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避孕三大误区,你中了几招?

新手妈妈怀孕,因生育间隔期短,极易发生自然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后果,而人工流产的话,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剖腹产妈妈则更易发生子宫穿孔等问题,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所以产后避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我国新手妈妈的避孕现状并不乐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有关产后避孕的调查结果显示,约四成的女性产后未用或未及时使用避孕措施。
我国新手妈妈1年内的人工流产率高达12.8%,近17%的新手妈妈在1至2年内没有采用有效的避孕方法。对于毫无经验的新手妈妈来说,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产后避孕误区,造成严重的后果。

以下三大产后避孕误区,新手妈妈们中了几招?
误区一:哺乳期绝对安全
许多哺乳期的新手妈妈都认为,哺乳期又没来月经,不需要避孕。但事实是哺乳会使泌乳素升高,使性腺激素分泌下降,可以起抑制排卵的作用,使得新手妈妈的受孕率要比正常女性低,但是这并不代表不排卵,在月经尚未恢复之前,新手妈妈的卵巢也可能已经排卵了,这就具备了怀孕的基本条件,意外怀孕也就不可避免,许多意外妊娠就发生在产后的头几个月。
所以在哺乳期间,即使月经没来,也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

误区二:宫内节育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在网上产后避孕相关问题的回答建议随处可见以下回答:
“建议使用节育环,方便、安全,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去安个环吧,等准备要下一胎的时候再摘了就行。”殊不知,安环这种为普遍女性所认为安全,无副作用的避孕方式,被研究者用数据揭开了真面目。

有文献表明:
1.研究共21000例带铜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发现有0.15%的女性(即31.5例)发生子宫穿孔。
2.研究共23000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发现有0.968%的女性(即222.64例)在前20天内罹患盆腔炎,其后又有0.139%的女性(即31.97例)相继患病。
3.研究发现带有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将女性罹患卵巢囊肿的机会提升了5%。
而且对于刚经历分娩的新手妈妈来说,由于子宫尚处在恢复阶段,子宫较大、宫腔较深,过早放置节育器非常容易脱落,且易造成感染,留下后遗症。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最好时间是自然分娩在产后3个月以后、剖腹产在产后6个月以后,而且取环6个月后才能再次妊娠,所以使用宫内节育器要慎重考虑。

误区三:哺乳期使用避孕药避孕
口服避孕药也是普遍女性选择避孕的一种方式,在正确并坚持使用的前提下,其有效率可达99.7%,但口服避孕药对各种疾病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有研究者研究表明:
(1)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有两倍的几率患心脏病;
(2)服用口服避孕药超过10年以上的女性有40%的概率出现颈动脉斑块;
(3)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将女性乳腺癌患病率提高了26%;
(4)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者中,患缺血性脑卒的概率为2.75%;
(5)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有50%的几率更易患狼疮。

而且对于哺乳期的新手妈妈来说,身体正处于调整状态,内分泌尤其有较大的变化,此时吃避孕药会影响内分泌的调整,对身体不利,尤其是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吃避孕药会影响乳汁质量,对新生儿健康尤其不利。
既要防止意外怀孕,又不能因服用避孕药影响内分泌,还不能在仍旧脆弱的子宫上附加避孕器械,那产后避孕应该怎么选?

对于哺乳期夫妻来说,自然避孕法是最佳的选择。自然避孕法也被称为“自然家庭规划法”,指根据女性身体和生理的自然状况,不通过任何药物或器械干扰女性自然的月经周期,通过观察月经周期过程中各种自然生理特征和反应,准确地识别女性的可孕期(危险期)、不孕期(安全期)和排卵期,达到安全避孕或有计划怀孕的目的。
在安全期时,无需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就能尽享水乳交融的快感;在可孕期和排卵期时,就需要借助屏障避孕法,其中,男用避孕套仍然是效果最佳的一种方式。

一方面,避孕套的使用简单方便。
另一方面,还可预防性传染疾病的传播,很适合哺乳期夫妻的使用。
但在使用之前和之后需仔细检查,并且是全程使用,期间还要保证没有脱落、滑落等情况。
本文版权由成都自然法科技有限公司(自然法科技)所有,违者必究!