,我就说京都人对我有歧视吧!(对一个操着东京口语的外国人
然后女招待回来,和老板娘一起,微笑的给我们送上了富有秋天气息的和果子以及抹茶,老板娘感谢我们来吃饭,不爱吃甜食的范四岁吃了一口,把这个也剩下了……
范四岁的东京口音,在京都人听来可能就像是,一个外国人在上海天天你瞅啥瞅你咋地一样,问人家柿子在哪里买的,对方自然不会告诉这个东北口音的剩菜大王。

不过老板娘没有在意,很开心的和我们一起在门口合影留念来着!老板娘长得超好看超有气质!
下午我们一路走过哲学的猫道,走的腿都要断了,但,哲学的猫道有好几十只毛茸茸,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错过!!
第三则小故事
半年前我们就定了清明的岚山吉兆,出发前一个月,我看了叶酱写的关于瓢亭的早饭,有点蠢蠢欲动,也想趁这次机会一齐打卡。
东京人范桑在瓢亭的官网上翻了半天,表示没有早饭预定选项,只好贸然的打了电话过去,对方问范桑,你是外国人吗?范四岁说,是啊,对方说,那让旅馆帮忙预定或者到了旅馆再打电话预定吧^_^
饱受京都人歧视的东京人范四岁不服输,找他的好朋友日本人——中文说的一级棒的社会人猿渡桑帮忙。猿渡桑一听,表示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然而,不住在京都的社会人猿渡桑也被拒绝了……
然后我们就没吃上瓢亭的早饭……范桑被瓢亭怼成那样,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半熟玉子 。

岚山吉兆
早上在名古屋城拍了一张到此一游旅行青蛙打卡照,就急急忙忙的赶往京都,到达岚山的时候是十二点差十分,距离我们预约的时间只有十分钟。
回想起范桑之前被旅馆、料亭招待花式暗怼的经历,我俩觉得迟到的话肯定没好事。然而通往渡月桥额那条大路上人头攒动,我们只好顺着缓慢的人流边缘一路跑,从车站跑到吉兆大概也有800到1000米,一路穿过月渡桥、网红%咖啡店(12点路过的时候人还不多)。跑到大门的时候12点零一分,门口的小哥看着气喘吁吁的我们,连忙把我们迎进屋里。
我们的圆圆脸一脸和气(从头到尾都没有怼范桑)的女招待先给我们端来了两个杯子,介绍这是“樱花热水”。水里漂着两片樱花瓣,喝一口,水温正好,还微微有些咸味。
我和范桑说:可能门口的小哥和料理长说,这两个人是跑步来的哦。
料理长一听,好勒,往水里撒了一把盐。

随后没多久,妹子端来了先付,六角形小罐里装着带着芝麻酱的某种蕨类植物和芋头,今户烧的隅田川都鸟的肚子里装着盖着醋冻的伊势龙虾、水菜,都是清爽的下酒菜。

我们一开始都没有在意这个小小的酒盏,可爱的女招待提醒我们,我才想起揭开,厨师可能是用念力将花瓣站在了描金酒盏上,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女招待向酒盏里倒了一合清酒,范桑的当然被我喝了。

向付的刺身分了两次上来,大概是根据口味由淡到重的逻辑,第一次上来的是白身鱼石碟鱼,搭配两种酱油和一小碟炸昆布条,可以沾了酱油再沾点炸昆布条入口,炸昆布超级好吃,无与伦比的下酒小零食。

第二次是乌贼和金枪鱼大腩,刚刚端上来的时候,鲜红的肉片让我心里一紧,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和牛刺身(生吃牛肉实在是慌)。女招待见怪不怪的告诉我,这是厨师严选的金枪鱼大腩。
我一直很不喜欢吃大腩,最爱吃的是蓝鳍金枪鱼中腩,我觉得大腩的肉质脂肪口感很诡异,然而可能我以前吃的都是假的金枪鱼大腩。岚山严选在颜值、口感、味道上重新定义了金枪鱼大腩。


既然是樱花季,樱花元素自然贯穿始终。碗物搭配了十六岛海苔,是岛根县出云市之名产。女招待建议我们先直接喝汤,然后再把海苔放到汤里,前后有变化哦。

碗里是石头鱼搭配水萝卜、芦笋和山椒叶,出汁是木鱼花出汁。春天的山椒可能和秋天的山椒不是一个品种,没有什么突兀的味道,木鱼花出汁鲜美清甜,芦笋和水萝卜煮的刚刚好,清脆爽口,鱼肉是出乎意料的弹性十足。
范桑很爱吃酥脆的海苔,就先把海苔直接放在嘴里吃,又丢了几片在汤里,汤的味道果然就变了。然鹅我也形容不出来变化的细节,果然是没有美食博主的天赋嘛!!!

简直就是被春天砸中天灵盖的炊き合わせ,碗上的图案就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
女招待说:“笋是今天早上刚刚从山上挖下来的。”
鲜笋不和肉一起炖煮,可能有失它与肉配合的天赋,不过和饱满的蚕豆、海带和山椒芽一起,清淡的不得了,更加明示了笋是这道菜的“主角”。

看了半场的樱花元素,八寸中却不是用樱花来点缀,而是这种清淡的白色小花,但盛放食物的器皿都是豪气万丈的金箔贝壳,外侧贴着金箔就算了,里面整个都是金闪闪。本来期待不是这么豪气的八寸。



女招待一边把两人份的八寸分开装盘,一遍向我们讲解里面的食材,例如大虾上点缀的是未经过滤的味增,牛舌上还站着一小块蛋黄酱和山椒叶(女招待还把我的牛舌掉地上了……又给我单拿了一块)
范桑最爱牛舌,我最爱大虾和海胆~还有炸的酥酥脆脆的蟹仙贝。搭配的小芹菜里还填上了特别的酱料,更加酸甜可口。

香鱼基本上算是吉兆的定番了吧,两条烤制、两条炸制,厨师细心的把香鱼的其他内脏去除,单单保存了肝脏。烤制之后苦涩中带着肝脏脂肪的醇厚和香鱼的鲜美。
烤制和炸制的鱼头都很好吃,和烤制的相比,鱼头鱼刺更加酥脆,看着死掉的鱼狰狞的表情,很有心理负担的一口吃下去,啊~香香酥酥的真是好吃。
女招待问我,觉得哪种做法更好吃?
我表示难以选择,如果真的只吃一种,我可能更爱吃炸的~
(范桑把肝脏都剩下啦!!谴责他!!)

焚合是一碗简简单单的茶碗蒸,端上来的时候温度正好,熨贴的鸡蛋和海鲜吃的人微微出汗,朴实的口感和味道给前面华丽的料理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御饭中带了两小块烤和牛,饭是竹笋饭,今天真是鲜笋一本满足!和牛就产自京都本地,和牛这种东西,真是两小块足矣,即便配着清爽的水菜和鲜笋,再多也很难吃下去了。我俩谁都没能力再添饭了……

水物里的两颗草莓风格迥异,一颗圆圆胖胖,一颗长长的。女招待说是不同的品种,一尝果然,从纤维感、酸度、甜度、风味上都相去甚远,柚子果冻很好吃,让我想起在北京常去思特堡吃的柚子季节限定果冻,就是再多一份酸涩的柚子口感。蜜瓜入口即化一挖就化,然鹅我还是最喜欢大新疆的雷达山蜜瓜。

腌制樱叶包裹着吉兆自制的樱饼和三色州滨团子,对和果子实在没啥印象……

吃和果子时的茶壶上画着尾巴着火的狐狸,兔子还有青蛙,是日本最古老的漫画《鸟兽人物戏画》的一部分,着火的狐狸真的好可爱!




吃完了饭,圆圆脸的女招待非常热情的帮我们拍照留念,当然,也抓住老板娘一波拍照留念,门口的垂樱正好满开,粉红一片的垂到门外,甚是好看。
吃饭的过程中,女招待经常问我俩,感觉如何,好不好吃,不合口味我给你重做之类之类,感觉我俩吃的很开心,但是没有把好吃的心情传递给可爱的女招待,所以她非常在意,下次再吃好吃的要多多向对方表达“好吃!”这个感受呀~

离开岚山的时候,%咖啡店排队的盛况……
然后我们就跑步去车站,乘电车去大津练习剑道(挨打)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